浙江湖州中学高二(国际班)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羊年春晚将贯彻节俭办春晚的原则,勤俭节约、不砸钱、控制舞美和舞台规模、严格预算和成本、运用好虚拟技术,力求内涵的丰富。

B.作为广大“跑友”们一年一度的节日,北京马拉松昨日开跑。不巧的是,今年的北京马拉松遭遇“霾伏”。既然遇到雾霾,比赛为什么不延期?

C.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告诉记者,对测控而言,“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再入返回段,最大的难点和亮点就是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方式返回地球。”

D.近年,随着低龄留学热兴起,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走出国门,家长却不知道娃娃在外是否适应?学校是否能让人放心?低龄留学,哪些国家可陪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为水乡泽国,有水必有桥以济之,桥就成了江南一道亮丽的风景。16世纪葡萄牙人加里奥特·佩雷拉于1553—1563(明嘉靖年间)在华见到古桥说:“这些石桥工程如此完美,……令我赞叹不已!”湖州自古多桥,据《永乐大典》记载,湖州一府有711座桥,至清同治《湖州府志》记已达1417座。仅乌镇一地清代就有桥119座,至今尚存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的通济桥。

明清人喜在桥墩、桥门上刻楹联以表达对桥的遐想或赞颂,这样就有了桥文化。所谓桥文化不仅是指桥梁建筑技术层面而言,更多的是通过桥楹联来深化桥的内涵,这才是桥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桥文化的研究,可以诠释明清江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意蕴,反映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嬗变和演化。当年的文人骚客就是通过桥联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民俗的描摹,也有对善人善举的颂扬和历史的怀念。桥的修建自然基于交通的需要,桥建成后就能促进四邻的交往和经济发展,而建桥除官府行为外,大多还是地方人士、寺庙、商人等出资作为善举而为之的。由于年代久远,桥圯字毁或字迹模糊,搜辑桥联已属抢救之举。

杭嘉湖多古桥。王江泾的长虹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余杭通济桥建于东汉熹平四年(175),洪武元年(1368)改为三孔石桥;塘栖广济桥,又名通济桥,俗名长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七孔石拱桥。这些都是江南有名古桥。古桥大都有楹联,如乌镇通济桥,又名西高桥,有桥联曰:“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霅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主人三千里,北望燕京。”长虹桥联更多,诗情画意甚浓:“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桥楹联见景生情,传递诗情画意,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明清时湖州为江南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尤以蚕桑丝绸著名。王士性说:“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而湖多一蚕,是每年有两秋也。”外国来华人士眼中的湖州更是富庶之地。罗马尼亚人尼·斯·米列斯库:“湖州府位于大(太)湖之滨,是中国富裕的大城市之一。……处于水乡,丝绸产品丰富多彩。……这里丝绸的产量如此之多,以至一个小城镇每年缴纳的丝绸什一税就达五十万两黄金。”繁荣的经济离不开交通的畅达,水乡就离不开桥梁,如双林镇就有万元、化成、万魁三座古桥。这些古桥至今仍在通行着,可惜风雨侵蚀,有些桥联已风化,字迹不清了。

湖州方志办深感桥联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抢救性的辑集,本文中的一些桥楹联采自他们的记录,附此致谢。

(摘自陈学文《历史上湖州的古桥与桥文化》,有删减)

(1)什么是桥文化?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人们在桥墩、桥门上刻的用来表达对桥的遐想或赞颂的楹联。

B.既指桥梁建筑技术,更包括刻于桥上以表达对桥的遐想或赞颂用来深化桥内涵的楹联。

C.可以诠释明清江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意蕴,反映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嬗变和演化。

D.通过桥联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民俗的描摹,是对善人善举的颂扬和历史的怀念。

(2)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桥的修建是因为交通的需要,主要是由地方人士、寺庙、商人等出资作为善举而建的。

B.古桥都有楹联,桥楹联见景生情,传递诗情画意,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C.明清时湖州为江南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丝绸的产量多,对桥梁的需求大,因而建成了许多桥梁。

D.湖州的古桥至今仍在通行,但桥联已风化,字迹不清了。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闻者彰(清楚)

B.士大夫之族(类)

C.而绝江河(横渡)

D.今之众人(许多人)

(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小”而后者才是“大”。

C.《劝学》选文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例证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荷塘月色》)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师说》)

③故木受绳则直,______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劝学》)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赤壁赋》)

⑤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 , ______。(《赤壁赋》)

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江山如画,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 , 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沁园春·长沙》)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别人喜爱的;自己厌恶的,也是别人厌恶的;自己向往的,也是别人向往的。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究其原因,人有一种陋习,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所以爱以己度人。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六、 (共1题,共5分)

6、

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10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作文(1道)
(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