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一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边上其美如斯

——今天我们为什么敬重杨绛?

黄维  陈苑  唐平  李岩

百岁老人杨绛走了。一时间,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开始转发吊唁文字,从生平往事到悼念文章,传遍了朋友圈,这一切无不在述说着这位老人的独特魅力,以及她给世人带来的力量。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生与死》中的几句话,也这正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先生就是温润如玉的慰藉。当我们缅怀杨绛先生时,更多的是想要触碰这个清静如水、淡泊名利的灵魂。

杨绛先生用她的一生,活出了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至高境界”。出生书香门第,从小文笔出众,外语天赋极高,本因是旧时代千金小姐的她,在经历了荒诞年代的苦难之后,和先生钱钟书、女儿钱瑗像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样,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杨绛先生的描述中,阖家团圆的日子安之若素,云淡风轻,金钱的诱惑、名利的光环都被摒除在外,他们甘当一个长期身居陋室、吃苦耐劳、只知埋头做学问的中国知识分子。

如今,浮华与名利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人们纷纷热衷于“上头条”“上热搜”,为了在某热门榜单上夺下一席之地而争得“头破血流”,相比之下,在生活中几近“隐身”的杨绛先生像个“另类”。在媒体们绞尽脑汁想要登门采访的无数次请求中,杨绛先生始终闭门婉拒。每年生日的这一天,杨绛先生也选择以“躲避”的方式,安静度过。九十岁寿辰时,她曾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在百岁大寿时,杨绛曾对比较亲密的几位朋友说,天太热,别来祝寿了,“你们在家替我吃一碗寿面,别麻烦大家了。”

“最才的女”,是钱钟书先生对妻子的最高评价,源于爱,更源于敬重。

杨绛先生留下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莫过于等身的翻译作品。曾在欧洲留学多年的她,留下了许多英法文学译作。为了翻译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精益求精的杨绛先生放弃了从英语、法语等版本转译的途径,选择直接从原文入手,为此,48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耗费十多年心血才完成该书的翻译工作。

“她决不拿时间换产量”,著名翻译家叶廷芳曾撰文回忆道,我们这些译者一般每天译2000字左右,杨绛却称每天不过500字。杨绛曾告诉他,“我翻译其实是很慢的,首先要把每段话的原意弄清楚,然后把每个原文句子统统拆散,再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整段话的原意表达出来。”

追求内容传神、译文地道,却不拘囿于字句的方寸之间,文字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读者感受到的是原著之外的一种审美愉悦感。

在翻译成就之外,杨绛先生创作的剧作、小说、散文也一直是学界持续研究的重要文本。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洗澡》堪称杨绛文学创作的顶峰。施蛰存评价《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而杨绛却自谦道:“《洗澡》是我的试作,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写小说。”杨绛的一切都是“试”,而每试即拔头筹,这与她的“认真”密不可分。

杨绛先生与丈夫钱钟书一生节俭。杨绛先生在社科院的助手曾透露,她家里从未装修过,纸要反正面用,还把玻璃罐头瓶带给同事腌制咸菜。

就是这样清贫了一辈子的老人,在90岁那年,拿出了自己与先生共同积攒的7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以“好读书”为名设立奖学金,并宣布,将日后所出版的所有钱、杨二人作品稿酬、版税都投入该基金中。

在出席奖学金的颁布典礼时,杨绛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地说,“今天,我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一个是去世的钱钟书,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女儿钱瑗,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

“让真正爱读书的孩子,有书读”,杨绛先生生前最大的心愿在一点点慢慢实现。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杨绛先生的所做所言,履行着一名知识分子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先生之笔,于无声处见喜悲;先生之风,绚烂至极见真淳。也许,你我都无法在这个时代活出先生的风骨,所以,我们敬重她,仰望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媒体绞尽脑汁想要登门采访的无数次请求中,杨绛先生始终闭门婉拒。每年的生日,她也总选择“躲避”的方式,安静度过。这些都显示了杨绛先生作为文化人孤傲清高的一面。

B.杨绛先生作为一名翻译大家,每天只译大约500字,而其他译者一般每天译2000字左右,她这种“不拿时间换产量”精神,正体现了她治学严谨。

C.杨绛先生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洗澡》被公认是她文学创作的顶峰。施蛰存评价《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D.杨绛先生的翻译,都是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原著整段话的愿意表达出来,这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因此读者感受到的是原著之外的一种审美愉悦感。

E.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让真正爱读书的孩子,有书读”,杨绛先生生前最大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2)钱钟书评价妻子杨绛是“最才的女”,其才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人生边上,其美如斯”,杨绛先生的“美”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文中说杨绛先生“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又说她“身居陋室,心怀天下”这矛盾吗?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金明西北有浑州川,土沃衍。川尾曰桥子谷,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C.“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籍刚正严明。过去的制度规定臣子不能使用国马,皇帝却违背了这一制度,对此庞籍敢于进言,并强调这样会让清廉的官吏感到沮丧。

B.庞籍不畏权贵。庞新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月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野利旺荣的书信是投诚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翻译: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

翻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因为天气冷,早上起不来”,长沙23岁的刘小姐因此向公司辞职。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引发热议。反对者认为,娇气横溢,懒惰作祟;怕苦怕累,难成大器;缺乏责任感,前途堪忧……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理由是:人家辞职碍着谁啦?法无禁止即可为;生活哪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为最好;多元的世界,需要理解和宽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据此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结合材料内容,体现自己的思考,不少于800字。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30)
总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