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最美的月亮》,完成各题。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1】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的“景”和“决定”分别指什么。
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对文中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 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C. 第⑤段“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独而焦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 本文最后一段有深化中心的作用,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母子间浓浓的深情。
2、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 《秋天的怀念》中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做父亲丰子恺①楼窗下的弄...
-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一)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
- 作者在《往事依依》中引用田汉的《南归》诗,有什么作...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黄杜鹃紫杜鹃花开了,白杜鹃花开...
- 读完本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后,文中的大圣和小圣一定...
- 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下属于男子汉特点的是(...
- 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以下哪些是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人们对他的欢迎()...
- 读课文《三颗枸杞豆》,文中语句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
- 《羚羊木雕》中写道“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
- 去年,许多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河南安阳发掘曹操陵墓...
- 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读课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孤独的舞者蒋智润①秋天,草地上...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
- 文章《邓稼先》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的目...
- 《竹影》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本...
- 本文《最后一课》是以______为线索安排情节,按...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下列句子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
- 说说“我”凭什么认为一定是这只猫咬死了一只芙蓉鸟?...
- 【分析评论】下面是甲乙两位网友的评论,请完成后面的...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 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说“至发电时止”...
- 山东省东营市油田学校(五四制)七年级上学...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郑人...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可《木兰诗...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
-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蔚蓝的王国...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同...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沁园春...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小圣施威降...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刻舟...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云南省保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童年的...
- 福建省厦门市四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汇文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四川省泸州泸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文诗两...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智...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钱塘...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巍巍中...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盲孩子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在山...
- 湖北省宜昌市东部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