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猥琐(wěi)   孱头(chàn)   亵玩(xiè) 屏息凝神(bìng)

B. 萋萋(qī) 拽拉(zhuài)   德馨(xīng)   锲而不舍(qì)

C. 殷红(yīn)   弥高(mí) 酣然(hān)   怏怏不乐(yāng)

D. 吞噬(shì)   嗥鸣(háo)   溯流(sù)   心有灵犀(xī)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②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述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

③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下列对画横线的四个句子中的“梨花”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梨花”指自然界洁白的梨花,梨花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

B.②句中的“梨花”是虚写,淡淡的月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C.③句中的“梨花”是指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表达了作者对梨花姑娘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D.④句中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

【2】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一句是景物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哀牢山的高大、连绵,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选文写瑶族老人讲述他在深山老林里迷失方向后的一段经历,故事有头有尾,跌宕有致,表面上是写瑶族老人自己的经历,也意在突出梨花姑娘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

C.选文写“我”和老余发现了草顶、竹篾泥墙的小茅屋: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房门反扣,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这些描述设下了“谁是小茅屋的主人”的悬念,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梨花姑娘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着小茅屋,因此,她才是小茅屋唯一的主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3、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7)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所说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

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抒写了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B.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C.“浩荡”一词用得妙,采用议论和抒情,形象地写出了愁绪之浓。

D.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手法,移情于物,借“落红”自喻。“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这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5、

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了“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写广告词)下面是四则广告词,前两则是茶叶广告,后两则是蛋糕店广告:

①闻香知好茶。

②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③享受美味,私享奢华。

④最懂你的蛋糕店,香道劲浓好滋味。

请你仔细品味,模仿其中一则广告词的语言风格,为墨香书店写一则广告词。

(2)(续写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对应的下联。

上联:勤奋学习实现梦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作文

大千世界,绚丽多姿。为大地着色,大自然呈现勃勃生机;为生活着色,人世间充满暖意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会拥有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会收获高尚的品质……

请以“为___________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内容、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把题目补充完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5)不得抄袭。

七、 (共1题,共5分)

7、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斯:这) B.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C.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 D.可以调素琴(素琴:素色的琴)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孔子云:“何陋/之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此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请说说作者引用“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6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