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告罄(qìng) 麂子(jǐ) 愧怍(zuò) 心有灵犀(xī)
B.孱头(chàn) 菌子(jūn) 修葺(qì) 怏怏不乐(yāng)
C.驿路(yì) 晌午(shǎng) 孤孀(shuāng) 忍俊不禁(jīn)
D.校补(jiào) 殷红(yān) 萦带(yíng) 锲而不舍(qi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人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4】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3、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中表达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合实践。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二项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
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请以“我的另一片天空”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请以“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果你选文题二,请补充完整题目.(2)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6、
古诗文阅读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香远益清
(2)同予者何人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借景抒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写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的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5】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6】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
- (三)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
- 读课文《丑小鸭》,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是()A...
-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
- 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有...
- 《蝉》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
- 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
- 分析课文《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
-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读课文《竹影》,最后爸爸“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
- 读课文《丑小鸭》,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下列对课文《伟人细胞》内容理解有误的是()A.课文...
-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
- 读课文《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
-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文章情节补充完整。“我”劝母...
- 《往事依依》中四件往事给“我”的启示最大的是()A...
- 读课文《伟人细胞》,邱士力和贾里都有______的...
- 贝多芬在1808年写给朋友韦格勒的信中说:“我要扼...
- 读课文《七颗钻石》,对作者在“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
- 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
-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
- 你从杨利伟“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中看到了什么?
- 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对“不满足于一个...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看戏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
- 以下哪些是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人们对他的欢迎()...
- 读课文《丑小鸭》,为什么那些老天鹅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当伽利略一步...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沁园春...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社戏》同...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端午日...
-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猫》同步练...
- 四川省泸州泸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童年的...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观刈麦...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纸船...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十五夜望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天上的街市》同...
- 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渎边联盟七年级上学期...
-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狼》同步...
- 湖北省利川都亭初级中学、民中七年级上学期...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秋天的怀...
-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十三...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丰溪街道南屏中学七年级...
-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母亲...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闻一多先...
-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福建省厦门市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