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

(四)完美的“骗局”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过去,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猛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在大刘的怀里。大刘一把扶住了郭教授,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唯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根据选文情节,以郭教授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考察古墓遭遇沙暴

发展

(1)

高潮

(2)

结局

战胜死亡走出沙漠

【2】文章多出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轮到大刘了,他猛地喝了两大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2】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恶死,但世上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B. 孟子以具体的“鱼”和“熊掌”分别比喻抽象的“义”和“生”,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C. 孟子在文中指出,无论是“万钟”,还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中又蕴含对比论证,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D. 文章大量使用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和文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3、

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天,阳光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3)书写工整,标点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15)
总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