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检测题

初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题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的有(  )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太平天国运动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

①领导者享乐腐化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3、

下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部分内容,其中最能反映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的条款是(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 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4、

(题文)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以上场景发生在( )

A. 1840年   B. 1842年   C. 1856年   D. 1860年

5、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B.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 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二、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6、

阅读下列材料: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生。多次参加科举,奈何屡试不中,当过县官的幕僚,因看不惯官府黑暗,愤而辞退,后战祸起,为保国跑到广州去当兵。可惜空有报国之志,难有用武之地。同样再后来战争又起,只得在听到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及本省又被割了一块地后,悻悻(怨恨、不高兴)回家。当天国兴起时,怒而加入太平军,最终力战而死。死后家人请当地士绅写一块墓碑,因其曾是“贼”遭到拒绝。但很久以后,人们还常提起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张三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3)当地士绅为什么说张三曾是“贼”?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检测题

初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题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的有(  )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3月,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秋,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而选项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2、

“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太平天国运动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

①领导者享乐腐化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3月,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选项①②符合题意;而选项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B。

3、

下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部分内容,其中最能反映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的条款是(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 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达到了侵略的目的。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题文)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以上场景发生在( )

A. 1840年   B. 1842年   C. 1856年   D. 1860年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选项B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选项C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B.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 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所以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是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表现,不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选项C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也不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选项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只是借口,不是根本原因;故选B。

二、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6、

阅读下列材料: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生。多次参加科举,奈何屡试不中,当过县官的幕僚,因看不惯官府黑暗,愤而辞退,后战祸起,为保国跑到广州去当兵。可惜空有报国之志,难有用武之地。同样再后来战争又起,只得在听到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及本省又被割了一块地后,悻悻(怨恨、不高兴)回家。当天国兴起时,怒而加入太平军,最终力战而死。死后家人请当地士绅写一块墓碑,因其曾是“贼”遭到拒绝。但很久以后,人们还常提起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张三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3)当地士绅为什么说张三曾是“贼”?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考点】
【答案】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士绅正是太平军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当地的士绅说张三是“贼”。张三是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抗争、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正义之士。(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张三(1817~186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三是1817年生,1864年去世;他生活的年代,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士绅正是太平军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当地的士绅说张三是“贼”。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抗争、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正义之士。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考点】
【答案】

(1)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

(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名称是中英《南京条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