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施甸县七年级月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下列不属于新罗从中国引入的是(   )

A. 医学 B. 天文

C. 历算 D. 音乐

2、

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求取佛教经义

3、

唐朝有两千多位诗人,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

①李白  

②白居易  

③王维

④杜甫  

⑤陈子昂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宗时期

C. 武则天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5、

唐朝灭亡后,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   )

A. 文人 B. 诗人 C. 武将 D. 商人

6、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A.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B.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C.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

D. 武则天设立殿试

7、

历史上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某次战役的胜利,迅速统一北方。这次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淝水之战

8、

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是(   )

A. 齐 B. 楚 C. 燕 D. 秦

二、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1)以上材料是谁的诗句?描写的是那一历史事件造成的惨状?

(2)该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哪个地区受的影响最大?

(3)该事件后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1)读材料一填写下表

历史

事件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目的地

独行还是结伴(二选一)

是否归国(填是或否)

最终目的

求知的最高学府

给后世留下的佛学著作

(2)读材料二填写下表

历史

事件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目的地

独行还是结伴(二选一)

是否归国(填是或否)

最终目的

第几次东渡成功

在日本主持修建的什么寺

(3)他们都是唐朝的僧人,都为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请简要评一评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

云南省施甸县七年级月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下列不属于新罗从中国引入的是(   )

A. 医学 B. 天文

C. 历算 D. 音乐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来往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由此可知,D项不是从新罗传入中国的,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

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求取佛教经义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遣唐使是日本赴中国的使节团,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遣唐使团组织完备,遣唐使通过友好访问或是留学长安,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把唐代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唐朝有两千多位诗人,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

①李白  

②白居易  

③王维

④杜甫  

⑤陈子昂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①②④符合题意;③王维和⑤陈子昂不是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宗时期

C. 武则天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口持续增加,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玄宗时期的盛世,D项符合题意;唐太宗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A项不符合题意;BC项时期不是开元盛世时期,不符合题意;故选D。

5、

唐朝灭亡后,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   )

A. 文人 B. 诗人 C. 武将 D. 商人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时期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导致政局动荡不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A.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B.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C.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

D. 武则天设立殿试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是科举制的初步建立和发展的内容,不是正式诞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

7、

历史上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某次战役的胜利,迅速统一北方。这次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淝水之战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 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战役不是迅速统一北方的战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

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是(   )

A. 齐 B. 楚 C. 燕 D. 秦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国家没有进行商鞅变法,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1)以上材料是谁的诗句?描写的是那一历史事件造成的惨状?

(2)该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哪个地区受的影响最大?

(3)该事件后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考点】
【答案】

(1)杜甫  安史之乱

(2)北方地区

(3)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解析】

(1)依据材料“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杜甫的诗句,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军于邺城兵败之后,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北方地区受的影响最大。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安史余党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1)读材料一填写下表

历史

事件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目的地

独行还是结伴(二选一)

是否归国(填是或否)

最终目的

求知的最高学府

给后世留下的佛学著作

(2)读材料二填写下表

历史

事件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目的地

独行还是结伴(二选一)

是否归国(填是或否)

最终目的

第几次东渡成功

在日本主持修建的什么寺

(3)他们都是唐朝的僧人,都为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请简要评一评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

【考点】
【答案】
(1)

历史

事件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目的地

独行还是结伴(二选一)

是否归国(填是或否)

最终目的

求知的最高学府

给后世留下的佛学著作

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

天竺

独行

求取佛经

那烂陀寺

《大唐西域记》

(2)

历史

事件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目的地

独行还是结伴(二选一)

是否归国(填是或否)

最终目的

第几次东渡成功

在日本主持修建的什么寺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日本

结伴

弘扬佛法

第6次

唐招提寺

(3)他们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险,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表格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最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修建唐招提寺,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他们都是唐朝的僧人,都为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险,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