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秋历史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测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古老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与居住在中国北方的族西迁有关。

A. 匈奴

B. 突厥

C. 蒙古

D. 鲜卑

2、

15世纪中期灭亡拜占廷帝国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3、

欧洲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自治权,下列城市中,通过武力方式了最终的自治权。

A.伦敦   B.琅城   C.热那亚 D.巴黎

4、

对“丕平献土”的有关理解和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地贿赂教皇后,法兰克宫相丕平当上了国王

B.当上法兰克国王的宫相丕平,用土地回报教皇的支持

C.表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与教皇的关系日益密切

D.教皇从此拥有大片土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5、

给下列一组图片取一个标题:(   )

1

A.贵族风采 B.骑士风采 C.国王风采 D.教士风采

6、

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CharlesMartel)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因作战勇猛,外号"锤子"),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A. 实行将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的制度

B. 创立基督教而赢得人心

C. 将罗马附近的拉文那地区送给教皇

D. 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7、

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5题,共25分)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社会,圣诞节的意义在普通人中已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圣诞节传达新年的祝福。

材料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青少年过圣诞节,平安夜里成群结队逛商场、下饭店,吃小吃,通宵达旦,这与西方的平安夜风马牛不相及,成了商家借题发挥炒作的购物节、饮食节。

据洛阳晚报:4名在校中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3岁,为了"欢度"圣诞节,12月23日晚他们竟然结伙抢劫,被警方控制。

材料三: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是中国东方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世俗体现。端午的爱国精神,七夕的爱情象征,中秋的思亲情怀,春节的团圆意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典型表现。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1)"圣诞贺卡传祝福",相信许多同学都发出或收到过圣诞贺卡,那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如果让你动手设计一张圣诞贺卡送给你的同学,你会在贺卡上选用哪些图案和祝福的话?

(2)"都是圣诞惹的祸",相信你看了材料二后有许多想法,请就其中的某一点,谈给大家听吧。

(3)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选择介绍你知道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9、

阅读材料材料一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材料二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如13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就曾被教会关押长达14年之久。出狱不久,培根就去世了。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遭到教会的严刑拷打和长期监禁。最为悲惨的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布鲁诺。布鲁诺接受并坚持了哥白尼的观点,就被教会判为"异端",开除了教籍,并被迫离开祖国。后来布鲁诺回到意大利,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最后竟被活活烧死。

请回答:(1)材料一中据说的中世纪西欧教会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2)有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二: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注:上述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三:恩格斯: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琅城(Laon)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2)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比较中古西欧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

(3)试从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话。

11、

欣赏伊斯坦布尔风光,体味历史名城文化底蕴:

1

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Muzesi),勿庸置疑的它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巨大的圆顶直径达33米,离地高55米。站在这里,其庄严肃穆似乎能使时光停滞,拜占庭文化的典范——马赛克画在此处可让游客一饱眼福。

圣索菲娅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娅,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 A 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

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素丹  B  攻入了君士坦丁堡,终于走进了他朝思暮想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面貌。

奥斯曼土耳其王朝的绝美建筑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位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旧城区中,它建于十七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强盛时期,"蓝色清真寺"的得名来自其内壁以两万多块蓝色调的彩釉瓷砖嵌饰,透过正中央圆顶的两百六十扇窗户的阳光照射,金蓝交灿,美得令人屏息。

蓝色清真寺的外观也是一大奇景,它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圆顶建筑,三十多座圆顶层层升高,向直径达四十一公尺的中央圆顶聚拢,庞大而优雅。除此,蓝色清真寺有一个世界之最,它的四周建有六座"宣礼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塔分三层,朴实无华,但夜晚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旖旎万分。

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阿亚索菲亚教堂相比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  C  教信徒。1617年,清真寺完工。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

(1)伊斯坦布尔市现在哪个国家境内?这座历史名城曾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当时城市名称是什么?该城在古希腊时代由希腊移民开辟建设时的名称又是什么?

(2)填空:

A_____B______C______

(3)伊斯坦布尔市曾是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竞争对手之一。假设伊斯坦布尔市再次申办奥运会,请你帮该市拟定一条申奥口号。(友情提示:北京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12、

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2

(1)比较日本和服与我国唐朝服饰,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共同点?

(2)观察"日本侵华时在山东办的报纸"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3)结合上列图片,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唐朝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九上秋历史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测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古老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与居住在中国北方的族西迁有关。

A. 匈奴

B. 突厥

C. 蒙古

D. 鲜卑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无法抵御中原封建王朝,居住在中国北方的突厥被迫西迁,向欧洲进发,为后来奥斯曼土耳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5世纪灭亡拜占廷帝国的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因此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与居住在中国北方的突厥族西迁有关,故选B。

2、

15世纪中期灭亡拜占廷帝国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拜占庭帝国灭亡的相关内容。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灭亡。所以答案选D

3、

欧洲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自治权,下列城市中,通过武力方式了最终的自治权。

A.伦敦   B.琅城   C.热那亚 D.巴黎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此后,琅城居民一直实行自治,琅城公社存在了两百多年。所以答案选B

4、

对“丕平献土”的有关理解和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地贿赂教皇后,法兰克宫相丕平当上了国王

B.当上法兰克国王的宫相丕平,用土地回报教皇的支持

C.表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与教皇的关系日益密切

D.教皇从此拥有大片土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丕平献土”的相关内容。法兰克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国王。为了回报教皇的支持,丕平把罗马附近的拉文那地区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教皇从此拥有大片土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这也表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与教皇的关系日益密切。所以A项表述不正确。

5、

给下列一组图片取一个标题:(   )

1

A.贵族风采 B.骑士风采 C.国王风采 D.教士风采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骑士阶层的相关内容。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骑士阶层是指那些拥有封地的职业武士。对封君忠诚、尊重妇女、舍生取义是骑士的道德。在中古西欧,成为骑士是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上组图片反映的就是骑士的风采,答案选B。

6、

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CharlesMartel)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因作战勇猛,外号"锤子"),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A. 实行将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的制度

B. 创立基督教而赢得人心

C. 将罗马附近的拉文那地区送给教皇

D. 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因此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将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的制度,故选A。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7、

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大化改新  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会  查理·马特改革  拜占庭帝国  麦加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中期,日本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这次改新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因此,题干空处填写:大化改新;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世纪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法兰克王国。因此,题干空处填写:法兰克王国;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因此,题干空处填写:基督教会;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因此,题干空处填写:查理•马特改革;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因此,题干空处填写:拜占庭帝国;

(6)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唯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因此,题干空处填写:麦加。

三、综合题(共5题,共25分)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社会,圣诞节的意义在普通人中已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圣诞节传达新年的祝福。

材料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青少年过圣诞节,平安夜里成群结队逛商场、下饭店,吃小吃,通宵达旦,这与西方的平安夜风马牛不相及,成了商家借题发挥炒作的购物节、饮食节。

据洛阳晚报:4名在校中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3岁,为了"欢度"圣诞节,12月23日晚他们竟然结伙抢劫,被警方控制。

材料三: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是中国东方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世俗体现。端午的爱国精神,七夕的爱情象征,中秋的思亲情怀,春节的团圆意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典型表现。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1)"圣诞贺卡传祝福",相信许多同学都发出或收到过圣诞贺卡,那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如果让你动手设计一张圣诞贺卡送给你的同学,你会在贺卡上选用哪些图案和祝福的话?

(2)"都是圣诞惹的祸",相信你看了材料二后有许多想法,请就其中的某一点,谈给大家听吧。

(3)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选择介绍你知道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考点】
【答案】

(1)来历:圣,指耶稣,耶稣诞生的那一天和平,即每年12月25日被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定为纪念日。贺卡选用图案和祝福语:圣诞树,铃铛,圣诞老人,雪橇,雪花,MerryChristmasanD.HappyNewYear,祝你学习进步等。

(2)立足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3)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某个节日来历或相关知识介绍时,准确即可,不必求全。如:春节习俗:扫尘、春联、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爆竹、拜年、蒸年糕;元宵节由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习俗:观灯、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清明节的由来:春秋时候,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清明节习俗: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端午节由来:源于纪念屈原(或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避邪驱瘟、悬艾叶菖蒲;七夕的由来:起源于汉代七夕乞巧;七夕节的习俗: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和吃月饼;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传说耶稣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母亲叫玛利亚,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因此,圣诞节的来历是:圣,指耶稣,耶稣诞生的那一天和平,即每年12月25日被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定为纪念日。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圣诞节”是12月25日,贺卡选用图案和祝福语应该是:圣诞树,铃铛,圣诞老人,雪橇,雪花,MerryChristmasanD.HappyNewYear,祝你学习进步等。

(2)根据材料二“4名在校中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3岁,为了‘欢度’圣诞节,12月23日晚他们竟然结伙抢劫,被警方控制。”可知,对这几位孩子和家长来说,在孩子犯错,无处责怪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都是圣诞惹的祸”。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某个节日来历或相关知识简介。如:春节习俗:扫尘、春联、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爆竹、拜年、蒸年糕;元宵节由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习俗:观灯、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清明节的由来:春秋时候,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清明节习俗: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端午节由来:源于纪念屈原(或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避邪驱瘟、悬艾叶菖蒲;七夕的由来:起源于汉代七夕乞巧;七夕节的习俗: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和吃月饼;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9、

阅读材料材料一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材料二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如13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就曾被教会关押长达14年之久。出狱不久,培根就去世了。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遭到教会的严刑拷打和长期监禁。最为悲惨的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布鲁诺。布鲁诺接受并坚持了哥白尼的观点,就被教会判为"异端",开除了教籍,并被迫离开祖国。后来布鲁诺回到意大利,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最后竟被活活烧死。

请回答:(1)材料一中据说的中世纪西欧教会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2)有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考点】
【答案】

(1)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经济上,教会拥有西欧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上,教会处于垄断地位。

(2)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势力,统治着欧洲;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残酷剥削农奴和全体居民;思想文化上,对不利于教会的思想统统说成异端邪说,加以残酷镇压;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经济上,教会拥有西欧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上,教会处于垄断地位。因此说中世纪西欧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我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势力,统治着欧洲;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残酷剥削农奴和全体居民;思想文化上,对不利于教会的思想统统说成异端邪说,加以残酷镇压;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二: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注:上述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三:恩格斯: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琅城(Laon)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2)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比较中古西欧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

(3)试从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话。

【考点】
【答案】

(1)募集金钱赎买城市自治权和武装斗争等形式。

(2)提示:中国古代的城市没有自治权,而西欧的城市则有自治权;中国古代的城市是专制王朝的一个部分,而西欧的城市常常作为国王的盟友出现;在西欧城市中,产生了最早的世俗大学,出现了庞大的市民阶层,孕育了文艺复兴,而中国古代的城市则没有这种功能。

(3)经济上: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政治上:农奴在城市居住一定期限就能获得自由;城市与国王为了对付封建主,结成同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但因西欧城市兴起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被恩格斯赞誉为“花朵”。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可知,琅城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有:募集金钱赎买城市自治权和武装斗争等形式。

(2)根据材料二“意大利……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法国……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地方就实行郡县制,有皇帝直接管理。中古西欧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有:中国古代的城市没有自治权,而西欧的城市则有自治权;中国古代的城市是专制王朝的一个部分,而西欧的城市常常作为国王的盟友出现;在西欧城市中,产生了最早的世俗大学,出现了庞大的市民阶层,孕育了文艺复兴,而中国古代的城市则没有这种功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但因西欧城市兴起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被恩格斯赞誉为“花朵”。具体原因是,经济上: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政治上:农奴在城市居住一定期限就能获得自由;城市与国王为了对付封建主,结成同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1、

欣赏伊斯坦布尔风光,体味历史名城文化底蕴:

1

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Muzesi),勿庸置疑的它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巨大的圆顶直径达33米,离地高55米。站在这里,其庄严肃穆似乎能使时光停滞,拜占庭文化的典范——马赛克画在此处可让游客一饱眼福。

圣索菲娅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娅,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 A 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

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素丹  B  攻入了君士坦丁堡,终于走进了他朝思暮想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面貌。

奥斯曼土耳其王朝的绝美建筑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位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旧城区中,它建于十七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强盛时期,"蓝色清真寺"的得名来自其内壁以两万多块蓝色调的彩釉瓷砖嵌饰,透过正中央圆顶的两百六十扇窗户的阳光照射,金蓝交灿,美得令人屏息。

蓝色清真寺的外观也是一大奇景,它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圆顶建筑,三十多座圆顶层层升高,向直径达四十一公尺的中央圆顶聚拢,庞大而优雅。除此,蓝色清真寺有一个世界之最,它的四周建有六座"宣礼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塔分三层,朴实无华,但夜晚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旖旎万分。

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阿亚索菲亚教堂相比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  C  教信徒。1617年,清真寺完工。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

(1)伊斯坦布尔市现在哪个国家境内?这座历史名城曾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当时城市名称是什么?该城在古希腊时代由希腊移民开辟建设时的名称又是什么?

(2)填空:

A_____B______C______

(3)伊斯坦布尔市曾是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竞争对手之一。假设伊斯坦布尔市再次申办奥运会,请你帮该市拟定一条申奥口号。(友情提示:北京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考点】
【答案】

(1)土耳其;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2)A基督;B穆罕默德二世;C伊斯兰。

(3)提示:申奥口号一般要求言简意赅、突出本地文明特点、符合时代趋势等。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人口超过1200万,因此伊斯坦布尔市现在土耳其境内;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在古希腊时代由希腊移民开辟建设时就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索菲娅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娅,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了君士坦丁堡,终于走进了他朝思暮想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东罗马帝国灭亡。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阿亚索菲亚教堂相比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因此材料中A处填写:基督;B处填写:穆罕默德二世;C处填写:伊斯兰。

(3)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假设伊斯坦布尔市再次申办奥运会,申奥口号:“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时代前卫奥运会”。

12、

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2

(1)比较日本和服与我国唐朝服饰,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共同点?

(2)观察"日本侵华时在山东办的报纸"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3)结合上列图片,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唐朝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
【答案】

(1)共同特点:言之有理即可。如因为唐朝时候,中日交往十分频繁,日本服饰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大意相同即可)

(2)信息一:日军侵华,利用创办报纸的形式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信息二:日本文字中有许多中国汉字。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字、服装、建筑等方面进行表述均可。

【解析】

(1)根据“唐代妇女画像”“日本和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和服与我国唐朝服饰共同特点: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是汉服的变种。因为唐朝时候,中日交往十分频繁,日本服饰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大意相同即可)

(2)根据“‘日本侵华时在山东办的报纸’图”可以获得信息一:日军侵华,利用创办报纸的形式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信息二:日本文字中有许多中国汉字。(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字、服装、建筑等方面。在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团来中国,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妇女穿和服)。日本钱币的式样也与唐朝铜币相仿。日本的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城的建筑式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