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9题,共45分)

1、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3、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商鞅变法的实施

C.都江堰的修建

D.秦朝统一的完成

4、

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 )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5、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

A.合肥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夷陵之战

6、

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

A.周王平迁都洛邑

B.楚庄王问鼎中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汉初期文景之治

7、

西周诸侯产生的途径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禅让制

8、

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这个图片中的青铜器应出自哪个朝代(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9、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二、简答题(共4题,共20分)

10、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 )

11、

东晋的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仙”。 ( )

12、

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栗。( )

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

三、综合题(共3题,共15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材料三:商君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据《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内容。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说商鞅变法的结果。

15、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上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

材料二:”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域。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国的地方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说说这种变化的重大意义。

16、

仔细观察如图:回答:

1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是什么?

(2)说说两图所述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9题,共45分)

1、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知,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秦国进行的一场变法运动,使秦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故A项的推论是正确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B项的推论是正确的。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丝绸之路的开辟,故C项的推论是正确的。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D项这个推论是错误的。故选D。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选B。

3、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商鞅变法的实施

C.都江堰的修建

D.秦朝统一的完成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选C。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大变革的时代(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的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4、

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 )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观。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故选B。

5、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

A.合肥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夷陵之战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根据“草船借箭”这个典故也可判断这次战役是赤壁之战。故选C。

6、

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

A.周王平迁都洛邑

B.楚庄王问鼎中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汉初期文景之治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促进民族融合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故选C。

7、

西周诸侯产生的途径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禅让制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故选A。

8、

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这个图片中的青铜器应出自哪个朝代(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所以题干描述是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朝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故选B。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灿烂的青铜文明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9、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B。

二、简答题(共4题,共20分)

10、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 )

【考点】
【答案】

错误:祖冲之;订正:贾思勰。

【解析】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答案是:错误:祖冲之;订正:贾思勰。

11、

东晋的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仙”。 ( )

【考点】
【答案】

错误:书仙;订正:书圣。

【解析】

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答案是:错误:书仙;订正:书圣。

12、

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栗。( )

【考点】
【答案】

错误:河姆渡人;订正:半坡人.

【解析】

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栗,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所以答案是:错误:河姆渡人;订正:半坡人。

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

【考点】
【答案】

错误:夏朝;改正:商朝。

【解析】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所以答案是:错误:夏朝;改正:商朝。

三、综合题(共3题,共15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材料三:商君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据《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内容。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说商鞅变法的结果。

【考点】
【答案】

(1)

统一度量衡。

(2)

商鞅被“车裂”;新法持续,秦国因之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解析】

(1)由材料二“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2)由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可见,其变法触动了贵族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但是新法还是持续了。秦孝公死后,商鞅缺乏统治者的庇佑。最终被车裂而死。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所以答案是:(1)统一度量衡。(2)商鞅被“车裂”;新法持续,秦国因之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大变革的时代,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的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即可以解答此题.

15、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上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

材料二:”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域。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国的地方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说说这种变化的重大意义。

【考点】
【答案】

(1)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2)

防止分裂;加强集权;维护统一。

【解析】

(1)由材料“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他们拥有分封土地上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由材料“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域…”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郡县制。因此说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国的地方制度发生的变化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防止了国家的分裂,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所以答案是:(1)从分封制到郡县制。(2)防止分裂;加强集权;维护统一。

16、

仔细观察如图:回答:

1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是什么?

(2)说说两图所述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
【答案】

(1)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2)

图一内容为图二内容创造了条件。

【解析】

(1)由图一“张骞拜别汉武帝”可知,这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送别的情景。因而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张骞出使西域。图二展现的是这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2)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图一内容为图二内容创造了条件。

所以答案是:(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2)图一内容为图二内容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