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练习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①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②_____。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③_____,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

二、(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沈从文在北京

面对姐夫田真一的质问,沈从文说:“在乡下做老总有出息?可是我怎么做下去?六年中我除了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的印象,什么都学不到!……我想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听了沈从文一番话,田真一不觉微笑着,极诚恳地对沈从文说:“好,凭你这点胆气,就有资格来北京城住下。可是我得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

沈从文住在酉西会馆里,开始来北京后第一阶段的自学。每天早上吃两三个馒头、一点泡咸菜,就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的单衣。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钻进被窝,看随身带来的那本《史记》。

后来,在自己的“窄而霉小斋”里,沈从文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投出后的文章却如石沉大海。

1923年12月,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他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

深秋的北京,刮起大风,尘沙遮天蔽日,昏黄的阳光在空中凄惨惨地闪烁,沈从文独自彳亍街头,又是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从他身边走过。最前面的是一个军人模样的人物,手里摇摇晃晃举着一面小白旗,身后跟着七八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同胞。

拿旗的人打量着沈从文,无所谓地笑笑说:“跟我们走, 有饭吃。”沈从文便跟到队伍后面。队伍在一处停了下来,然后人们依次到一张桌子前面押按手印。快轮到沈从文时,他瞧见了放在桌子上供人画押的表格,赶紧悄悄离开了队伍,带着失望转回他的“窄而霉小斋”。

他明白,那个举白旗的人物,是招兵的,跟在他身后的同胞正准备去卖身当兵。他晕乎乎地走着,心里涌起悲愤,同时缠夹着理不清的混乱。

1924年冬,沈从文于百般无奈中, 怀着一丝希望,写信向郁达夫倾诉自己的处境。11月13日,郁达夫来看望沈从文了。这一天,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郁达夫推开了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沈从文身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 的手提笔写作。

郁达夫默默地听了沈从文倾诉自己来北京的打算和目前的处境,瞧瞧沈从文的神色,郁达夫一切都明白了。 他站起身来,将脖子上的 一条淡灰色羊毛围巾摘下,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从文身上。然后邀请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顿饭。结账时,共花去一块七毛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半个世纪以后,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拜访沈从文时,两人曾谈及这件往事。郁风说:“沈先生对我说这话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三个月后,沈从文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遥夜——五》。文章叙述了自己乘公共汽车的一段经历,在将自己与有钱人的对比中,诉说自己窘迫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到的人生痛苦和孤独。这篇文章被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看到了。他托人找到沈从文,邀他到自己家去谈天。这陌路相逢的一老一少,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得林宰平介绍,沈从文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去香山慈幼儿园图书馆做了一名办事员。

1980年,美国一位学者金介甫在北京访问沈从文时,曾这样问他:

“您为什么1922年来北京?”

“我想独立。”

“我并不是为吃饭和做事来北京的!”

到1926年,他的作品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发表机会,沈从文走完了最初阶段的创作历程。

(选自 《沈从文传》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A. 看到当时军队杀人成风的恶行,沈从文离开了湘西。他在北京开始求学和写作,但不久生活的艰辛让他开始对生活绝望。

B. 由于饥饿、贫穷,有人为了有口饭吃,而选择了卖身当兵。这与沈从文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去救国的想法矛盾,所以他只好忍着饥饿,悄悄离开了。

C. “深秋的北京,刮起了大风……凄惨惨地闪烁”既交代了当时恶劣的气候,又烘托出了沈从文在北京城追求奋斗时的孤独无助和生活上的凄苦。

D. 文章采取插叙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沈从文与郁达夫侄女的对话,以及美国学者对他的采访,这对塑造沈从文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2】谈到“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这里的“危机”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在谈到与郁达夫的交往时,沈从文“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在湘西时,沈从文做的是“老总”,但他却跑到北京忍饥挨冻,受冻受寒。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回答。

三、(共1题,共5分)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对徐晋如等十博士指责于丹“仅仅靠耍嘴皮子就可以获得社会荣誉,谁还会关心那些引导我们灵魂向上的力量?谁还愿意从事那些艰辛的然而却是真正有益于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研究呢?”的言论,有人是这样批驳的:

我只是想求教徐晋如先生,是否一定要用说与写来划分思想与文化的层次?说就是“耍嘴皮子”,写才是“莫测高深”?在我看来,真理既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既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未必能成正果,_______,也未必没有可能。说与写都是形式,关键是说了什么或写了什么。

①被写出来  ②从故纸堆里考据出来  ③被说出来  ④口吐莲花  ⑤从鲜活的生活中体悟出来  ⑥皓首穷经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③①⑤②④⑥   C. ③①②⑤⑥④   D. ②⑤①③⑥④

四、(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有多少酸甜苦辣和悲喜交加,又有多少值得追忆的事情,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五、(共1题,共5分)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极力赞美刘裕北伐时的雄壮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洒酒酬月,抒发人生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白居易以“无声胜有声”的高超技法描写琵琶女的精湛技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和常人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借助于外物。文章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练习

高中语文考试
一、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①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②_____。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③_____,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

【考点】
【答案】

①少读如果彻底;②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③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根据句中分号,可看出(1)处是谈“少读”的,由“多读而不求甚解”相应地。

可以想到“少读如果彻底”等;第(2)处可从上一句的假设关系推出,因为读得彻底而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那么“多读而不求甚解”一定不会有大的收获,而这一结论,又要和“譬如”的内容相关,因为前文是“虽珍奇满目”,比较接近的就是“眼花缭乱”了。同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第(3)处与“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相对,由“做人”加上文段是谈“读书”,可联想到“治学”,由“装点门面”可想到“自欺欺人”等。

二、(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沈从文在北京

面对姐夫田真一的质问,沈从文说:“在乡下做老总有出息?可是我怎么做下去?六年中我除了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的印象,什么都学不到!……我想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听了沈从文一番话,田真一不觉微笑着,极诚恳地对沈从文说:“好,凭你这点胆气,就有资格来北京城住下。可是我得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

沈从文住在酉西会馆里,开始来北京后第一阶段的自学。每天早上吃两三个馒头、一点泡咸菜,就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的单衣。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钻进被窝,看随身带来的那本《史记》。

后来,在自己的“窄而霉小斋”里,沈从文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投出后的文章却如石沉大海。

1923年12月,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他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

深秋的北京,刮起大风,尘沙遮天蔽日,昏黄的阳光在空中凄惨惨地闪烁,沈从文独自彳亍街头,又是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从他身边走过。最前面的是一个军人模样的人物,手里摇摇晃晃举着一面小白旗,身后跟着七八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同胞。

拿旗的人打量着沈从文,无所谓地笑笑说:“跟我们走, 有饭吃。”沈从文便跟到队伍后面。队伍在一处停了下来,然后人们依次到一张桌子前面押按手印。快轮到沈从文时,他瞧见了放在桌子上供人画押的表格,赶紧悄悄离开了队伍,带着失望转回他的“窄而霉小斋”。

他明白,那个举白旗的人物,是招兵的,跟在他身后的同胞正准备去卖身当兵。他晕乎乎地走着,心里涌起悲愤,同时缠夹着理不清的混乱。

1924年冬,沈从文于百般无奈中, 怀着一丝希望,写信向郁达夫倾诉自己的处境。11月13日,郁达夫来看望沈从文了。这一天,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郁达夫推开了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沈从文身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 的手提笔写作。

郁达夫默默地听了沈从文倾诉自己来北京的打算和目前的处境,瞧瞧沈从文的神色,郁达夫一切都明白了。 他站起身来,将脖子上的 一条淡灰色羊毛围巾摘下,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从文身上。然后邀请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顿饭。结账时,共花去一块七毛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半个世纪以后,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拜访沈从文时,两人曾谈及这件往事。郁风说:“沈先生对我说这话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三个月后,沈从文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遥夜——五》。文章叙述了自己乘公共汽车的一段经历,在将自己与有钱人的对比中,诉说自己窘迫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到的人生痛苦和孤独。这篇文章被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看到了。他托人找到沈从文,邀他到自己家去谈天。这陌路相逢的一老一少,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得林宰平介绍,沈从文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去香山慈幼儿园图书馆做了一名办事员。

1980年,美国一位学者金介甫在北京访问沈从文时,曾这样问他:

“您为什么1922年来北京?”

“我想独立。”

“我并不是为吃饭和做事来北京的!”

到1926年,他的作品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发表机会,沈从文走完了最初阶段的创作历程。

(选自 《沈从文传》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A. 看到当时军队杀人成风的恶行,沈从文离开了湘西。他在北京开始求学和写作,但不久生活的艰辛让他开始对生活绝望。

B. 由于饥饿、贫穷,有人为了有口饭吃,而选择了卖身当兵。这与沈从文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去救国的想法矛盾,所以他只好忍着饥饿,悄悄离开了。

C. “深秋的北京,刮起了大风……凄惨惨地闪烁”既交代了当时恶劣的气候,又烘托出了沈从文在北京城追求奋斗时的孤独无助和生活上的凄苦。

D. 文章采取插叙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沈从文与郁达夫侄女的对话,以及美国学者对他的采访,这对塑造沈从文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2】谈到“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这里的“危机”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在谈到与郁达夫的交往时,沈从文“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在湘西时,沈从文做的是“老总”,但他却跑到北京忍饥挨冻,受冻受寒。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回答。

【考点】
【答案】

【1】C

【2】危机指经济上的危机。作用:表明当时沈从文生活上的极度窘迫;引出下文,沈从文在饥饿中几乎要跟着招兵的人去卖身画押。

【3】:①与郁达夫侄女的谈话使沈从文想到了当年郁达夫对他的帮助和慰藉。②那个时候是沈从文生活最窘迫,内心最孤独痛苦,最需要慰藉的时候。③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依然让沈从文满怀感激。

【4】赞成沈从文的做法。他这样做,是有着高远的理想基础的,他是为了能够读好书,去救国家。这表现出他好学,锐意进取的一面。在旧部队中学不到想学的东西,就毅然离开,即便吃苦,也坚持追求。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的做法。一个人要独立,不能只为吃饭着想,要为信仰而奋斗。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生活的艰辛让他开始对生活绝望”有误。由全文看,沈从文生活窘迫,后来内心有过黯淡,甚至悲愤,但未曾绝望。B项,对沈从文离开原因的分析有误,他离开是因为看清了这是在画押卖身当兵,这与他追求独立、读书 救国的思想相矛盾。D项,“再现了沈从文与郁达夫侄女对话”错误。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原文说沈从文生活窘迫、饥饿、贫穷,有人为了有口饭吃,而选择了卖身当兵。“深秋的北京……凄惨惨地闪烁”,既交代了当时的恶劣环境,又烘托了沈从文在北京城追求奋斗时的孤独无助和生活上的凄苦。所以“危机”主要指经济上的。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中说在沈从文生活贫困,百般无奈时求助于郁达夫,郁达夫给予他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巨大帮助,可谓是雪中送炭,沈从文对郁达夫满怀感激,多年后仍不能忘怀。

【4】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题。这种题型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地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服。在湘西时,沈从文做的是“老总”,但他却跑到北京忍饥挨冻,受冻受寒。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即可。

三、(共1题,共5分)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对徐晋如等十博士指责于丹“仅仅靠耍嘴皮子就可以获得社会荣誉,谁还会关心那些引导我们灵魂向上的力量?谁还愿意从事那些艰辛的然而却是真正有益于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研究呢?”的言论,有人是这样批驳的:

我只是想求教徐晋如先生,是否一定要用说与写来划分思想与文化的层次?说就是“耍嘴皮子”,写才是“莫测高深”?在我看来,真理既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既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未必能成正果,_______,也未必没有可能。说与写都是形式,关键是说了什么或写了什么。

①被写出来  ②从故纸堆里考据出来  ③被说出来  ④口吐莲花  ⑤从鲜活的生活中体悟出来  ⑥皓首穷经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③①⑤②④⑥   C. ③①②⑤⑥④   D. ②⑤①③⑥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从句式上可以判断①③为一组、②⑤为一组、④⑥为一组,然后从整个话题可知,强调说(“耍嘴皮子”)也是有其价值和作用的,因而应是③在①后、⑤在②后、④在⑥后。

四、(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有多少酸甜苦辣和悲喜交加,又有多少值得追忆的事情,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考点】
【答案】

成长的味道

成长,一片浸泡在牛奶上的柠檬,分不清是清还是纯。成长,又仿佛是一层朦胧的轻纱,能看到轻纱里的东西却怎么也看不清楚。

成长的滋味究竟是什么?是甜的么?还是涩。幼儿时代,陪伴着我的是糖,棉花糖,入口就融化的甜。再大些,伴随着我的便是棒棒糖,一圈牛奶一圈水果味的棒棒糖,是一种循环了又循环的甜。现在的我,甜、酸、涩,似乎成了我成长中的三部曲,而恰似这种滋味的,是柠檬。

加了糖的柠檬汁,甜中带酸,酸中略甜,似乎也像是成长中的成功与失败。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过程永远是艰辛的。没有勤奋地学习和钻研,人的一生就不会有成功。一张张奖状,便是我努力了,并成功了的最好证明。其实我认为,成功、失败,都是一样的,最后都是喜悦,都是甜。

柠檬茶的味道,涩。虽然涩是我最不喜欢的滋味,但在我的成长中,却少不了它,那就是泪水。泪,有喜悦的泪,懊悔的泪,委屈的泪,然而我最讨厌的就是被挫折打倒的泪,那是种懦弱。小鸟有了翅膀,学会了飞翔;鲜花有了花香,学会了芬芳;我们有了挫折,才学会了成长。哭泣,是一种不满,是一种发泄吗?我无法找出正确的答案。

放弃真的是为了飞翔吗?到我们事业有成的时候,再回首望望过去自以为很优秀的事情,却会觉得很可笑。不说的太远,就说我现在六年级,看看以前三年级很优秀的作文,倒会责怪自己,当时那种没有水平的文章怎么写出来的啊?那可能就是成长的乐趣。

过去,轰轰烈烈的回忆被我们轰轰烈烈淡忘,现在,点点滴滴的憧憬被我们点点滴滴记起。永远叙述不完的成长的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慢慢的品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话题作文。“成长”,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教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能够说真话,诉真情。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如这篇文章中写事,写人都是从实立意,而象写《成长的滋味》《成长的颜色》,则是从虚立意。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如《成长与责任》是肯定立意,《不想长大》则是否定立意。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逆向立意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如《成长的烦恼》《成长的代价》,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反弹琵琶也要成曲调,切忌乱弹一气。

五、(共1题,共5分)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极力赞美刘裕北伐时的雄壮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洒酒酬月,抒发人生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白居易以“无声胜有声”的高超技法描写琵琶女的精湛技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和常人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借助于外物。文章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尊”“幽”“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