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县一中高二月收心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筱岩公书写处方之时,唯病家之安危为重,凝思于理法方药、君臣佐使之间,本不着意于笔墨,____,却写得冲和之气横溢。

(2)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____,特别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都有特殊的困难和问题。

(3)苏裕钢把布抖开、码平、卷好,动作____,半个小时的工夫,一卷40多米长的绒布卷好了。

A.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B.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

C. 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D. 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沙尘暴、酸雨等气候异常现象,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比过去都严重得多。

B.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D.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祭   狼  

申平

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

孟和巴特也知道狼的身份现在不一样了,成了保护动物了。特别是敖包山上的这几只狼,它们刚刚从遥远的地方迁来,简直就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可是那些家伙也太猖狂了,竟然接二连三地吃了他十来只羊。他也把情况向领导反映过了,但是他们道理讲了一车车,就是不采取行动保护牧民利益。好,你们不管,我自己来管!

孟和巴特开始准备打狼的工具,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一条扁担。这扁担紫色的木头,很结实,在手里耍了几下,很合手。孟和巴特搞不到枪,刀又太短,他觉得扁担最为合适。这天一大早,他独自骑马向敖包山跑去。

刚刚八月,草原早晨的风已经很凉。孟和巴特打马冲上山顶,举目四望。但见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牛羊片片,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孟和巴特下了马,拿起扁担,大踏步向山下的几条沟走去。他横握扁担,一条沟一条沟仔细搜索,但是除了发现了一些狼粪,还是没有发现狼的影子。

孟和巴特有点失望地从沟里钻出来,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旁,有什么东西在草地上蹿蹿跳跳。他手搭凉棚望过去,不禁打了个冷战:是狼!只见几条狼分工合作,正在围捕野兔。这几年草原上的野兔和黄鼠大量繁殖,给牧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狼倒装起好人来了!孟和巴特大吼了一声:坏东西,哪里走!手提扁担猛冲过去。听见人吼,几只狼停止捕猎,一起朝这边张望。其中一只狼突然把嘴巴伸向天空,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好像在恐吓孟和巴特。但是巴特却走得沉着冷静,雄赳赳,气昂昂,仿佛身后跟着千军万马。野狼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被震慑住了,纷纷掉头朝树林里逃窜。只有一只狼原地不动,它就是刚才嚎叫的那只狼。它居然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盯着孟和巴特。

狼和人的眼睛紧紧胶着在一起。在只差十多步的时候,那只狼才起身逃跑了。但是它跑跑停停,还不断扭头看着孟和巴特。这显然是只头狼,个头大,身体壮,孟和巴特看见它眼神复杂,但他读出的却是讥笑:来呀,你敢来吗?孟和巴特突发一声喊,高举扁担追了上去。头狼也马上奔跑起来,后腿一颠一颠地装瘸。一直追到一片林间空地上,头狼不跑了,转过身来跟他对峙。

人狼大战一开始,孟和巴特才知道选择扁担错了:扁担太宽,打在狼身上缺少杀伤力。头狼信心大增,一跳两三米高,嗖嗖地从孟和巴特头顶上窜过,每窜一次就往他身上撒一股尿,搞得他全身骚臭。孟和巴特气急败坏,东扑西打,扁担不是打空就是没使上劲,只一会工夫,就气喘吁吁的了。头狼突然一口咬住他的扁担,就像拔河一样和他抢夺起来。头狼的劲头好大,孟和巴特的扁担突然脱手,头狼叼起来就跑,放到老远的地方又返身跑回来……

孟和巴特有点害怕了。惶急中看见地上有块石头,赶紧把它捡到手里。这时头狼已经冲来,它将身跃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取他的喉咽。千钧一发之际,孟和巴特突然出手,把手里的石头狠狠塞入狼口,再一用力,竟送入它的喉咙。头狼怎么也没料到孟和巴特会来这一手,立刻倒地翻滚。孟和巴特猛扑上去,将它骑住,双手死死扼住它的脖子,直到头狼气绝身亡。

干掉头狼之后,孟和巴特总算出了一口气。他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他满以为日子会恢复平静,不料他的羊却依然在减少。难道余下的狼又回来报复了?孟和巴特干脆夜里埋伏在羊群附近查看。

孟和巴特发现几只比狼要小得多的黑影潜入羊群,它们熟练地追赶羊群,并将其中的一只放翻,大吃大嚼。孟和巴特亮起手电照过去,眼前的景象令他瞠目结舌:那竟然是几只狐狸!发现有人,它们居然一边学狼叫一边撤退。天啊,狐狸真的成精了!

孟和巴特这时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弄了个冤假错案。他不由回想起头狼那天看他的眼神,人家分明在说:我没吃你的羊,我们是冤枉的啊!该死的狐狸,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吃羊的呢?

这天,孟和巴特手提一只野兔和一只黄鼠,来到埋狼尸的地方。他把东西放在头狼的“坟”上,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对不起啊!

孟和巴特抬起头,他在想怎样去把事情说清楚,并对付那些狡猾的狐狸。

(选自《小说选刊》,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孟和巴特尽管知道狼现在成了受保护的动物,但认为他的十来只羊都被狼吃掉,于是不顾领导的强烈反对,决计除掉祸害牧民利益的狼。

B.“早晨的风已经很凉”“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等景物描写交待了孟和巴特生活的典型环境,渲染了孟和巴特没有找到狼时的焦虑之情。

C.小说把头狼和孟和巴特的搏杀写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头狼占尽上风,孟和巴特气急败坏;头狼夺走了孟和巴特的扁担;头狼被意外杀死。

D.杀死头狼之后,孟和巴特之所以要“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是因为他认为杀死头狼之后,日子就平静了。

E.小说以“祭狼”为题,意蕴丰富:既概括了小说情节的结局部分,又通过动作写出了主人公孟和巴特的愧疚、深深自责等心理活动。

(2)小说主人公孟和巴特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小说结尾写孟和巴特发现吃掉羊的并不是狼而是狐狸,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分析。

(4)小说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头狼的形象?请列举两例。作者把头狼塑造成有灵性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俞平伯:花落春仍在

二十世纪斜长的旧影中,有一帧文化人的老照片令我难忘:1902年,苏州城内一座古旧的老屋前,82岁的经学大师俞樾古怪的悬臂倒提着一柄拂尘,另手牵起懵懂中的重孙俞平伯。小伢只有三岁,一双稚眼微侧透出好奇,老者则桀骜地俯视世相,不平之气凛然生出。俞平伯这颗读书种子长大后,写白话诗,写《燕知草》,又做《红楼梦研究》,复研究古诗词,料不到本是书斋之梦却意外惹出弥天大祸,“文革”之中被流放到豫南农村。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于是与河南结了奇缘。

中国科学院学部文学所第一批“五七”干校学员,包括俞平伯、何其芳、钱钟书、吴世昌等人在内,是1969年11月16日晨乘火车抵达信阳的,先在罗山丁洼稍作整顿,继又转到息县的包信和东岳集。俞平伯这时正是古稀之年,他的夫人大其四岁。

当时经济开发未被提上日程,偏僻的豫南农村山河依旧,古风犹存,俞平伯呼吸到了许久不遇的新鲜空气。1970年元旦,干校开始肃清“五一六”分子的斗争会后,他们夫妇被分配定居到东岳集。实在地讲,与干校其他学员比起来,俞平伯夫妇过的是一种特殊生活。老两口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另起炉灶。他们被放逐,在于一种精神和文化的遭侮辱而非别的。杨绛女士随后也来了,但她和钱钟书却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偶尔才有“菜园相会”。

老夫妻又间作劳动,但是那不像干校里的项目,好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利用当地富产的红麻资源和乡民们一起搓制麻绳。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浸润着夫子的心,俞平伯不觉已陶然而忘机。他还满腔热忱地教房东孩子识字:“危言漫与屠龙技,讹谬流传逝水同。惭愧邻娃来问字,可曾些子益贫农。”(《邻娃问字》)返璞归真,老人对过去从事繁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仿佛生了悔意。除了在东岳绩麻,俞平伯作为干校的老学员,也曾学种菜,积绿肥。政治生活要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不时还参加放样板戏电影的“威虎山大会”。1970年4月27日,为祝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还应领导之嘱,专门赋诗二首。另外还和何其芳一道养过猪。

可是,俞平伯不能忘情的依然是书。1970年1月10日,因下意识地闲览随身带来的《水经注》,稍过一次读书瘾,被人发现,大会上即遭批判,为此连写两份检查才算过关。东岳屋外的风景虽然恬适又惬意,室内的光景毕竟又使人压抑,简陋龌龊,有时更觉得寂寞难挨。俞平伯独自又发出自虐性的抗议:“炉灰飘坠又飘扬,清早黄昏要扫床。猪矢气熏柴火味,者般陋室叫‘延芳’。螺蛳壳里且盘桓,墙罅西风透骨寒。出水双鱼相照活,者般陋室叫‘犹欢’。”(《陋室》)

1971年1月11日,俞平伯得到返京通知,东岳老乡为之庆幸并依依送别。毕竟,俞平伯夫妇在东岳集度过了整整一年难忘的岁月,因为和农民与土地贴在了一起,不仅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厄运意外得以解构,并且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

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俞平伯也曾亲历和参加了“五四”运动,旋即出洋又归来,却一头扎到故纸堆里了,他不仅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不一样,甚至和他的曾祖父,当年因一句“花落春仍在”的诗文令座师曾国藩激赏不已的俞樾老先生也不一样,俞平伯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或许他及早就参透了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的玄机,所以在新文化运动还是时尚之时,便在其白话诗《忆》里,吟出了“我们低首在没奈何的光景下,这便是没有奈何中的奈何”的谶语。他也曾想不通,委实也有忿怨,1988年4月5日,他将手书《儒林外史》里的一首诗寄赠新加坡的周颖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借来吴敬梓的话,俞平伯巧妙地概括了从春在堂主人俞樾到自己在豫南农村的家世。

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

(节选自《文人的闲话》,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②1954年9月,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从一帧老照片写起,既暗示所写事情的真实性,引出写作对象,又交代俞平伯出自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

B.与钱钟书夫妇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相比,俞平伯夫妇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可见他俩还是得到了一种照顾。

C.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不仅使俞平伯忘掉世俗、与世无争,而且使他后悔于过去从事繁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

D.“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是指与农民、土地的贴近解构了俞平伯因流放而造成的厄运,他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升华。

E.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俞平伯一方面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自然会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

(2)本文标题《俞平伯:花落春仍在》有什么精妙之处?(

(3)本文重点写了豫南生活在俞平伯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请简要概括俞平伯夫妇在豫南所过的生活。

(4)文章说:“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对下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后代  

B.更若役 更,更改

C.向吾不为斯役 向,假使  

D.曩与吾祖居者 曩,从前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B.蒋氏三代居住乡里已有六十年,乡亲们生活日渐窘迫,有的人不得不迁离故士,有的人饥渴交加死去。和蒋氏祖父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

C.乡邻因赋税而受悍吏的骚扰,哗然而骇,鸡狗不宁,整日处于不安与危险之中;而蒋氏只要蛇在便“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乡邻天天都有死亡的危险;而蒋氏则一年只要冒两次死亡的危险。

D.蒋氏不愿意更改劳役,是因为赋敛的毒害比毒蛇更严重。他自认为跟乡亲们比起来,他已经幸运得多了。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7、

名篇默写题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  平  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本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有人认为本词“结语暗寓身世,大有佳人空谷,自伤幽独之感”,但从全词看,这种说法显然跟主题不合。试解说一下不合的原因。

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__①__。更多的国家民族认识到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各国普遍关注__②__,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文背景的发展没有灵魂。人类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因此,__③__,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次要地位,发展与经济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10、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湖北阳新县一中高二月收心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筱岩公书写处方之时,唯病家之安危为重,凝思于理法方药、君臣佐使之间,本不着意于笔墨,____,却写得冲和之气横溢。

(2)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____,特别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都有特殊的困难和问题。

(3)苏裕钢把布抖开、码平、卷好,动作____,半个小时的工夫,一卷40多米长的绒布卷好了。

A.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B.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

C. 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D. 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这个强调的连贯性,文章事情等等完成的连贯性非常好。)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指褒义。(一般有否定在前,如:不能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这个强调动作完成的快。)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沙尘暴、酸雨等气候异常现象,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比过去都严重得多。

B.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D.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一看句中典型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词等等;二压缩语句,保留主干。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后一分句搭配不当,“严重”不能陈述“影响范围、持续时间”;C项杂糅;D项不合逻辑,应说成“五折、四折甚至三折”。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考点】
【答案】

【1】D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本题中,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C项,“更似绝句律诗”于文无据。故选D。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祭   狼  

申平

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

孟和巴特也知道狼的身份现在不一样了,成了保护动物了。特别是敖包山上的这几只狼,它们刚刚从遥远的地方迁来,简直就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可是那些家伙也太猖狂了,竟然接二连三地吃了他十来只羊。他也把情况向领导反映过了,但是他们道理讲了一车车,就是不采取行动保护牧民利益。好,你们不管,我自己来管!

孟和巴特开始准备打狼的工具,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一条扁担。这扁担紫色的木头,很结实,在手里耍了几下,很合手。孟和巴特搞不到枪,刀又太短,他觉得扁担最为合适。这天一大早,他独自骑马向敖包山跑去。

刚刚八月,草原早晨的风已经很凉。孟和巴特打马冲上山顶,举目四望。但见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牛羊片片,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孟和巴特下了马,拿起扁担,大踏步向山下的几条沟走去。他横握扁担,一条沟一条沟仔细搜索,但是除了发现了一些狼粪,还是没有发现狼的影子。

孟和巴特有点失望地从沟里钻出来,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旁,有什么东西在草地上蹿蹿跳跳。他手搭凉棚望过去,不禁打了个冷战:是狼!只见几条狼分工合作,正在围捕野兔。这几年草原上的野兔和黄鼠大量繁殖,给牧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狼倒装起好人来了!孟和巴特大吼了一声:坏东西,哪里走!手提扁担猛冲过去。听见人吼,几只狼停止捕猎,一起朝这边张望。其中一只狼突然把嘴巴伸向天空,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好像在恐吓孟和巴特。但是巴特却走得沉着冷静,雄赳赳,气昂昂,仿佛身后跟着千军万马。野狼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被震慑住了,纷纷掉头朝树林里逃窜。只有一只狼原地不动,它就是刚才嚎叫的那只狼。它居然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盯着孟和巴特。

狼和人的眼睛紧紧胶着在一起。在只差十多步的时候,那只狼才起身逃跑了。但是它跑跑停停,还不断扭头看着孟和巴特。这显然是只头狼,个头大,身体壮,孟和巴特看见它眼神复杂,但他读出的却是讥笑:来呀,你敢来吗?孟和巴特突发一声喊,高举扁担追了上去。头狼也马上奔跑起来,后腿一颠一颠地装瘸。一直追到一片林间空地上,头狼不跑了,转过身来跟他对峙。

人狼大战一开始,孟和巴特才知道选择扁担错了:扁担太宽,打在狼身上缺少杀伤力。头狼信心大增,一跳两三米高,嗖嗖地从孟和巴特头顶上窜过,每窜一次就往他身上撒一股尿,搞得他全身骚臭。孟和巴特气急败坏,东扑西打,扁担不是打空就是没使上劲,只一会工夫,就气喘吁吁的了。头狼突然一口咬住他的扁担,就像拔河一样和他抢夺起来。头狼的劲头好大,孟和巴特的扁担突然脱手,头狼叼起来就跑,放到老远的地方又返身跑回来……

孟和巴特有点害怕了。惶急中看见地上有块石头,赶紧把它捡到手里。这时头狼已经冲来,它将身跃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取他的喉咽。千钧一发之际,孟和巴特突然出手,把手里的石头狠狠塞入狼口,再一用力,竟送入它的喉咙。头狼怎么也没料到孟和巴特会来这一手,立刻倒地翻滚。孟和巴特猛扑上去,将它骑住,双手死死扼住它的脖子,直到头狼气绝身亡。

干掉头狼之后,孟和巴特总算出了一口气。他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他满以为日子会恢复平静,不料他的羊却依然在减少。难道余下的狼又回来报复了?孟和巴特干脆夜里埋伏在羊群附近查看。

孟和巴特发现几只比狼要小得多的黑影潜入羊群,它们熟练地追赶羊群,并将其中的一只放翻,大吃大嚼。孟和巴特亮起手电照过去,眼前的景象令他瞠目结舌:那竟然是几只狐狸!发现有人,它们居然一边学狼叫一边撤退。天啊,狐狸真的成精了!

孟和巴特这时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弄了个冤假错案。他不由回想起头狼那天看他的眼神,人家分明在说:我没吃你的羊,我们是冤枉的啊!该死的狐狸,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吃羊的呢?

这天,孟和巴特手提一只野兔和一只黄鼠,来到埋狼尸的地方。他把东西放在头狼的“坟”上,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对不起啊!

孟和巴特抬起头,他在想怎样去把事情说清楚,并对付那些狡猾的狐狸。

(选自《小说选刊》,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孟和巴特尽管知道狼现在成了受保护的动物,但认为他的十来只羊都被狼吃掉,于是不顾领导的强烈反对,决计除掉祸害牧民利益的狼。

B.“早晨的风已经很凉”“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等景物描写交待了孟和巴特生活的典型环境,渲染了孟和巴特没有找到狼时的焦虑之情。

C.小说把头狼和孟和巴特的搏杀写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头狼占尽上风,孟和巴特气急败坏;头狼夺走了孟和巴特的扁担;头狼被意外杀死。

D.杀死头狼之后,孟和巴特之所以要“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是因为他认为杀死头狼之后,日子就平静了。

E.小说以“祭狼”为题,意蕴丰富:既概括了小说情节的结局部分,又通过动作写出了主人公孟和巴特的愧疚、深深自责等心理活动。

(2)小说主人公孟和巴特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小说结尾写孟和巴特发现吃掉羊的并不是狼而是狐狸,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分析。

(4)小说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头狼的形象?请列举两例。作者把头狼塑造成有灵性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
【答案】

(1)E、C、B(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2)①疾恶如仇,但缺乏动物保护意识②勇猛,能急中生智③鲁莽,但能忏悔自己的过错,知错必返。

(3)合理,因为前面作了层层铺垫:①近年来,狼已经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②孟和巴特爬上敖包山,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③发现了狼,但狼正在围捕野兔。

(4)对比手法:①头狼和其它狼的对比:其它狼都被孟和巴特震住了,但头狼却一动不动,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②头狼和孟和巴特的对比:孟和巴特骁勇异常,但扁担却被头狼夺了去,头狼令孟和巴特害怕。作用:①增添了文章的传奇、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更好体现了小说的主题。狼是有灵性的,但孟和巴特却误解、杀死了它,这令人痛心!小说以此表现了人类应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A“强烈反对”错,原文中孟和巴特并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领导,领导也只是给孟和巴特讲了许多道理;B“渲染了孟和巴特没有找到狼时的焦虑之情”错,这些景物描写的基调宁静和谐,不可能渲染焦虑之情;D“是因为他认为杀死头狼之后,日子就平静了”错,这是呼应开头狼是受保护的动物这一内容。找到答题范围,认真比对即可。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俞平伯:花落春仍在

二十世纪斜长的旧影中,有一帧文化人的老照片令我难忘:1902年,苏州城内一座古旧的老屋前,82岁的经学大师俞樾古怪的悬臂倒提着一柄拂尘,另手牵起懵懂中的重孙俞平伯。小伢只有三岁,一双稚眼微侧透出好奇,老者则桀骜地俯视世相,不平之气凛然生出。俞平伯这颗读书种子长大后,写白话诗,写《燕知草》,又做《红楼梦研究》,复研究古诗词,料不到本是书斋之梦却意外惹出弥天大祸,“文革”之中被流放到豫南农村。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于是与河南结了奇缘。

中国科学院学部文学所第一批“五七”干校学员,包括俞平伯、何其芳、钱钟书、吴世昌等人在内,是1969年11月16日晨乘火车抵达信阳的,先在罗山丁洼稍作整顿,继又转到息县的包信和东岳集。俞平伯这时正是古稀之年,他的夫人大其四岁。

当时经济开发未被提上日程,偏僻的豫南农村山河依旧,古风犹存,俞平伯呼吸到了许久不遇的新鲜空气。1970年元旦,干校开始肃清“五一六”分子的斗争会后,他们夫妇被分配定居到东岳集。实在地讲,与干校其他学员比起来,俞平伯夫妇过的是一种特殊生活。老两口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另起炉灶。他们被放逐,在于一种精神和文化的遭侮辱而非别的。杨绛女士随后也来了,但她和钱钟书却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偶尔才有“菜园相会”。

老夫妻又间作劳动,但是那不像干校里的项目,好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利用当地富产的红麻资源和乡民们一起搓制麻绳。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浸润着夫子的心,俞平伯不觉已陶然而忘机。他还满腔热忱地教房东孩子识字:“危言漫与屠龙技,讹谬流传逝水同。惭愧邻娃来问字,可曾些子益贫农。”(《邻娃问字》)返璞归真,老人对过去从事繁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仿佛生了悔意。除了在东岳绩麻,俞平伯作为干校的老学员,也曾学种菜,积绿肥。政治生活要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不时还参加放样板戏电影的“威虎山大会”。1970年4月27日,为祝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还应领导之嘱,专门赋诗二首。另外还和何其芳一道养过猪。

可是,俞平伯不能忘情的依然是书。1970年1月10日,因下意识地闲览随身带来的《水经注》,稍过一次读书瘾,被人发现,大会上即遭批判,为此连写两份检查才算过关。东岳屋外的风景虽然恬适又惬意,室内的光景毕竟又使人压抑,简陋龌龊,有时更觉得寂寞难挨。俞平伯独自又发出自虐性的抗议:“炉灰飘坠又飘扬,清早黄昏要扫床。猪矢气熏柴火味,者般陋室叫‘延芳’。螺蛳壳里且盘桓,墙罅西风透骨寒。出水双鱼相照活,者般陋室叫‘犹欢’。”(《陋室》)

1971年1月11日,俞平伯得到返京通知,东岳老乡为之庆幸并依依送别。毕竟,俞平伯夫妇在东岳集度过了整整一年难忘的岁月,因为和农民与土地贴在了一起,不仅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厄运意外得以解构,并且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

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俞平伯也曾亲历和参加了“五四”运动,旋即出洋又归来,却一头扎到故纸堆里了,他不仅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不一样,甚至和他的曾祖父,当年因一句“花落春仍在”的诗文令座师曾国藩激赏不已的俞樾老先生也不一样,俞平伯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或许他及早就参透了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的玄机,所以在新文化运动还是时尚之时,便在其白话诗《忆》里,吟出了“我们低首在没奈何的光景下,这便是没有奈何中的奈何”的谶语。他也曾想不通,委实也有忿怨,1988年4月5日,他将手书《儒林外史》里的一首诗寄赠新加坡的周颖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借来吴敬梓的话,俞平伯巧妙地概括了从春在堂主人俞樾到自己在豫南农村的家世。

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

(节选自《文人的闲话》,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②1954年9月,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从一帧老照片写起,既暗示所写事情的真实性,引出写作对象,又交代俞平伯出自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

B.与钱钟书夫妇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相比,俞平伯夫妇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可见他俩还是得到了一种照顾。

C.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不仅使俞平伯忘掉世俗、与世无争,而且使他后悔于过去从事繁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

D.“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是指与农民、土地的贴近解构了俞平伯因流放而造成的厄运,他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升华。

E.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俞平伯一方面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自然会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

(2)本文标题《俞平伯:花落春仍在》有什么精妙之处?(

(3)本文重点写了豫南生活在俞平伯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请简要概括俞平伯夫妇在豫南所过的生活。

(4)文章说:“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
【答案】

(1)AB(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C、E不给分。)

(2)①标题中的“俞平伯”点明了本文所写的对象,让人一目了然;②“花落春仍在”寓意深刻,“花落”象征俞平伯作为一个学问高深的文化人在二十世纪所遭受的各种苦悲;“春仍在”象征俞平伯在困境中对文化、学术的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的精神;③该标题既把做此诗的俞樾老先生和俞平伯联系在了一起,又耐人寻味,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接受整顿与批判。在罗山丁洼稍作整顿、参加“五一六”分子的斗争会;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不时还参加放样板戏电影的“威虎山大会”;因偷过读书瘾被批判并写检查。②接受劳动改造。搓制麻绳、种菜、积绿肥、养猪;③帮助贫农。教房东孩子识字;④排遣内心的苦闷。闲览《水经注》,偷过读书瘾;用诗对寂寞难挨的生活发出自虐性的抗议。(每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4)①从文本看,在俞平伯身上所折射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一方面指的是自身条件的优越,学养的深厚,学问的高深,个性的独特;另一方面又指遭遇的坎坷、命运的逆转、现实的冷酷。(2分)②就俞平伯的尴尬而言,他在北大读书时也曾亲历和参加了“五四”运动,而在出洋又归来后,却一头扎到故纸堆里了;他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③就苦悲来说,古稀之年来到豫南农村,一方面他感到此地古风犹存、空气新鲜、风景恬适,大有一时的返璞归真之感;另一方面又不能忘情于过书瘾,感到室内的压抑、寂寞、难挨,甚至于独自用诗发出自虐性的抗议。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仔细辨识细微差别,进行排除。C项,文中是说他“仿佛生了悔意”;D项,“他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升华”中“升华”言过其实;E项,强加因果,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并不是因为他既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故选AB。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对下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后代  

B.更若役 更,更改

C.向吾不为斯役 向,假使  

D.曩与吾祖居者 曩,从前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B.蒋氏三代居住乡里已有六十年,乡亲们生活日渐窘迫,有的人不得不迁离故士,有的人饥渴交加死去。和蒋氏祖父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

C.乡邻因赋税而受悍吏的骚扰,哗然而骇,鸡狗不宁,整日处于不安与危险之中;而蒋氏只要蛇在便“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乡邻天天都有死亡的危险;而蒋氏则一年只要冒两次死亡的危险。

D.蒋氏不愿意更改劳役,是因为赋敛的毒害比毒蛇更严重。他自认为跟乡亲们比起来,他已经幸运得多了。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考点】
【答案】

【1】A

【2】C

【3】B

【4】(1)(这些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地里的出产缴光了,家里的收入用完了。(“日蹙”“殚”“出”“竭”)

(2)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都害怕得退却了。(“左右”“刃”“叱”“靡”)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较为普遍,解好这类题首先是熟悉几种义项,结合词性来识记。A.嗣,继承,是动词。故选A。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7、

名篇默写题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试题分析: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如下字词:“胥”“仓皇”。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  平  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本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有人认为本词“结语暗寓身世,大有佳人空谷,自伤幽独之感”,但从全词看,这种说法显然跟主题不合。试解说一下不合的原因。

【考点】
【答案】

【1】拟人。上片,词人把春天拟人化,还要呼唤春天回来同住;下片写春天的踪迹难寻,于是“问取黄鹂”,自然物都被人格化了,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惜春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寻。

【2】本词上片写的是惜春,下片写的是寻春不见,同样是惜春。使全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认为“自伤幽独”,则下片的意思就不是“惜春”,而成了“自惜”,前后内容就被割裂开来。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因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__①__。更多的国家民族认识到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各国普遍关注__②__,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文背景的发展没有灵魂。人类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因此,__③__,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次要地位,发展与经济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考点】
【答案】

①对文化发展投以极大的关注

②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③文化作为发展手段尽管很重要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时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把握文段的内容主旨,各句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横线前后的句意或关键词来分析补写语句与整个语段的语境联系,推断横线处应补写的语句。注意,补写的语句,要和文段的语言风格一致,句式对照。本题,中心意思是说人们对文化发展的关注,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①是总起,②是中间部分的总起,可根据全段意思和后句意思确定所填语句;③是对整个文段的总结,由后面的“但”字确定③句要用“尽管”,构成转折关系。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10、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考点】
【答案】

我自由行走,不自由穿越

小时候,同学之间互相嬉闹,闲来无事会说到看手相,说手上有三根线,一根是代表健康线,一根是代表事业线,一根是代表爱情线,有巫师般的同学神神叨叨地看手相,就有迷糊的同学傻傻愣愣给别人看手相。一般来说,我属于后者。

除了看手相,同学之间还喜欢用牌来“算命”,算将来的事业、健康、家庭、爱情、朋友等等。通常,我都属于那种傻乎乎让人“算命”的人。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会看手相、算命,但我是一个自由行事并且有志者事竟成的人,自由选择的目标很多,但一旦心中树立目标后,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直到实现目标的人。

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填报什么志愿,选择哪所学校,完全取决于自己,这就是所谓的“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而一旦填报了志愿,就必须为考入心仪的学校而努力,并不是嘴上说我要考上哪所学校就能考上的,必须付诸行动、心血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所谓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身体是自己的身体,谁也代替不了。微信朋友圈里常常有朋友发来各式各样的健康贴,你可以选择任意对健康有利的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当选择了适合自己身体的健康贴付诸实施,那又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朝一夕不可能见效,一口也吃不了一个大胖子,所以当你在“穿越健康沙漠”的时候,你又是不自由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或大或小,家庭成员之间由于血缘、亲情的纽带而变得非同一般。选择过什么样的日子完全是各家自由,但是过日子有过日子的“游戏规则”,这又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敷衍了事的,要将小日子过红火,要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没那么简单,更没那么自由。

爱情人人向往,婚姻法上说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短短八个字蕴含了太多内容。自由选择人生伴侣,无可厚非,但选择过程又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一旦执子之手,要与子偕老就不会那么“自由”了,即便由于种种原因自由离婚,那带给人的也都是无限的伤痛。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

朋友是自己给自己找来的亲人。林华老师的至理名言一直牢记于心并感同身受。交朋友完全是自己的自由,轧道轧的好坏与否会影响人一辈子。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踏进了“圈子”,就会身不由己,不自由。

……

小时候,我会傻不愣登得让人看手相、算命;长大了,我不再随意让人看手相、算命,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中,我走我的人生路,我有我的人生故事,我自由行走,不自由穿越,我会活出自己的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供材料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可采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立意。从所供材料看,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是自由的,但你必须要穿越这片沙漠,这是你的不自由之处。人生的很多事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是一种不自由;但做事的路径和方式,我们却可以自由地选择。由此,就可以确定,作文主题在“自由与不自由”这个大的话题下立意。具体选择哪个方面作为立意的方向,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无论选取哪一个角度,自由与不自由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定要阐发明了的。纵观现实,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放纵自己,肆意挥霍青春,但总还觉得不够自由,向往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以为到了西方,似乎可以任意而为。而对自己的人生作为,总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这一作文命题可以让我们好好地审视一下我们的人生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