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聊胜于无了。

①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

②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③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

④遮没了当年的美丽

⑤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

⑥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

A.⑥①④⑤②③

B.⑤②③⑥①④

C.⑥④①⑤②③

D.⑤②⑥①④③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B.地方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政策落地期,上海、广东、江西等多省市已先后制定相关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以期推进国企改革步伐。

C.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已进入底部区域,未来每桶跌破20美元的概率极低,但人们也并不看好国际油价能在短期内止跌回升。

D.保持对汉语文明的敬畏之心,抵制庸俗、粗鄙和错误的汉语用法,是每一位青少年和6.8亿网友的共同责任。

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 , 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B.1997年,亚洲出现了一次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谈虎色变。

C.以上所述,正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卖弄风骚的重要原因。

D.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悼夏丏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芦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他也是博学多能,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都懂得。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他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喑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优店,忧国,忧世。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通篇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 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感痛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丏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以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4)作者把李叔同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四家书楼

谈歌

乾隆初年,保定读书风气渐盛,藏书风气空前。其中最有名声的藏书者是丁聚会,其次有郝伯力,王家惠,郑子森。四人从小一起长大,经常一起切磋,谈书论诗。四家人关系相处和睦,来来往往,应付唱酬,情感自然愈演愈深。丁家是保定城内藏书行里首推的第一,丁聚会的父亲丁延祺卧病在床之后,长子丁聚会便接手了这些藏书。丁聚会的同胞弟弟丁聚合,在北京做生意,据说生意很是红火……

这几年丁聚会一改深入简出的习性,开始出入酒楼茶肆,又常常去城中的赌坊逍遥。据说他总是不计输赢地豪赌。发展到后来他便举债进赌坊,郝伯力、郑子森、王家惠三家都被丁聚会借过大笔银两,转眼两年过去,丁聚会已经债台高筑,至今也没有还贷的动静。三人深深叹息一向稳重持家的丁聚会如何走到这一步田地,商议既然劝解丁聚会无效,也应与丁延祺老先生讲明白,让此事有个了结。

到了丁宅,门人传话只请郝伯力进去。一个时辰后,郝伯力冷着一张脸,闷闷地讲,丁延祺老人病得很重,有些神志不清了。三人商议求见丁聚会的妻子冯氏。冯氏木着一张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听三人讲述。三人说过后,客厅一片沉默。三人好生无趣,便起身告辞。

三人走在街上,郝伯力说道:“聚会败家,已成定局。我相信聚会是不会白白赖账的。只要催得紧,他必定将藏书抵债。再说聚会的胞弟丁聚合,只在银子上看得要紧,诗书上却无一点儿兴趣。丁老人朝不保夕,聚会已经变得这样,又没有后人,丁家藏书到此缘分便是尽了。若是到了聚合手里,岂不是要尽其所有货与了书商吗?”

面对三人的讨债,丁聚会长叹道:“我往日待你们三个不薄,几十年的交情,书友一场,如此相逼,是否有些过分了?”郝伯力冷笑道:“谁不知道聚会兄家中藏书万册有余,如何不以此抵账?”丁聚会怔了片刻,哀哀地说:“我今日就与你们做一个了断,拿我的藏书抵账就是了。”说罢步子软软地向家中走去。

城中飘起了雪花,渐渐地越下越猛。清点书册,谈好价钱,打包装箱,搬上马车,三人各自引领着装满书籍的马车走了。车载很重,车轮转动得吃力,压迫得积雪痛苦地作响。

这一夜丁延祺老人去世,两个时辰后丁聚会去世。

丁聚合匆匆赶回,他还带来一个姓李的书商,早已经将丁家的藏书讲好了价钱。丁聚合得知家中的藏书已经被丁聚会抵了债,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书商也气急败坏地索回了定金,泄气地走了。

郝伯力等三人吊唁后出了丁家,郑子森感慨万端说:“伯力兄,你催逼借贷,竟是为了保存那些藏书呀。”郝伯力叹道:“这是丁老人的一片苦心啊。那日我三人索债,丁老先生单独叮嘱我:逼迫聚会用藏书抵账。这些藏书丁家已经传了九代,他万不想被后人换了银子挥霍一空,他知道我等都是藏书之人,便要我等借着索债的口实收藏这些书继以传世,他唯恐你二人心慈面软迁就了聚会这才瞒过。”郝伯力接着郑重地说:“切记告诉自家后人,这些书传之后世,是我等的职责啊。”

丁聚合将宅子卖给了族人,分给冯氏一笔钱,让冯氏回娘家,便回北京了。郝伯力等三人为冯氏送别。冯氏取出三张银票,淡淡道:“这些银子,还望你们收回去。聚会生前叮嘱我,一定要将这些还给你们。”

三人张口结舌:“聚会兄的借贷,已经将藏书抵账了啊。”

冯氏摇摇头:“你们有所不知,这些年聚会从未大赌,他只是虚张声势,只为从你们手里借贷银两。他三年前发现自己身有不治暗疾,公公当时也是人命危浅,他们父子都担心家中的藏书被聚合败了。思来想去,想把这藏书交与你们保存,又怕聚合从中作梗。便想出一个借贷不还、以书抵债的办法。”

三人都怔住了,郝伯力仰天长叹:“聚会兄,你如此费尽心机,将这万余册藏书交付于我们,真可谓至情至义的藏书圣人啊。我们岂敢稍有懈怠啊。”

第二天,三家便将藏书拢在了一起,一个月后,三家人出资在保定东大街盖了一栋阁楼,上面题的匾额是“四家书楼”。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通过读书人家藏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藏书对当事者是一件伟事,更是一件苦事,但却能够提升书的思想价值。

B.小说围绕“这些藏书”,明写丁家忧书、保书、传书,暗写郝、郑、王三家借债、讨债、抵债,两条线索交织。

C.小说对丁聚会形象的塑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聚合卖书这一情节就是从正面衬托聚会的形象。

D.“城中飘起了雪花,渐渐地越下越猛”,“积雪痛苦地作响”,这两处描写生动地烘托了丁聚会内心的沉重与痛苦。

E.小说塑造了旧时藏书家的群体形象,从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感慨之余而肃然起敬。

(2)丁聚会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伏笔,请举例说明。

(4)有人提议将小说题目“四家书楼”改为“丁家书楼”,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1)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C.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其历史作用具有二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

B.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 “夷狄”、“诸夏”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很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个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王朝的权威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B.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C.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力量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D.虽然孔子谈周礼的言论并不多,但其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张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应辨证地看待。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弟琪当腊雪以单缞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祔。而珽日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逾时乃就。天复中,淮寇大举围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珽入言曰:“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汭性刚决,不听。淮人果乘风纵火,舟尽焚,兵尽溺,汭亦自沈于江,一如所料。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兵十余万围之,乃召珽草檄。珽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受禅之岁,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寻以本官监曹州事。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珽至传舍,召将吏亲加抚慰。行袭欲使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珽,代掌军府事。及庶人友珪篡位,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士。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为乱兵所伤,卒于洛阳。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四》,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B.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C.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D.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2)下列对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也称“丁艰”,这里的“丁内艰”指遭遇父丧。

B.受禅是指王朝代换,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源于上古时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C.不讳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古人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D.绅是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就是指把笏板插在腰间,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引申指士大夫。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珽聪明有才学。24岁就进士及第,他工于辞赋,在太祖征讨刘守文时应召起草檄文,挥笔立就,深得太祖赏识。

B.李珽为人孝悌。母亲去世时,先前去世的父亲的灵柩还安放于外地,因家贫,他就和弟弟李琪一起冒着风雪四处求人,最终让父母合葬。

C.李珽治民有方。他在曹州任职时,不到一年时间,就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这是之前十几任官员都未曾做到的。

D.李珽见识过人,有谋略。征讨淮寇时准确判断局势;太祖让他出任许州留后,他亲近安抚将吏,并解除了冯行袭的后顾之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珽日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

②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 , ______”两句,说的是阿房宫突出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______ , ______”。

③子夏在《论语•子张》中指出要得到“仁”,应该广泛学习而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求教并且多考虑当前的事情的两句是:“______ , 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无辜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

(1)请对颈联中的“悬”“浸”二字进行简要赏析。

(2)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0、

如图是我国名为“月亮之上”的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40个字。

1

七、(共1题,共5分)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①______。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五种东西。②______ , 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③______ , 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聊胜于无了。

①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

②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③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

④遮没了当年的美丽

⑤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

⑥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

A.⑥①④⑤②③

B.⑤②③⑥①④

C.⑥④①⑤②③

D.⑤②⑥①④③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文段主要描写“大中桥”及桥上的房子,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⑤⑥写桥,⑥由桥引出房子,⑤在首位,排除AC;①紧承⑥的“房子”,③“极盛时”和空格后的“富富丽丽”紧密衔接,放在最后,排除B.

故选: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B.地方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政策落地期,上海、广东、江西等多省市已先后制定相关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以期推进国企改革步伐。

C.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已进入底部区域,未来每桶跌破20美元的概率极低,但人们也并不看好国际油价能在短期内止跌回升。

D.保持对汉语文明的敬畏之心,抵制庸俗、粗鄙和错误的汉语用法,是每一位青少年和6.8亿网友的共同责任。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搭配不当,“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和“这一目标”不能搭配,改成“要培养出‘大国工匠’,”;

B.语序不当,改成“试点计划和相关细化方案”;

C.正确;

D.不合逻辑,“青少年和6.8亿网友”不能并列,删去“每一位青少年和”;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 , 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B.1997年,亚洲出现了一次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谈虎色变。

C.以上所述,正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卖弄风骚的重要原因。

D.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正确,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B.正确,谈虎色变,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C.使用对象不当,卖弄风骚,故意向人家炫耀自己的轻狂放荡。一般指轻浮的女子向男人挑逗。不能用来形容“美国”;

D.正确,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悼夏丏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芦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他也是博学多能,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都懂得。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他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喑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优店,忧国,忧世。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通篇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 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感痛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丏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以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4)作者把李叔同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
【答案】

(1)D,E

(2)

①和李先生一样,夏先生也博学多能,同样具有人格魅力。②和李先生一样,夏先生也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 ③和李先生一样,夏先生也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

(3)

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 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 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

(4)

答案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②他寡言少语,对学生要求严格却不失和蔼,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弹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答案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①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凡有请愿都会告诉他。②夏先生有话直说,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细致,无微不至,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夏先生看见年纪小学生弄狗他也要管,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 “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少花钱”。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A项文中所叙述的并非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B项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是为了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消极悲观; C项两处错误,一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二是“如果学生的请愿合乎情理,夏先生就当作自己的请愿”,并非“把学生的请愿全都当作自己的请愿”。(2)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以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句中本是夏先生赞美李叔同的话,但作者却说“夫子自道”,那就意味着两人具备同样的美德。答题时只要概括出有关两人的才学、人品、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悲悯情怀等相似之处即可。(3)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扣住“多忧善愁”的内容进行分析。先找出相关语段,第一段写“卢沟桥事变”与作者分手时,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第八段写他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对学生充满爱;最后一段写他对众生、对人世的忧伤。(4)此题考查探究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亮明观点。从文中看,“爸爸的教育”是指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开导。两种教育方式各有特点,只要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出其相应的表现形式,再分析其有利之处即可。

参考答案:(1)DE(2)①和李先生一样,夏先生也博学多能,同样具有人格魅力。②和李先生一样,夏先生也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 ③和李先生一样,夏先生也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3)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 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 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4)答案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②他寡言少语,对学生要求严格却不失和蔼,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弹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答案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①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凡有请愿都会告诉他。②夏先生有话直说,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细致,无微不至,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夏先生看见年纪小学生弄狗他也要管,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 “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少花钱”。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必然事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四家书楼

谈歌

乾隆初年,保定读书风气渐盛,藏书风气空前。其中最有名声的藏书者是丁聚会,其次有郝伯力,王家惠,郑子森。四人从小一起长大,经常一起切磋,谈书论诗。四家人关系相处和睦,来来往往,应付唱酬,情感自然愈演愈深。丁家是保定城内藏书行里首推的第一,丁聚会的父亲丁延祺卧病在床之后,长子丁聚会便接手了这些藏书。丁聚会的同胞弟弟丁聚合,在北京做生意,据说生意很是红火……

这几年丁聚会一改深入简出的习性,开始出入酒楼茶肆,又常常去城中的赌坊逍遥。据说他总是不计输赢地豪赌。发展到后来他便举债进赌坊,郝伯力、郑子森、王家惠三家都被丁聚会借过大笔银两,转眼两年过去,丁聚会已经债台高筑,至今也没有还贷的动静。三人深深叹息一向稳重持家的丁聚会如何走到这一步田地,商议既然劝解丁聚会无效,也应与丁延祺老先生讲明白,让此事有个了结。

到了丁宅,门人传话只请郝伯力进去。一个时辰后,郝伯力冷着一张脸,闷闷地讲,丁延祺老人病得很重,有些神志不清了。三人商议求见丁聚会的妻子冯氏。冯氏木着一张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听三人讲述。三人说过后,客厅一片沉默。三人好生无趣,便起身告辞。

三人走在街上,郝伯力说道:“聚会败家,已成定局。我相信聚会是不会白白赖账的。只要催得紧,他必定将藏书抵债。再说聚会的胞弟丁聚合,只在银子上看得要紧,诗书上却无一点儿兴趣。丁老人朝不保夕,聚会已经变得这样,又没有后人,丁家藏书到此缘分便是尽了。若是到了聚合手里,岂不是要尽其所有货与了书商吗?”

面对三人的讨债,丁聚会长叹道:“我往日待你们三个不薄,几十年的交情,书友一场,如此相逼,是否有些过分了?”郝伯力冷笑道:“谁不知道聚会兄家中藏书万册有余,如何不以此抵账?”丁聚会怔了片刻,哀哀地说:“我今日就与你们做一个了断,拿我的藏书抵账就是了。”说罢步子软软地向家中走去。

城中飘起了雪花,渐渐地越下越猛。清点书册,谈好价钱,打包装箱,搬上马车,三人各自引领着装满书籍的马车走了。车载很重,车轮转动得吃力,压迫得积雪痛苦地作响。

这一夜丁延祺老人去世,两个时辰后丁聚会去世。

丁聚合匆匆赶回,他还带来一个姓李的书商,早已经将丁家的藏书讲好了价钱。丁聚合得知家中的藏书已经被丁聚会抵了债,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书商也气急败坏地索回了定金,泄气地走了。

郝伯力等三人吊唁后出了丁家,郑子森感慨万端说:“伯力兄,你催逼借贷,竟是为了保存那些藏书呀。”郝伯力叹道:“这是丁老人的一片苦心啊。那日我三人索债,丁老先生单独叮嘱我:逼迫聚会用藏书抵账。这些藏书丁家已经传了九代,他万不想被后人换了银子挥霍一空,他知道我等都是藏书之人,便要我等借着索债的口实收藏这些书继以传世,他唯恐你二人心慈面软迁就了聚会这才瞒过。”郝伯力接着郑重地说:“切记告诉自家后人,这些书传之后世,是我等的职责啊。”

丁聚合将宅子卖给了族人,分给冯氏一笔钱,让冯氏回娘家,便回北京了。郝伯力等三人为冯氏送别。冯氏取出三张银票,淡淡道:“这些银子,还望你们收回去。聚会生前叮嘱我,一定要将这些还给你们。”

三人张口结舌:“聚会兄的借贷,已经将藏书抵账了啊。”

冯氏摇摇头:“你们有所不知,这些年聚会从未大赌,他只是虚张声势,只为从你们手里借贷银两。他三年前发现自己身有不治暗疾,公公当时也是人命危浅,他们父子都担心家中的藏书被聚合败了。思来想去,想把这藏书交与你们保存,又怕聚合从中作梗。便想出一个借贷不还、以书抵债的办法。”

三人都怔住了,郝伯力仰天长叹:“聚会兄,你如此费尽心机,将这万余册藏书交付于我们,真可谓至情至义的藏书圣人啊。我们岂敢稍有懈怠啊。”

第二天,三家便将藏书拢在了一起,一个月后,三家人出资在保定东大街盖了一栋阁楼,上面题的匾额是“四家书楼”。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通过读书人家藏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藏书对当事者是一件伟事,更是一件苦事,但却能够提升书的思想价值。

B.小说围绕“这些藏书”,明写丁家忧书、保书、传书,暗写郝、郑、王三家借债、讨债、抵债,两条线索交织。

C.小说对丁聚会形象的塑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聚合卖书这一情节就是从正面衬托聚会的形象。

D.“城中飘起了雪花,渐渐地越下越猛”,“积雪痛苦地作响”,这两处描写生动地烘托了丁聚会内心的沉重与痛苦。

E.小说塑造了旧时藏书家的群体形象,从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感慨之余而肃然起敬。

(2)丁聚会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伏笔,请举例说明。

(4)有人提议将小说题目“四家书楼”改为“丁家书楼”,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考点】
【答案】

(1)D,E

(2)

①志趣高雅:喜欢谈论诗书,热爱收藏图书。②深谋远虑:自己和父亲身患重病,担心聚合把藏书败了,想出借贷不还、以书抵债的办法。③忍辱负重:为保藏书,故意败坏自己的形象,举债假赌,被朋友误解。④重情义,讲信用:生前嘱托妻子偿还借朋友的钱财。⑤重道义,有文化责任感:为保藏书,暂抛兄弟情,借朋友之力将藏书传世。

(3)

①前文交代丁聚会“一改深入简出的习性”,“不计输赢地豪赌”,找另三家“借过大笔银两”是后文冯氏揭示的真相“这些年聚会从未大赌,他只是虚张声势”的伏笔。②三人到丁宅讨债“门人传话只请郝伯力进去。”为后文“那日我三人索债,丁老先生单独叮嘱我”伏笔。③小说开篇介绍丁聚合 “只在银子上看得要紧,诗书上却无一点儿兴趣。若是到了聚合手里,岂不是要尽其所有货与了书商吗?”父兄去世后,丁聚合带来书商,“早已经将丁家的藏书讲好了价钱”,前面埋下伏笔,后文照应。

(4)

观点一:同意改为“丁家书楼”。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情节主要是围绕丁家书籍的保存与传世展开的;②从人物形象看,以“丁家书楼”为题,可以突出丁老人、丁聚会和冯氏的牺牲精神;③从主题思想看,丁家人为藏书付出了钱财、声誉和家庭离散等代价,展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艰辛。观点二:不同意改为“丁家书楼”。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情节是围绕丁、郝、郑、王四家为藏书的保存和传世而付出艰苦努力展开的;②从人物形象看,除了塑造丁聚会的形象外,还塑造了另外三位藏书家郝、郑、王的形象,赞扬了这四家保存与流传藏书的贡献;③从主题思想看,以“四家书楼”为题可以突出中华文化传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主题。

【解析】

(1)A项,“提升书的思想价值”原文无据;B项,明、暗线颠倒;C项,聚合卖书情节是对人物的侧面塑造。(2)鉴赏人物的形象,可从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整体性。譬如,前文提到丁聚会喜欢赌博,败光家产了,但后文把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了。在回答时,就不能回答丁聚会是纨绔子弟。而正是他的良苦用心才换来了藏书的安全,说明他不贵名声,贵责任,有道义。(3)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明确了这一概念,在文章中找出两个相关的故事情节即可作答。例如,文章第三段提到“ 到了丁宅,门人传话只请郝伯力进去。一个时辰后,郝伯力冷着一张脸,闷闷地讲,丁延祺老人病得很重,有些神志不清了”,郝伯力与老人家之间到底交谈了什么作者并未交代,然后文却提到“郝伯力叹道:‘这是丁老人的一片苦心啊。那日我三人索债,丁老先生单独叮嘱我:逼迫聚会用藏书抵账’”。显然,前一个情节就是在为后一个情节埋下了伏笔。(4)作为一道探究题,它的开放性很大,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要做到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是否同意将标题进行更改,要从标题是否能够更好地反应文章主旨,能否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是不是文章线索,能够贯穿全文,以及它本身是否用到相关的表达技巧等角度入手分析。题目改成“丁家书楼”没有什么不妥,但它只侧重反应了丁家对藏书的热爱和所做的贡献,却把文章中三个非常重要的次要人物排除在外。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文章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丁氏一族的贡献,它要突出的是有识之士对文化的责任感。故不改更好。

答案:(1)DE(2)①志趣高雅:喜欢谈论诗书,热爱收藏图书。②深谋远虑:自己和父亲身患重病,担心聚合把藏书败了,想出借贷不还、以书抵债的办法。③忍辱负重:为保藏书,故意败坏自己的形象,举债假赌,被朋友误解。④重情义,讲信用:生前嘱托妻子偿还借朋友的钱财。⑤重道义,有文化责任感:为保藏书,暂抛兄弟情,借朋友之力将藏书传世。(3)①前文交代丁聚会“一改深入简出的习性”,“不计输赢地豪赌”,找另三家“借过大笔银两”是后文冯氏揭示的真相“这些年聚会从未大赌,他只是虚张声势”的伏笔。②三人到丁宅讨债“门人传话只请郝伯力进去。”为后文“那日我三人索债,丁老先生单独叮嘱我”伏笔。③小说开篇介绍丁聚合 “只在银子上看得要紧,诗书上却无一点儿兴趣。若是到了聚合手里,岂不是要尽其所有货与了书商吗?”父兄去世后,丁聚合带来书商,“早已经将丁家的藏书讲好了价钱”,前面埋下伏笔,后文照应。(4)观点一:同意改为“丁家书楼”。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情节主要是围绕丁家书籍的保存与传世展开的;②从人物形象看,以“丁家书楼”为题,可以突出丁老人、丁聚会和冯氏的牺牲精神;③从主题思想看,丁家人为藏书付出了钱财、声誉和家庭离散等代价,展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艰辛。观点二:不同意改为“丁家书楼”。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情节是围绕丁、郝、郑、王四家为藏书的保存和传世而付出艰苦努力展开的;②从人物形象看,除了塑造丁聚会的形象外,还塑造了另外三位藏书家郝、郑、王的形象,赞扬了这四家保存与流传藏书的贡献;③从主题思想看,以“四家书楼”为题可以突出中华文化传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主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1)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C.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其历史作用具有二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

B.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 “夷狄”、“诸夏”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很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个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王朝的权威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B.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C.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力量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D.虽然孔子谈周礼的言论并不多,但其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张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应辨证地看待。

【考点】
【答案】

(1)A

(2)B

(3)D

【解析】

(1)答非所问,此项并不是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而是对各项政治主张的总说。(2)根据文章第二段的相关内容可知“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与“矛盾愈演愈烈”并无因果关系;“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无中生有。(3)偷换对象,原文指“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言论不多,而选项变成了“谈周礼的言论并不多”。

答案:(1)A(2)B(3)D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弟琪当腊雪以单缞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祔。而珽日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逾时乃就。天复中,淮寇大举围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珽入言曰:“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汭性刚决,不听。淮人果乘风纵火,舟尽焚,兵尽溺,汭亦自沈于江,一如所料。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兵十余万围之,乃召珽草檄。珽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受禅之岁,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寻以本官监曹州事。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珽至传舍,召将吏亲加抚慰。行袭欲使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珽,代掌军府事。及庶人友珪篡位,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士。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为乱兵所伤,卒于洛阳。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四》,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B.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C.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D.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2)下列对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也称“丁艰”,这里的“丁内艰”指遭遇父丧。

B.受禅是指王朝代换,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源于上古时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C.不讳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古人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D.绅是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就是指把笏板插在腰间,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引申指士大夫。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珽聪明有才学。24岁就进士及第,他工于辞赋,在太祖征讨刘守文时应召起草檄文,挥笔立就,深得太祖赏识。

B.李珽为人孝悌。母亲去世时,先前去世的父亲的灵柩还安放于外地,因家贫,他就和弟弟李琪一起冒着风雪四处求人,最终让父母合葬。

C.李珽治民有方。他在曹州任职时,不到一年时间,就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这是之前十几任官员都未曾做到的。

D.李珽见识过人,有谋略。征讨淮寇时准确判断局势;太祖让他出任许州留后,他亲近安抚将吏,并解除了冯行袭的后顾之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珽日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

②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考点】
【答案】

(1)D

(2)A

(3)C

(4)

①而李珽每天吃一顿饭,常虚弱地躺在丧庐中不能起身。深受当时有才德的人赞叹。②第二年,梁太祖任元帅,因襄阳对自己有二心,率兵攻破襄阳,让李珽暂时担任天平军掌书记。

【解析】

(1)根据文意,“屯巴陵一月不与战”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载稻”主语应是“舳舻”,排除BC,选D.(2)A项中据上下文,“丁内艰”此处是指遭遇母丧。“先是,父旅殡在远”:这之前,父亲的灵柩远在外地,说明父亲之前已经去世。(3)C 项中由原文“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可知,他在任已满一年。(4)①“一食”,吃一顿饭;“兴”, 起身;句式“为…所”,表被动。译为:而李珽每天吃一顿饭,常虚弱地躺在丧庐中不能起身。深受当时有才德的人赞叹。②“明年”,第二年;“贰”, 有二心;“署”,“暂任”;从宽可处理为“任命”。译为:第二年,梁太祖任元帅,因襄阳对自己有二心,率兵攻破襄阳,让李珽暂时担任天平军掌书记。

答案:(1)D(2)A(3)C(4)①而李珽每天吃一顿饭,常虚弱地躺在丧庐中不能起身。深受当时有才德的人赞叹。②第二年,梁太祖任元帅,因襄阳对自己有二心,率兵攻破襄阳,让李珽暂时担任天平军掌书记。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 , ______”两句,说的是阿房宫突出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______ , ______”。

③子夏在《论语•子张》中指出要得到“仁”,应该广泛学习而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求教并且多考虑当前的事情的两句是:“______ , ______”。

【考点】
【答案】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解析】

①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重点字:磷、庾、粟)②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重点字:榭、雨打风吹)③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重点字:笃)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无辜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

(1)请对颈联中的“悬”“浸”二字进行简要赏析。

(2)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考点】
【答案】

(1)

“悬”,高悬,险峰上驿路高悬,写出山高路险的特点;“浸”,浸蚀,海涛汹涌浸蚀城根,写出潮州地低潮湿的特点。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艰险,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2)

尾联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亦可),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将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以景结情(或与颈联形成对比),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必将大白于天下。

【解析】

(1)考查炼字,作答时一般可分三个步骤,一是解说字眼的含义和所运用的手法,二是分析字眼所表现的意境特征,三是分析字眼所达到的表达效果。根据注解和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全诗所描绘的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潮州的环境,因此本题中的“悬”“浸”,二字表现的意境特征应重在“险恶”,所表达的情感应重在对韩愈的关切。(2)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题干有提示说明,尾联是一个写景的诗句,考生答题时要根据景物的特征,分析出其中寄托的情感。而结合注解可知,诗人身在京城,“浪西楼”则在韩愈贬官所在的潮州,因此尾联描写的事物显然是诗人想象中的景物,其表达的情感只能是对韩愈的想念和祝福。

答案:(1)“悬”,高悬,险峰上驿路高悬,写出山高路险的特点;“浸”,浸蚀,海涛汹涌浸蚀城根,写出潮州地低潮湿的特点。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艰险,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情。(2)尾联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亦可),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将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以景结情(或与颈联形成对比),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必将大白于天下。

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0、

如图是我国名为“月亮之上”的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40个字。

1

【考点】
【答案】

构图要素:该标识由一条起笔处形似龙头的书法笔触的圆弧和一对脚印构成,整体图形巧妙形成古文“月”字。

寓意: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圆弧,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对脚印踏在其上,象征我国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是登上月球、征服月球。

【解析】

本图是“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该图由一条起笔处形似龙头的书法笔触的圆弧和一对脚印构成,巧妙的绘图构成古汉字“月”字,下面是“中国探月”几个字,根据标志图中“龙”的形状,可以想象中国的航天事业,根据两个脚印可以想象中国人对月球征服的梦想;

参考答案:构图要素:该标识由一条起笔处形似龙头的书法笔触的圆弧和一对脚印构成,整体图形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寓意: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圆弧,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对脚印踏在其上,象征我国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是登上月球、征服月球。

七、(共1题,共5分)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①______。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五种东西。②______ , 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③______ , 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

【考点】
【答案】

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

【解析】

本语段内容的关键词是“阅读”。第一处空格根据前面的“如果说”,可以推断出要填的句式应该是“那么…”,根据下句“这种需求”便知此处要填一种“需求”,根据整个语段的中心话题,便知与上句“吃饭”对应的词语是“阅读”,根据“一种物质需求”,便可推断要填的是“一种精神需求”。第二处空格根据下面的句子“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便可推断此处要强调“人不阅读就会感到‘饥饿’”的内容。第三处空格根据前面的内容,便知此处填的句子和“满足休闲”“满足知识”句式相同,根据“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可推断满足的内容。

故参考答案为:①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②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③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