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 1戊溶液的pH大于2。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原子半径:Z>Y>X>W

B.W和X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

D.比较X、Z非金属性强弱时,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2、

甲卡西酮是冰毒的一种类似物,其结构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甲卡西酮的分子式为2

B.甲卡西酮能与盐酸反应,是因为其中的亚氨基能与HCl反应生成盐

C.甲卡西酮结构中存在2种官能团

D.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安非拉酮(3)与甲卡西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3、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结果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1

2

片刻后在3电极附近滴入4溶液

5

6

置于光亮处

实验结果

铁钉发生析氢反应

3电极被保护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甲烷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A.A B.B C.C D.D

4、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海绵”吸收泄漏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

D.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储氢材料,如稀土类1等合金材料是纯净物

二、实验题(共1题,共5分)

5、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示意图

序号

温度

试剂A

现象

1

0℃

2稀硫酸

3左右出现蓝色

20℃

4左右出现蓝色

20℃

5稀硫酸

6左右出现蓝色

20℃

蒸馏水

7左右出现蓝色

(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9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i.10时,8能被11氧化为I2。

ii.12时,13发生歧化反应:149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11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516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17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811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18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序号

温度

试剂

现象

⑨敞口试管

水浴70°C

1920溶液

21稀硫酸

22仍保持无色,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⑩密闭试管

溶液迅速出现黄色,且黄色逐渐加深,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__________。

假设2:45℃以上I2易升华,70℃水浴时,23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 1戊溶液的pH大于2。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原子半径:Z>Y>X>W

B.W和X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

D.比较X、Z非金属性强弱时,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考点】
【答案】

B

【解析】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丁为H2O,W为氢元素。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与乙化合生成丙,丙于水反应生成戊,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戊溶液为弱酸,应是Al2S3与水反应生成H2S与Al(OH)3,故丙为Al2S3、戊为H2S、己为Al(OH)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氧元素、Y为Al、Z为硫元素,甲为O2、乙为硫单质。

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半径:Y(Al)>Z(S)>X(O)>W(H),故A错误;

B.W和Ⅹ形成的化合物有H2O、H2O2,H2O2中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故B正确;

C.H、O、Al、S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如KAl(SO4)2·12H2O,故C错误;

D.氧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2、

甲卡西酮是冰毒的一种类似物,其结构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甲卡西酮的分子式为2

B.甲卡西酮能与盐酸反应,是因为其中的亚氨基能与HCl反应生成盐

C.甲卡西酮结构中存在2种官能团

D.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安非拉酮(3)与甲卡西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由结构简式:1,注意省略的氢原子,甲卡西酮的分子式为2,故A正确;

B.甲卡西酮能与盐酸反应,是因为其中的亚氨基上有孤电子对,能与HCl反应生成盐,故B正确;

C.甲卡西酮结构中存在亚氨基和羰基2种官能团,故C正确;

D.两者碳原子不同,甲卡西酮含10个碳原子,而安非拉酮含有13个碳原子,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D。

3、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结果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1

2

片刻后在3电极附近滴入4溶液

5

6

置于光亮处

实验结果

铁钉发生析氢反应

3电极被保护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甲烷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A.A B.B C.C D.D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铁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反应,故A不符;

B.1电极是阳极,更易腐蚀,得不到保护,故B不符;

C.2NO2(g)2 N2O4(g)为放热反应,热水中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左球气体颜色加深;冷水中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减小,右球气体颜色变浅,故C符合;

D.甲烷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D不符;

故选C。

4、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海绵”吸收泄漏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

D.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储氢材料,如稀土类1等合金材料是纯净物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碳海绵”吸收泄漏的原油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硅是半导体,“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故B错误;

C.“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酸碱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其中的“丝”不耐酸碱,故C正确;

D.合金材料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二、实验题(共1题,共5分)

5、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示意图

序号

温度

试剂A

现象

1

0℃

2稀硫酸

3左右出现蓝色

20℃

4左右出现蓝色

20℃

5稀硫酸

6左右出现蓝色

20℃

蒸馏水

7左右出现蓝色

(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9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i.10时,8能被11氧化为I2。

ii.12时,13发生歧化反应:149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11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516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17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811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18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序号

温度

试剂

现象

⑨敞口试管

水浴70°C

1920溶液

21稀硫酸

22仍保持无色,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⑩密闭试管

溶液迅速出现黄色,且黄色逐渐加深,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__________。

假设2:45℃以上I2易升华,70℃水浴时,23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考点】
【答案】

1稀硫酸   2   34氧化为I2,5越大,氧化反应速率越快   试管⑦、⑧中的pH为10、11时,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歧化反应,因为歧化反应速率大于氧化反应速率和淀粉变色速率(或歧化速率最快),所以颜色无明显变化   试剂1:6溶液,滴加1%淀粉溶液;试剂2:pH=10的KOH溶液;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7)   加热使氧气逸出,8降低,导致3氧化为9的速率变慢  

【解析】

(1)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应控制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

(2)酸性条件下,I-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I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实验②③④条件和现象的不同,确定实验结论;

(4)根据溶液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和歧化反应进行分析;

(5)根据I-和O2发生的反应确定电极反应物,从而确定实验试剂和实验现象;

(6)结合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进行分析。

(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控制温度不同,浓度相同,因此实验②中所加试剂A为0.5mol·L-1稀硫酸;故答案为:0.5mol·L-1稀硫酸;

(2)酸性条件下,I-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I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得到4个电子,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的I2,失去两个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O2的系数为1,生成H2O的系数为2,I-的系数为4,生成I2的系数为2;再根据电荷守恒,反应物中含有H+,且系数为4;据此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O2+4H+=2I2+2H2O;故答案为:4I-+O2+4H+=2I2+2H2O;

(3)对比实验②③④,实验②③④中反应温度相同,稀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出现蓝色的时间逐渐增大,说明当温度相同时,溶液中c(H+)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温度相同时,KI溶液中I-被O2氧化成I2,c(H+)越大,氧化速率越快;

(4)溶液中的I-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I2后,当溶液的pH大于9.28,I2发生歧化反应,且pH越大,歧化反应速率越大;试管⑦、⑧中溶液的pH为10、11,溶液中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歧化反应,此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歧化反应的速率大于氧化反应、淀粉变色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试管⑦、⑧中的pH为10、11时,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歧化反应,因为歧化反应速率大于氧化反应速率和淀粉变色速率(或歧化速率最快),所以颜色无明显变化;

(5)I-和O2发生的反应中,I-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试剂1:1溶液,滴加1%淀粉溶液;试剂2:pH=10的KOH溶液;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2);故答案为:试剂1:1溶液,滴加1%淀粉溶液;试剂2:pH=10的KOH溶液;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2);

(6)由于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敞口容器中,溶解在水中的O2逸出,导致c(O2)减小,I-氧化为I2的速率变慢,故答案为:加热使O2逸出,c(O2)降低,导致I-氧化为I2的速率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