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某同学患流感,医生建议多休息多喝水,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多种免疫细胞被激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B. 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只参与体液调节

C. 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

D. 大量饮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

2、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HIV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HIV结合

D.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注入体内可以检测组织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3、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 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D. 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定位准确反应迅速

4、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B. 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 某些腺体的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

5、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 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C. 激素主要通过调节代谢而起作用

D.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会被灭活,从而失去生理作用

6、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

C.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7、

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B. 静息时,细胞膜仅对K+有通透性,K+外流

C. 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

D. 若膜外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将变小

8、

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如表所示(单位略)。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若③为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约为770KPa

D.①为内环境,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

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后将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10、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 在炎热的夏季,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人体的散热大于产热

C.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1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是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中枢

B. 淋巴细胞不仅存在于淋巴中

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 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3、

下列与稳态失衡无关的是( )

A. 尿毒症 B. 寒冷中的战栗

C. 人体缺钙导致肌肉抽搐 D. 过敏反应

14、

某同学为了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滴管、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溶液、pH试纸等。

(2)实验步骤: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A、B、C。

②向A组中加入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缓冲液,C组中加入等量家兔的血浆,分别测量pH值并记录

③同时向三组试管中加入等量Na2CO3溶液,分别测量各组的pH并记录。

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预测结果:A组pH值上升,BC组变化不大

B. 此实验的结果,即可证明“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C. 此实验因变量是pH的变化

D. A组加入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5、

从H1N1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接种H7N9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禽流感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7N9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7N9禽流感病毒入侵已免疫的机体,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7N9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________免疫将被感染细胞裂解清除,该裂解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8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7N9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疫苗及

辅助剂

疫苗剂量

(μg)

小鼠血清IgG

抗体水平

小鼠存活

率(%)

A

H7N9+C48/80

1.5

13

100

B

H7N9

1.5

11.3

100

C

H7N9+C48/80

0.15

11.3

87.5

D

H7N9

0.15

9.67

50

E

H7N9+C48/80

0.015

10.33

62.5

F

H7N9

0.015

9.33

25

G

C48/80

6.0

0

H

H7N9+CTB*

1.5

14.33

100

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①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______。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7N9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_________。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某同学患流感,医生建议多休息多喝水,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多种免疫细胞被激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B. 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只参与体液调节

C. 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

D. 大量饮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反应,当机体再次侵入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反应,当机体再次侵入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和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A正确;

B.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将病毒处理,同时参与特异性免疫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错误

C.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C正确;

D.大量饮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HIV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HIV结合

D.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注入体内可以检测组织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反应,当机体再次侵入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反应,当机体再次侵入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

A.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成为新的抗原不能存活,因此提不能高患者的免疫力,A错误;

B.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不会直接攻击病毒,C错误。

D.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排查人体内组织中的抗原,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 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D. 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定位准确反应迅速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的。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在非细胞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酶在非细胞条件下能发挥作用,A错误;

B.激素和抗体一般具有一定特异性,其中激素一般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抗体只能作用于特定的抗原,但有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细胞,B错误;

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还有未致敏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C错误;

D.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定位准确反应迅速,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B. 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 某些腺体的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人体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单细胞生物只有体液调节;

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并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反射弧中,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以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并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A正确;

B.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能进行体液调节,而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B正确;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不是载体,C错误;

D.反射弧中,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因此某些腺体的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D正确。

故选C。

5、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 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C. 激素主要通过调节代谢而起作用

D.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会被灭活,从而失去生理作用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例如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有着促进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A.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作用部位,A正确;

B.一般情况下一种激素只选择作用某一种或多种靶器官或靶细胞,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B错误;

C.激素主要通过调节代谢而起作用,C正确;

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

C.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A.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节控,A正确;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例如呼吸中枢,B正确;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C错误;

D.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D正确。

故选C。

7、

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B. 静息时,细胞膜仅对K+有通透性,K+外流

C. 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

D. 若膜外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将变小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A正确;

B.静息时,细胞膜对K+有相对较高的通透性(事实上细胞膜对Na+和Cl-也有一定的通透性),K+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到细胞外,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B错误;

C.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C正确;

D.如果将神经纤维膜外的Na+浓度降低,则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所以动作电位幅度降低, D正确。

故选B。

8、

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如表所示(单位略)。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若③为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约为770KPa

D.①为内环境,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

A.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

B.③为组织液,②为血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将会使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 B正确;

C.血浆渗透压大小约为770KPa,C正确;

D.①为细胞外液,蛋白质的含量较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主要是Na+和Cl-, D错误。

故选D。

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后将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度敏感引起的;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A.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A正确;

B.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B正确;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由HCO3-进行缓冲调节以维持血浆pH的稳定,C错误;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层,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 在炎热的夏季,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人体的散热大于产热

C.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A.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无关,A错误;

B.夏天由于外界温度升高,所以机体产热增加,同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定,散热也要增加,B错误;

C.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回流受阻,进而引起病人组织水肿,C正确;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不变的,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是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中枢

B. 淋巴细胞不仅存在于淋巴中

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无机盐和蛋白质,其中90%以上来源于C1-和Na+。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A.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所以下丘脑与呼吸调节无关,A错误;

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血浆和淋巴中,B正确;

C.内环境渗透压越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越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

D.突触间隙也有少量蛋白质,如分解神经递质的酶,D正确。

故选A。

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 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分,使内环境相对稳定,A错误;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CO3-/H2CO3构成的缓冲体系,B错误;

C.内环境稳态不仅指内环境的成分相对稳定,还包括其理化性质的稳定,C错误;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故选D。

【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

13、

下列与稳态失衡无关的是( )

A. 尿毒症 B. 寒冷中的战栗

C. 人体缺钙导致肌肉抽搐 D. 过敏反应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

A.尿毒症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造成稳态失衡,A错误; 

B.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增多,通过战栗增加产热,维持内环境稳态,B正确;

C.肌肉抽搐的原因是人体中缺钙,内环境稳态失衡,C错误;

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免疫失调,D错误。

本题选B。

14、

某同学为了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滴管、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溶液、pH试纸等。

(2)实验步骤: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A、B、C。

②向A组中加入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缓冲液,C组中加入等量家兔的血浆,分别测量pH值并记录

③同时向三组试管中加入等量Na2CO3溶液,分别测量各组的pH并记录。

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预测结果:A组pH值上升,BC组变化不大

B. 此实验的结果,即可证明“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C. 此实验因变量是pH的变化

D. A组加入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缓冲物质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A.A组中不含缓冲液,所以不能维持pH稳定,BC两组含缓冲液或兔子的血浆,可以维持pH稳定,A正确;

B.实验结果A组pH有很大的变化,而BC两组pH改变不大,得出结论“在血浆中可能存在缓冲物质,维持pH稳定,”B错误;

C.实验因变量是三只试管的pH变化情况,C正确;

D.A组加入蒸馏水作为对照,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5、

从H1N1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接种H7N9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禽流感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7N9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7N9禽流感病毒入侵已免疫的机体,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7N9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________免疫将被感染细胞裂解清除,该裂解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8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7N9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疫苗及

辅助剂

疫苗剂量

(μg)

小鼠血清IgG

抗体水平

小鼠存活

率(%)

A

H7N9+C48/80

1.5

13

100

B

H7N9

1.5

11.3

100

C

H7N9+C48/80

0.15

11.3

87.5

D

H7N9

0.15

9.67

50

E

H7N9+C48/80

0.015

10.33

62.5

F

H7N9

0.015

9.33

25

G

C48/80

6.0

0

H

H7N9+CTB*

1.5

14.33

100

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①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______。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7N9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_________。

【考点】
【答案】

抗原   记忆B细胞   细胞   凋亡   除不给小鼠滴加疫苗或辅助剂外,其他处理与其余组相同   低   G组小鼠未注射疫苗,发生的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少,其他注射过疫苗的组发生的是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多   IgG抗体水平和小鼠存活率均升高  

【解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3、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且添加C48/80的免疫组同剂量单独H1N1疫苗免疫组比较,同时它们再与H组结果比较,C48/80的作用是增强H1N1疫苗的免疫效力。

(1)人体接种H1N1甲流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1N1甲流病毒入侵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1N1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细胞免疫将被感染细胞裂解清除,该裂解过程属于细胞的凋亡。

(3)①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除不给小鼠滴加疫苗或辅助剂外,其他处理与其余组相同。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低,最可能的原因是G组小鼠未注射疫苗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少,其他注射过疫苗的组发生的是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多。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