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大联考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已知某异花受粉的野生植物,其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紫花(B)对白花(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这一野生植物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表现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高茎紫花占2/3,高茎白花占1/12,矮茎紫花占2/9,矮茎白花占1/36(已知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等于相应基因频率的乘积)。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该野生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50%

C. 该野生种群中,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9

D. 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的概率为1/144

2、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②细胞干重中C含量达到55.99%,所以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③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真核生物,分解者都是原核生物

④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越多

⑤代谢旺盛的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4、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未分解叶和半分解叶在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未分解叶、半分解叶分别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1)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能促进___________。

(4)为了增加蚯蚓的种类和数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据上述实验分析,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为主的森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5、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III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根据表一分析,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表二中,亲代雌果蝇中_____________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首先将第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学海大联考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已知某异花受粉的野生植物,其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紫花(B)对白花(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这一野生植物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表现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高茎紫花占2/3,高茎白花占1/12,矮茎紫花占2/9,矮茎白花占1/36(已知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等于相应基因频率的乘积)。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该野生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50%

C. 该野生种群中,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9

D. 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的概率为1/144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对这一野生植物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表现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高茎紫花占2/3,高茎内花占1/12,矮茎紫花占2/9,矮茎白花占1/36,分别考虑两对性状,其中高茎:矮茎=(2/3+1/12):(2/9+1/36)=3:1,则aa=1/4,说明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紫花:白花=(2/3+2/9):(1/12+1/36)=8:51,则bb=1/9,因此b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2/3。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b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2/3,则AA=1/2×1/2=1/4,Aa=2×1/2×1/2=2/4,BB=2/3×2/3=4/9,Bb=2×2/3×1/3=4/9,即AA:Aa=1:2,BB:Bb=1:1,因此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C错误;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aabb)的概率=(2/3×2/3×1/4)×(1/2×1/2×1/4)=1/144,D正确。

2、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原理: 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所以A错;卡诺氏固定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B错,因为卡诺氏液不能使洋葱根尖解离,只是固定根尖细胞。答案D。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②细胞干重中C含量达到55.99%,所以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③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真核生物,分解者都是原核生物

④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越多

⑤代谢旺盛的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流等的通道。

除了病毒以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①错误;“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是因为所有的生物大分子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因为碳元素的含量最高,②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产者有可能是原核生物如蓝藻,消费者也可以是原核生物如肺结核杆菌,分解者也可以是真核生物如蚯蚓,③错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④正确;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代谢旺盛的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多,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④⑤,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4、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未分解叶和半分解叶在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未分解叶、半分解叶分别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1)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能促进___________。

(4)为了增加蚯蚓的种类和数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据上述实验分析,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为主的森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分解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红松和蒙古栎中种植杨

【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蚯蚓能分解有机物,故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据表可知,四种植物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大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蚯蚓对杨的半分解叶的量最多,说明蚯蚓对杨半分解叶最喜好;根据表格可知,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1)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属于无关变量,其保持基本一致的目的是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蚯蚓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5、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III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根据表一分析,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表二中,亲代雌果蝇中_____________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首先将第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基因型与环境⑤AA、Aa、aa正常翅:残翅=7 :93/4

【解析】

根据表格表格1中,在室温条件下,基因型为A_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aa表现为残翅,而在低温条件下,果蝇的翅型均表现为残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表格2中,杂交Ⅱ后代正常翅:残翅=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组合Ⅲ中,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1)表格一显示,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在室温条件下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表现为残翅,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2)根据表格二中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残翅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

(3)亲代①为残翅,其子代又在低温条件下饲喂,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因型,可能是AA、Aa、aa。将实验组Ⅰ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且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最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因此②残翅的基因型为aa,若①残翅的基因型为Aa,则A基因频率为1/4,a基因频率为3/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aa占3/4×3/4=9/16,则A_占1-9/16=7/16,因此正常翅:残翅=7:9。

(4)第Ⅱ组的亲本③基因型为Aa,亲本④基因型为aa,后代Aa:aa=1:1;如果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都为正常翅的概率是1/2×1/2=1/4,因此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