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1题,共55分)

1、

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 )

①制造人工种子 ②微型繁殖 ③培育抗病毒烟草 ④培育单倍体 ⑤生产脱毒植株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2、

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 组织培养 B. 细胞杂交 C. 显微注射 D. 核移植

3、

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 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 转基因抗虫棉经过种植,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4、

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5、

下列现象是生长素对植物的不同器官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其中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

A.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 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 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 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6、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7、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外液

8、

下列优良品种与遗传学原理相对应的是(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

B. 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

C. 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基因突变

D.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

9、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10、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代,再将此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是(   )

A. 9∶3∶3∶1 B. 3∶1∶3∶1 C. 1∶1∶1∶1 D. 1∶3∶1∶3

11、

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

A. 46、23、0、46   B. 23、46、0、23   C. 46 、23、0、92   D. 184、92、46、46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11题,共55分)

1、

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 )

①制造人工种子 ②微型繁殖 ③培育抗病毒烟草 ④培育单倍体 ⑤生产脱毒植株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培育单倍体、突变体的利用;(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培育抗盐植物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制作“生物导弹”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①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①正确;②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叫做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②正确;③培育抗病毒烟草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并且目前没有获得成功,③错误;④利用花粉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单倍体幼苗,④正确;⑤利用分生区(如茎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形成脱毒苗,⑤正确;故选C。

2、

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 组织培养 B. 细胞杂交 C. 显微注射 D. 核移植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植物分生组织(根尖和茎尖)的细胞很少含有病毒,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幼苗。故答案A正确。细胞杂交用来培育杂种植物,显微注射是用于动物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核移植主要用于克隆动物,故B、C、D都错误。

3、

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 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 转基因抗虫棉经过种植,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需要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中,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致棉花的体细胞中,A错误;如果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产生的花粉粒中不含该基因,如果导入细胞核基因中,该转基因植物相当于杂合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用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C正确;由于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棉铃虫可能抗性,这种抗性逐渐积累,最终可能导致抗虫棉失去杀虫效果,D错误。

4、

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2)人工合成基因,这种方法有两条途径,一是以目的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即目的基因;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信使RNA序列,再推测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然后用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不需要模板链,①错误;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模板链,②正确;③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需要以模板链,③正确;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需要模板链,④错误;故选D。

5、

下列现象是生长素对植物的不同器官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其中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

A.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 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 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 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

根的向地性体现了两重性,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A错误;顶端优势体现了两重性,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B错误;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C正确;根的向地性体现了两重性,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D错误;故选C。

6、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考点】
【答案】

C

【解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可以由兴奋点向未兴奋点双向传递。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使大量Na+内流,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正确;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C错误;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故选C。

7、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外液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是借助于内环境进行,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所以D选项正确。A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错,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B错,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

8、

下列优良品种与遗传学原理相对应的是(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

B. 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

C. 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基因突变

D.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无子西瓜的培育是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产生的三倍体西瓜,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多倍体育种,A正确;青霉素高产菌株是用射线人工诱变青霉菌,导致其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B错误;培育高产抗病小麦品种采用的是杂交育种的方法,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单倍体育种,D错误;故选A。

9、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决定了DNA(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在没有复制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在复制后着丝点没有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A。

10、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代,再将此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是(   )

A. 9∶3∶3∶1 B. 3∶1∶3∶1 C. 1∶1∶1∶1 D. 1∶3∶1∶3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据题意可知:纯合有芒感病株AAbb与纯合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得到F1AaBb,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的比列,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据此作答。

F1AaBb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Aa×aa→后代有芒:无芒=1:1;Bb×Bb→后代抗病:感病=3:1,(1:1)×(3:1)=3:1:3:1,故选B。

11、

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

A. 46、23、0、46   B. 23、46、0、23   C. 46 、23、0、92   D. 184、92、46、46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即没有四分体,故D错;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则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即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46条染色单体和46个DNA分子,故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