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2020年初在东非爆发的蝗灾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殖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

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

C.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利于沙漠蝗虫的增长

D.大量引入鸟类捕食蝗虫的措施属生物防治

2、

果蝇的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的mRNA长度不变,但肽链缩短(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①和②过程相比,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

B.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相比,嘌呤与嘧啶比可能改变

C.图中肽链变短的原因是突变基因中终止密码子提前

D.该果蝇体细胞可能含2个正常基因和2个突变基因

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性逐渐增强

B.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过程

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错误的是(   )

A.青鲜素(抑制发芽)可延长土豆、大蒜、洋葱的储藏期

B.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减少油菜授粉不足造成的损失

C.在啤酒酿造中使用赤霉素可简化其生产工艺并降低成本

D.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催熟菠萝从而做到计划性上市

5、

如图表示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A.神经细胞形成大量的突起可提高物质运输的效率

B.死亡信号能诱导神经细胞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C.酶I和酶II可以进入巨噬细胞参与神经细胞的凋亡

D.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可能缺乏凋亡诱导因子受体

6、

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炎。患者体内会存在抗原(蛋白质)—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先使链球菌抗原空间结构松散进而水解为氨基酸

B.链球菌抗原合成后可依靠生物膜系统运输到细胞膜上

C.患者出现蛋白尿可导致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都降低

D.患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都在内环境中被溶菌酶水解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7、

四川眉山被称为“柑橘之乡”,橘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等物质,鲜果和橘子加工品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______及其衍生物。提取橘皮精油时常采用压榨法,原因是____________。为了提高出油率,可先将橘皮用____________浸泡10h以上。

(2)橘子中的柠檬苦素是引起果汁产生苦味的主要原因,利用球形节杆菌产生的柠檬酶处理可消除苦味。某生物实验小组将柠檬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__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该方法。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利用橘子果肉制备甜橙果酒时,先要对甜橙榨汁并调整甜度,然后将调整好糖度的甜橙果汁放90℃恒温水浴锅内,其目的是____________。若获得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却很多,则导致该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8、

某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株的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3种表现型,花色的遗传过程中存在致死现象。基因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F1 中红花∶粉花∶白花=4∶4∶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提出假说一: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杂交未出现9∶3∶3∶1的原因是:①同时具有A、B两种显性基因时显红色,只有A或B一种显性基因时显粉色,不含显性基因时显白色;②__________。那么,F1中粉花植株的基因有__________种。

(2)还有人提出假说二: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亲本杂交出现4∶4∶1的原因是:①AA显红色,Aa显粉色,aa 显白色;②亲本Aa减数分裂时,某一种配子的致死情况是__________。

(3)为了探究(1)(2)中哪种假说合理,以F1中植株作为材料,设计遗传实验进行探究______(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9、

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列属于该区域群落研究范畴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某种草本植物随机分布   ②蝗虫种群密度   ③蝗虫和杂食性鸟的种间关系

④该区域动物、植物的分层现象 ⑤物种丰富度

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类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调查发现,在一定的取食次数中,杂食性鸟类取食草本植物的次数是最多的,原因是________。

(3)跳虫和大型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0、

哺乳动物血液中CO2含量的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CO2感受器有两类,一类位于脑部,另一类位于躯干的动脉管壁上。回答下列问题:

(1)CO2含量变化使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________神经传至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的排出。

(2)人体大量吸气后会引起肺扩张,这种信号又会传递至神经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属于________调节。

(3)科研人员摘除家兔动脉管壁上的化学感受器或切断其传入神经后,吸入CO2仍可使呼吸加深加快,原因是________。如果保持脑部细胞外液的pH不变,用含高浓度CO2的人工细胞外液灌流脑部时,呼吸加深加快的现象消失,可推测脑部化学感受器的功能是________。

11、

将小麦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然后记录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代谢底物只考虑糖类)。回答下列问题:

1

(1)实验前将种子在水中浸透的目的是________,从细胞组成和结构角度推测水分子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

(2)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将不再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

(3)该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测定种子的无氧呼吸强度,原因是________。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2020年初在东非爆发的蝗灾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殖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

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

C.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利于沙漠蝗虫的增长

D.大量引入鸟类捕食蝗虫的措施属生物防治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调查时样方大小,一般草本植物采用1—4平方米;灌木为16—40平方米;乔木和大型灌木为100—200平方米。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抽样时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简单随机取样。

A、蝗虫卵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A正确;

B、据图可知,蝗虫数量变化和降雨呈负相关,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B正确;

C、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可能导致气温升高(或气候异常),有利于(或无法确定)沙漠蝗虫的数量变化,C错误;

D、大量引入鸟类捕食蝗虫的措施属生物防治,D正确。

故选C。

2、

果蝇的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的mRNA长度不变,但肽链缩短(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①和②过程相比,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

B.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相比,嘌呤与嘧啶比可能改变

C.图中肽链变短的原因是突变基因中终止密码子提前

D.该果蝇体细胞可能含2个正常基因和2个突变基因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像,①是转录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是翻译的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G-C、C-G;果蝇的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的mRNA长度不变,但肽链缩短,很有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

A、①和②过程相比,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A错误;

B、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相比,嘌呤与嘧啶比不改变,依然相等,B错误;

C、图中肽链变短的原因是突变基因后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C错误;

D、该果蝇体细胞中能复制的细胞,通过DNA复制可能含2个正常基因和2个突变基因,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性逐渐增强

B.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过程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A、抗生素的滥用通过选择作用会导致细菌抗药性得到积累和增强,A正确;

B、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进化的方向,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C错误;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C。

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错误的是(   )

A.青鲜素(抑制发芽)可延长土豆、大蒜、洋葱的储藏期

B.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减少油菜授粉不足造成的损失

C.在啤酒酿造中使用赤霉素可简化其生产工艺并降低成本

D.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催熟菠萝从而做到计划性上市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A、青鲜素可通过抑制发芽,延长土豆、大蒜、洋葱的储藏期,A正确;

B、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不可减少油菜授粉不足造成的损失,因为油菜收获的是种子,而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一旦错过授粉,后期难以弥补,B错误;

C、在啤酒酿造中使用赤霉素,可使种子不经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可简化其生产工艺并降低成本,C正确;

D、乙烯利具有催熟作用,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催熟菠萝从而做到计划性上市,D正确。

故选B。

5、

如图表示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A.神经细胞形成大量的突起可提高物质运输的效率

B.死亡信号能诱导神经细胞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C.酶I和酶II可以进入巨噬细胞参与神经细胞的凋亡

D.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可能缺乏凋亡诱导因子受体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A、神经细胞形成大量的突起,可增大相对表面积,会提高物质运输的效率,A正确;

B、死亡信号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激活而表达相应酶,即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B正确;

C、酶I和酶II在神经细胞内执行细胞凋亡,而不是进入巨噬细胞发挥作用,C错误;

D、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可能缺乏凋亡诱导因子受体,无法启动细胞凋亡,致使细胞恶性增殖,D正确。

故选C。

6、

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炎。患者体内会存在抗原(蛋白质)—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先使链球菌抗原空间结构松散进而水解为氨基酸

B.链球菌抗原合成后可依靠生物膜系统运输到细胞膜上

C.患者出现蛋白尿可导致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都降低

D.患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都在内环境中被溶菌酶水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A、高温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能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A错误;

B、链球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患者出现蛋白尿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继而导致组织液水分增多,使渗透压都降低,C正确;

D、患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一般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7、

四川眉山被称为“柑橘之乡”,橘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等物质,鲜果和橘子加工品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______及其衍生物。提取橘皮精油时常采用压榨法,原因是____________。为了提高出油率,可先将橘皮用____________浸泡10h以上。

(2)橘子中的柠檬苦素是引起果汁产生苦味的主要原因,利用球形节杆菌产生的柠檬酶处理可消除苦味。某生物实验小组将柠檬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__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该方法。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利用橘子果肉制备甜橙果酒时,先要对甜橙榨汁并调整甜度,然后将调整好糖度的甜橙果汁放90℃恒温水浴锅内,其目的是____________。若获得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却很多,则导致该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萜类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材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石灰水   包埋法   不适宜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灭菌   培养过程中密封性不好,混入了氧气  

【解析】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

(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

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

2、固定化酶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化学法包括交联法等。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优点: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

(1)植物芳香油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衍生物。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部分水解,所以提取橘皮精油时,通常采用压榨法而不用蒸馏法。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要将橘干燥去水皮,并用石灰水浸泡。

(2)用包埋法固定化酶是将酶均匀的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如海藻酸钠等。小分子酶的固定化一般不适宜用包埋法,原因是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物中漏出。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3)将调整好糖度的甜橙果汁放90℃恒温水浴锅内的目的是为了灭菌。若培养过程中密封性不好,混入了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最终导致获得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却很多。

8、

某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株的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3种表现型,花色的遗传过程中存在致死现象。基因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F1 中红花∶粉花∶白花=4∶4∶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提出假说一: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杂交未出现9∶3∶3∶1的原因是:①同时具有A、B两种显性基因时显红色,只有A或B一种显性基因时显粉色,不含显性基因时显白色;②__________。那么,F1中粉花植株的基因有__________种。

(2)还有人提出假说二: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亲本杂交出现4∶4∶1的原因是:①AA显红色,Aa显粉色,aa 显白色;②亲本Aa减数分裂时,某一种配子的致死情况是__________。

(3)为了探究(1)(2)中哪种假说合理,以F1中植株作为材料,设计遗传实验进行探究______(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考点】
【答案】

AA 和BB基因纯合个体致死   2   a(雌雄)配子50%致死   选择F1中红花个体与白花个体进行测交,若红花∶粉花∶白花=1∶2∶1,则假说一成立;若全为粉花,则假说二成立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1)假说一:如果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杂交得到F1 中红花∶粉花∶白花=4∶4∶1,未出现9∶3∶3∶1的原因可能是同时具有A、B两种显性基因时显红色,只有A或B一种显性基因时显粉色,不含显性基因时显白色,且AA 和BB基因纯合个体致死。F1中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种。

(2)假说二:如果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显红色,Aa显粉色,aa 显白色,F1 中要出现红花∶粉花∶白花=4∶4∶1,即AA=4/9=(2/3)2,aa=1/9=(1/3)2,故亲本Aa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A:a=2:1,即a配子50%致死。

(3)要探究哪种假说合理,可以选择F1中红花个体与白花个体进行测交,检测其基因型。若假说一成立,则F1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红花∶粉花∶白花=1∶2∶1;若假说二成立,则F1中红花基因型为AA,测交后代全为粉花。

9、

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列属于该区域群落研究范畴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某种草本植物随机分布   ②蝗虫种群密度   ③蝗虫和杂食性鸟的种间关系

④该区域动物、植物的分层现象 ⑤物种丰富度

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类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调查发现,在一定的取食次数中,杂食性鸟类取食草本植物的次数是最多的,原因是________。

(3)跳虫和大型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考点】
【答案】

③④⑤   水平   2、3、4   杂食性鸟类取食草本植物处于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少,流入杂食性鸟类的能量较多   分解者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以CO2的形式向无机环境归还碳元素  

【解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2)群落: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演替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1)群落水平研究的范畴有: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所以③④⑤属于群落研究范畴,而①②属于种群研究范畴;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体现了群落中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差异分布,此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2)图中的食物链有: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植物→蝗虫→杂食性鸟,植物→杂食性鸟,因此杂食性鸟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杂食性鸟类取食草本植物处于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少,流入杂食性鸟类的能量较多,所以在一定的取食次数中,杂食性鸟类取食草本植物的次数是最多的。

(3)图中草本植物和乔木的有机碎屑可被大型真菌和跳虫利用,说明大型真菌和跳虫是分解者,在C循环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以CO2的形式向无机环境归还碳元素。

10、

哺乳动物血液中CO2含量的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CO2感受器有两类,一类位于脑部,另一类位于躯干的动脉管壁上。回答下列问题:

(1)CO2含量变化使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________神经传至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的排出。

(2)人体大量吸气后会引起肺扩张,这种信号又会传递至神经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属于________调节。

(3)科研人员摘除家兔动脉管壁上的化学感受器或切断其传入神经后,吸入CO2仍可使呼吸加深加快,原因是________。如果保持脑部细胞外液的pH不变,用含高浓度CO2的人工细胞外液灌流脑部时,呼吸加深加快的现象消失,可推测脑部化学感受器的功能是________。

【考点】
【答案】

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电信号)   传入   反馈   家兔还在脑部存在CO2感受器   感受脑部细胞外液的pH变化,而不是感受CO2浓度的变化  

【解析】

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形成的结构称为突触。

(1)兴奋以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至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的排出。

(2)人体大量吸气后会引起肺扩张,这种信号又会传递至神经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属于反馈调节,最终维持气体平衡。

(3)家兔还在脑部存在CO2感受器,因此摘除家兔动脉管壁上的化学感受器或切断其传入神经后,吸入CO2仍可使呼吸加深加快。如果保持脑部细胞外液的pH不变,用含高浓度CO2的人工细胞外液灌流脑部时,呼吸加深加快的现象消失,可推测脑部化学感受器的功能是感受脑部细胞外液的pH变化,而不是感受CO2浓度的变化。

11、

将小麦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然后记录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代谢底物只考虑糖类)。回答下列问题:

1

(1)实验前将种子在水中浸透的目的是________,从细胞组成和结构角度推测水分子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

(2)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将不再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

(3)该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测定种子的无氧呼吸强度,原因是________。

【考点】
【答案】

促使种子新陈代谢(细胞呼吸)增强   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蛋白(蛋白质)   小麦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能   小麦种子进行酒精型无氧呼吸,生成的CO2被NaOH吸收,不会造成液面的变化,无法测定  

【解析】

分析图中实验装置:种子细胞若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装置中使用NaOH可以吸收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的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但是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试管中的气体体积变小,则X液面会上升,具体的变化值可表示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1)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实验前浸泡种子目的是:让种子增加自由水的含量,促进细胞呼吸,使种子新陈代谢增强。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子可经过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蛋白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方式为自由扩散。

(2)由于装置密闭,种子初期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掉空间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管内气压没有明显变化,故液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ATP,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3)此装置不能用于测定种子的无氧呼吸强度,原因是种子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生成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液面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此装置无法测定种子无氧呼吸强度;但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液面的高度变化反应氧气消耗情况,可用于测定种子有氧呼吸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