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硏究领域之一,全球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以下相关论点错误的是()

A.在环境条件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C.信息不仅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也可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传递

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2、

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的形态结构要简单得多。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自然就不如动物灵敏。以下有关植物体对自身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B.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这与动物明显不同

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以小便浸之,凡十余次则根生体现了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

D.红柿摘下未熟,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指氧气

3、

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基因b会使精子致死。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B.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1

C.萨顿通过观察雌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4、

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细胞膜通道蛋白的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以下关于物质跨膜运输与通道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几乎阻碍所有水溶性分子通过

B.通道蛋白是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

D.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和糖类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

5、

离开细胞,就没有神奇的生命乐章,更没有地球上那瑰丽的生命画卷。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C.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联系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6、

2019新冠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棘突、脂质膜、包膜成分都是含有蛋白质,它分别是由病毒RNA的基因S、M、E的指导合成)。2019新冠病毒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新冠病毒侵染过程中,棘突首先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可能作为病毒的疫苗。如果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第一步是得到基因S(DNA),以用于后续操作,获取大量S基因过程为①提取病毒的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通过____________技术扩增得到大量基因S。

(2)制备出来的“产品”必须具备没有传染性和致病性、____________才能作为疫苗来使用。

(3)检测新型肺炎的一般策略是检测疑似病例是否携带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如果检测核酸,一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如果检测其特异性蛋白,方法是____________,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四步)

7、

农村中制作泡菜时,通常将新鲜的蔬菜经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泡菜坛一般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器,坛口有坛沿,凡有裂缝的菜坛不能用。然后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2℃。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用盐过少。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菜坛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5)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

8、

某植物所结子粒由多对基因控制,其中三对自由组合的基因(A,a,B,b,C,c)为色泽基因,只有三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它情况为白色。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自由组合的基因(R,r)称为红色基因,当显性基因R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种了,而rr隐性纯合时表现为黄色种子。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考虑四对基因,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白色纯合子有____________种。

(2)aaBBCCrr与 AABBccRR杂交,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让不同基因型且均为纯合的甲乙白色植株相互杂交,F2的子粒中有色:无色=9:7,说明甲乙植株中至少有____________对基因不相同。如果在不考虑基因(R,r)和正反交的情况下,列出所有能得到上述杂交结果的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

9、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部分,其中后者是____________的渠道。

(2)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____________成分(填图中字母)。

(3)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离不开信息传递,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5)由于人们向某池塘中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此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若最终该池塘生态系统由于污染严重而被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

10、

关于神经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_____________。该结构可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在一定情况下突触后膜也可以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图中突触释放神经递质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耗能。

②图中刺激e点时,电流表偏转____________次。

③某种约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肌肉收缩情况来判断该药物的作用(注:甲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位点)。

第一步:刺激e点肌肉收缩,这种现象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丁”)反射。

第二步:____________,证明约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第三步:____________,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1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1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地间高度不同处CO2浓度的变化,实线表示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22时的测定结果。玉米间作小麦,可以增产(注:1.间作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2.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科研人员研究光照强度对玉米和小麦分别单作、间作的光合速率影响,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2、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10时,植株不同高度处的光反应强度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10时与22时植物在a点高度固定CO2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

(2)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1中c点会向_____________(左、右)移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3)与单作相比,间作时玉米光饱和点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

(4)小麦比较适合与玉米间作套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

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硏究领域之一,全球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以下相关论点错误的是()

A.在环境条件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C.信息不仅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也可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传递

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在方式和方向上不同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特点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A、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可见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环境条件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A正确;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表现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因此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B正确;

C、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因此,信息不仅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也可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传递,C正确;

D、草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要比沙漠生态系统更适宜生物的生存,因此,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D错误。

故选D。

2、

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的形态结构要简单得多。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自然就不如动物灵敏。以下有关植物体对自身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B.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这与动物明显不同

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以小便浸之,凡十余次则根生体现了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

D.红柿摘下未熟,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指氧气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

2.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

3.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叫做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A、由分析可知,胚芽鞘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A错误;

B、植物体内没有专门分泌激素的腺体,而动物体内有专门的内分泌腺,B正确;

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以小便浸之,凡十余次则根生体现了尿液中的生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C错误;

D、红柿摘下未熟,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指乙烯,D错误。

故选B。

3、

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基因b会使精子致死。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B.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1

C.萨顿通过观察雌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题意分析,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据此可知群体中褐色的基因型有AA、Aa,控制黑色的基因型为aa;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基因b会使精子致死,因此关于复眼性状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O、XbO,不会出现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即群体中雌蝗虫均表现为复眼正常,而雄蝗虫中会出现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个体。

A、由分析可知,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A错误;

B、杂合复眼正常雌体(XBXb)和复眼异常雄体(XbO)杂交,因含基因b会使精子致死,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XBO、XbO,全为雄性,且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1,B正确;

C、萨顿通过观察雌蝗虫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据此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AAXBXB)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aaXbO)杂交,后代只有雄性个体,且全部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D错误。

故选B。

4、

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细胞膜通道蛋白的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以下关于物质跨膜运输与通道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几乎阻碍所有水溶性分子通过

B.通道蛋白是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

D.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和糖类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不消耗能量运输离子。离子泵是-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A、因为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磷脂双分子层几乎阻碍所有水溶性分子通过,A正确;

B、通道蛋白是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因此可以作为专门的运输通道,B正确;

C、水分子除了可以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外,更多时候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完成进出的,据此可推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C正确;

D、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D错误。

故选D。

5、

离开细胞,就没有神奇的生命乐章,更没有地球上那瑰丽的生命画卷。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C.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联系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质

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遗传物质

DNA

举例

蓝藻、细菌等

真菌,动、植物

A、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形态上具有多样性,结构上具有统一性,A正确;

B、细胞膜是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B正确;

C、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据此可知,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6、

2019新冠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棘突、脂质膜、包膜成分都是含有蛋白质,它分别是由病毒RNA的基因S、M、E的指导合成)。2019新冠病毒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新冠病毒侵染过程中,棘突首先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可能作为病毒的疫苗。如果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第一步是得到基因S(DNA),以用于后续操作,获取大量S基因过程为①提取病毒的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通过____________技术扩增得到大量基因S。

(2)制备出来的“产品”必须具备没有传染性和致病性、____________才能作为疫苗来使用。

(3)检测新型肺炎的一般策略是检测疑似病例是否携带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如果检测核酸,一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如果检测其特异性蛋白,方法是____________,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四步)

【考点】
【答案】

RNA   逆转录成对应DNA   PCR   能引起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或能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等)   DNA分子杂交技术或分子杂交技术或探针法(或:PCR法)   抗原一抗体杂交   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或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解析】

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题意分析,2019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且具有mRNA的功能,由于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因此容易产生基因突变。

(1)新冠病毒侵染过程中,棘突首先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棘突上有S蛋白,因此S蛋白可能作为病毒的疫苗。如果要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第一步需要获得目的基因,即要得到基因S(DNA),要获取大量S基因,①首先要提取病毒的RNA,②然后逆转录成对应DNA,③接下来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大基因S。

(2)作为疫苗需要具备无传染性和致病性,而且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病毒的目的,因此制备出来的“产品”需要具备上述特点。

(3)为检测疑似病例是否携带新冠病毒。而新冠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通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或分子杂交技术或探针法来检测核酸。也可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其特异性蛋白,若要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检测,必须要获得大量的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若要大量获得与新冠结合的特异性抗体需要用到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该方法的过程为:①给小鼠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②从免疫小鼠体内获得(效应)B淋巴细胞;

③将上述过程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④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并且还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大量制备。

7、

农村中制作泡菜时,通常将新鲜的蔬菜经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泡菜坛一般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器,坛口有坛沿,凡有裂缝的菜坛不能用。然后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2℃。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用盐过少。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菜坛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5)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消毒、杀菌   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型微生物   抑制乳酸菌发酵,导致好氧撇生物大量繁殖,使发酵失败   盐的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死亡,没有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   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测定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解析】

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

3.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1)酒精能够消毒,这里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就是为了消毒、杀菌。

(2)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为严格厌氧型微生物,这里将菜坛密封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无氧环境,便于乳酸菌发酵过程。若菜坛有裂缝,则可能会由于缺乏严格无氧环境而抑制乳酸菌发酵,导致好氧撇生物大量繁殖,使发酵失败。

(3)若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的盐过多,会使乳酸菌失水死亡,无法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则制作的泡菜会出现“咸而不酸”的现象。

(4)由泡菜液逐渐变酸,可推测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的数量逐渐上升,而后由于酸性增强,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因此表现为乳酸菌含量上升,而杂菌数量逐渐减少。

(5)因为在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会发生变化,从而根据测得的结果获得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因为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会对身体健康有危害。

8、

某植物所结子粒由多对基因控制,其中三对自由组合的基因(A,a,B,b,C,c)为色泽基因,只有三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它情况为白色。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自由组合的基因(R,r)称为红色基因,当显性基因R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种了,而rr隐性纯合时表现为黄色种子。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考虑四对基因,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白色纯合子有____________种。

(2)aaBBCCrr与 AABBccRR杂交,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让不同基因型且均为纯合的甲乙白色植株相互杂交,F2的子粒中有色:无色=9:7,说明甲乙植株中至少有____________对基因不相同。如果在不考虑基因(R,r)和正反交的情况下,列出所有能得到上述杂交结果的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81   14   红色∶黄色∶白色=27∶9∶28   2   AABBcc,AAbbCC,aaBBcc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1)若只考虑A/a基因,则群体中会出现的基因型有3种,由于四对等位基独立遗传,因此,同时考虑四对基因,可能的基因型有34=81种,其中纯合子种类共有24=16种,题中显示只有三对基因(A,a,B,b,C,c)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它情况为白色,表现有色的纯合子为AABBCCRR和AABBCCrr两种,因此,其中白色纯合子有16-2=14种。

(2)aaBBCCrr与 AABBccRR杂交,F1自交的基因型为AaBBCcRr,F2的基因型可表示为[9A_BBC_(有色)、3aaBBC_(无色)、3A_BBcc(无色)、1aaBBcc(无色)] ×[3R_(红色)、1rr(黄色)],结合题意可知上述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3×9)∶黄色(1×9)∶白色(4×7),即红色∶黄色∶白色=27∶9∶28。

(3)根据F2的子粒中有色∶无色=9:7的比例可知,F1中应至少含有两对等位基因不同(考虑R,r),才能出现上述比例。若不考虑基因(R,r)和正反交的情况,要获得上述杂交结果则F1中需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CC、AABBcc、AAbbCC,即上述三个亲本任意两种杂交都可得到上述结果。

9、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部分,其中后者是____________的渠道。

(2)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____________成分(填图中字母)。

(3)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离不开信息传递,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5)由于人们向某池塘中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此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若最终该池塘生态系统由于污染严重而被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A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保持或恢复   正反馈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

(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题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①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②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③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2)恢复力稳定性

①概念: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②规律:一般环境条件越好,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反之,越低。

(1)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两个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2)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固定下来作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是图中的A。

(3)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例如,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

(4)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抵抗力稳定性,二是恢复力稳定性。

(5)由于人们向某池塘中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使得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更严重的破坏,该过程表现为恶性循环,使生态系统越来越偏离平衡状态,表现为正反馈调节,最终该池塘生态系统由于污染严重而被破坏,说明人类活动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进而生态平衡被打破,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0、

关于神经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_____________。该结构可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在一定情况下突触后膜也可以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图中突触释放神经递质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耗能。

②图中刺激e点时,电流表偏转____________次。

③某种约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肌肉收缩情况来判断该药物的作用(注:甲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位点)。

第一步:刺激e点肌肉收缩,这种现象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丁”)反射。

第二步:____________,证明约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第三步:____________,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考点】
【答案】

突触小体   树突膜   胞体膜   肌细胞膜   腺细胞膜   需要   1   不属于   药物投放在b处,刺激a点无肌肉收缩,刺激c(de)点肌肉收缩   药物投放在d处,刺激c点,无肌肉收缩,刺激e点肌肉收缩  

【解析】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据功能分: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最简单的反射弧也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小体。该结构可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因此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因为传出神经支配的是肌肉或腺体,故此推测突触后膜也可以为肌细胞膜或腺细胞膜。

(2)①图中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胞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②图中刺激e点时,因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突触间是单向的,因此图中的电流表只能偏转1次。

③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该药物的作用位点是在神经纤维上还是在突触间隙,因此设计实验时需要设计药物在神经纤维上和突触间隙中起作用的实验组。

第一步:刺激e点肌肉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因为该收缩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能成为反射。

第二步:要证明约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的传递,需要将药物放置突触间隙,即图中的b处,然后刺激a点无肌肉收缩,刺激c(de)点肌肉收缩,说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没有问题,兴奋之所以传递不下去是由于药物放置在突触间隙的缘故,因此能证明药物抑制了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

第三步:要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首先需要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即图中的d处,刺激c点,无肌肉收缩,刺激e点肌肉收缩,显然是药物抑制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1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地间高度不同处CO2浓度的变化,实线表示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22时的测定结果。玉米间作小麦,可以增产(注:1.间作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2.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科研人员研究光照强度对玉米和小麦分别单作、间作的光合速率影响,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2、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10时,植株不同高度处的光反应强度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10时与22时植物在a点高度固定CO2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

(2)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1中c点会向_____________(左、右)移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3)与单作相比,间作时玉米光饱和点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

(4)小麦比较适合与玉米间作套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否   否   右   富含有机质的农田中,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故c点将会右移   增大   间作利于通风,二氧化碳供应充分,光合速率提高   光照强度较弱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间作比单作高  

【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1)根据10时测得玉米地里距地间高度不同处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可知,由于各个高度二氧化碳浓度不同,进而暗反应过程消耗还原氢和ATP的量不同,进而影响光反应速率,因此,玉米不同高度处光反应强度应该不同,10时与22时相比,CO2浓度虽然相同,但这两个时间点的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也不同。

(2)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由于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丰富的有机质能够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近地面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因此图1中c点会向右移动。

(3)图中显示,玉米间作时光饱和点增大,可能是由于间作利于通风,二氧化碳供应充分,从而有利于光合速率提高。

(4)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光照强度较弱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间作比单作高,据此可推测小麦比较适合与玉米进行间作套种,因为间作条件下光照强度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