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一模政治试卷

高中政治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

1、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属于

A.分析 B.归纳 C.演绎 D.综合

2、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1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德国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并发表题为《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的主旨演讲。李克强表示,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中欧在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中可以成为典范,中欧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中欧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

③要善于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如是写道。这段话被称为“狄更斯之叹”。“狄更斯之叹”表明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B.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C.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D.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4、

  近年来,“微课”发展迅速。“微课”一般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一节“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在课堂以外进行学习。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因此,有观点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结论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了。这一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途径

C.正确的,因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错误的,因为一切真知最终都来源于实践

【2】“微课”因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存在弊端而遭到了某些质疑。然而,微课因为简单快捷易操作、能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方便学习等,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A.坚持以前进性取代曲折性的统一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坚持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是

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B.唯物的观点和唯心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现实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6、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莫言他以丰富的想象力,从“高密东北乡”(他的故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了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莫言提炼出的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离不开他的“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这表明

A.意识可以直接引起事物变化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意识是主观存在的客观映象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作家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莫言文学风格的形成,表明

A.创新的过程是对事物完全否定的过程 B.“辩证的扬弃”就是否定

C.创造性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D.做好事情往往需要创新思维

7、

2014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是《意见》制定与发布的重要目的。下列能起到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作用的是

A.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B.政府规定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的配置

C.增加行政审批事项限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D.鼓励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8、

小微企业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小微企业的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和近三分之二的所得税,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就市场主体地位而言,我国小微企业(   )

A.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企业数量众多,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地位

C. 与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 D. 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9、

据统计,2013年,我国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这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实现利息净收入1.62万亿元,贡献了银行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据此可以推断,当前

A.商业银行是实施金融调控的机构 B.存贷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取得收益的主要来源

C.金融活动就是银行货币借贷活动 D.中间业务收费尚未成为商业银行收入部分来源

10、

2013年中央财政支出6.8万亿元,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作了倾斜。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体现了我国组织财政收支的出发点是

A.迅速增加财政收入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B.以合理的财政支出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D.财政支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11、

2014年9月17日 ,上海市政协首次举办“上海市政协公众日”活动,上海百余名社会各界群众代表走进上海市政协,与政协委员们共同回顾人民政协的光辉历史,了解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和履职情况。以下属于人民政协职能的是

A.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 B.建立和健全社会服务制度

C.依法执政,按法定程序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D.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12、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本届APEC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本届APEC成员国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议题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共识。APEC成员国能够就上述诸多重点议题达成共识,表明

A.国与国之间关系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 B.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这一合作的基础

C.成员国结盟政策加强了国家间的互助 D.加强国际合作消除了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13、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存款人利益可能受损时,及时动用存款保险基金向存款人偿付,维护存款安全的制度。2014年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依法全文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

A.民主决策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民主决策是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C.我国的民主以公众参与决策为根本组织原则 D.国家依法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

14、

我国建立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自治乡 B.学生会 C.街道办事处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15、

据2014年11月24日《文汇报》报道,上海市杨浦区日前公布了2014年版的《杨浦区行政权力目录》,成为沪上首个“晒”出权力清单的区级政府。清单之内,每项行政权力的法律依据都已明示。政府晒出权力清单

①有助于促进政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②有助于群众对政府权力运行实施监督

③将杜绝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④将促进政府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

2014年 9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实施。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A.行使最高国家审判权 B.行使社会行政管理,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

C.行使国家部分立法权 D.从事法律监督,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

17、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也是执行代表职务。以下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是

A.参加本级人大的各项选举 B.审议列入本级大会议程的各项报告

C.列席人大常委会各种会议 D.依法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内的议案

18、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监督制度

19、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科学表述。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工农联盟 C.人民民主专政 D.社会主义

20、

政治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的。以下对两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 B.政治植根于经济并受其服务

C.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 D.政治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利益

二、(共4题,共2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会议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阐述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脱离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拆并村庄搞“造城运动”,失去土地的新市民就业困难、新城变空城,出现了“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现象。有学者建议,城镇化进程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他提出了两条措施:

(1)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划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城镇化不应盲目冒进。

(2)为避免出现“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现象,应放慢城镇化脚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关知识,评价这位学者提出的措施与建议是否一致,并加以分析说明。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促进全民阅读,2014年11月27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观点认为:促进全民阅读,既要立法的介入引导,以法的强制性推动全民阅读;又要激发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品质。

结合材料,从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角度概括该观点可借鉴的价值,并简要分析说明。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上海市成立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农业生产各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后不断发展,目前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6000户。在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社员收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1)请从政府行使最主要国家职能角度,简要回答政府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因。

(2)农业市场风险,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等因素变化,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有效防范市场风险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角度,以政府的角色,就如何有效防范农业市场风险,提出2条思路,并分别说明理由。

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一模政治试卷

高中政治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

1、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属于

A.分析 B.归纳 C.演绎 D.综合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方法。A: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A符合题意。

BCD:试题放映的不是归纳、演绎与综合的思维方法,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1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德国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并发表题为《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的主旨演讲。李克强表示,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中欧在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中可以成为典范,中欧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中欧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

③要善于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条件性、矛盾双方的关系。①④:中欧在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中可以成为典范,中欧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这说明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④符合题意。

②:事物联系是有条件性的,②错误。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变联系的客观性,但可以改变联系的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如是写道。这段话被称为“狄更斯之叹”。“狄更斯之叹”表明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B.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C.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D.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AC:“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很显然“狄更斯之叹”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未强调矛盾的特殊性,AC不符合题意。

B: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主要矛盾所决定的,B错误。

D:“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很显然“狄更斯之叹”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而不是强调矛盾的特殊性,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

  近年来,“微课”发展迅速。“微课”一般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一节“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在课堂以外进行学习。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因此,有观点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结论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了。这一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途径

C.正确的,因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错误的,因为一切真知最终都来源于实践

【2】“微课”因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存在弊端而遭到了某些质疑。然而,微课因为简单快捷易操作、能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方便学习等,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A.坚持以前进性取代曲折性的统一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坚持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

【考点】
【答案】

【1】D

【2】B

【解析】

本题以“微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微课”的特点为材料,从《哲学常识》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题中有同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结论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了,这中观点错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不符合题意。

B:材料没有否认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途径,B错误。

C: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错误。

D:题中有同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结论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了,这一观点否认了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就是否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均是实践的产物,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应该是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前进性不能取代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发展前进性与发展曲折性侧重点不同,A排除。

B:材料强调了“微课”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启示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符合题意。

CD:材料未涉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也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是

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B.唯物的观点和唯心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现实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C: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正确。

AB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唯物的观点和唯心的观点、现实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均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莫言他以丰富的想象力,从“高密东北乡”(他的故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了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莫言提炼出的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离不开他的“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这表明

A.意识可以直接引起事物变化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意识是主观存在的客观映象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作家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莫言文学风格的形成,表明

A.创新的过程是对事物完全否定的过程 B.“辩证的扬弃”就是否定

C.创造性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D.做好事情往往需要创新思维

【考点】
【答案】

【1】B

【2】D

【解析】

本题以魔幻现实主义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及获得的成就为材料,从《哲学常识》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A: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引起事物变化,A错误。

B:莫言的“民间深层经验”离不开他的“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这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正确。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错误。

D: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B。

【2】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A:创新的过程是对事物辩证否定的过程,不是对事物的完全否定,A错误。

B:“辩证的扬弃”就是“扬弃”,B错误。

C: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C错误。

D: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莫言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启示我们做好事情往往需要创新思维,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

2014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是《意见》制定与发布的重要目的。下列能起到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作用的是

A.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B.政府规定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的配置

C.增加行政审批事项限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D.鼓励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A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A符合题意。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规定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的配置,B表述错误。

C: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市场,增加行政审批事项限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未涉及“鼓励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且“鼓励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规范市场秩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

小微企业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小微企业的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和近三分之二的所得税,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就市场主体地位而言,我国小微企业(   )

A.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企业数量众多,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地位

C. 与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 D. 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就市场主体地位而言,我国小微企业与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可以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C项符合题意;我国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项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地位,B项说法错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9、

据统计,2013年,我国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这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实现利息净收入1.62万亿元,贡献了银行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据此可以推断,当前

A.商业银行是实施金融调控的机构 B.存贷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取得收益的主要来源

C.金融活动就是银行货币借贷活动 D.中间业务收费尚未成为商业银行收入部分来源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及其业务活动。A:中央银行是实施金融调控的机构,A错误。

B:存贷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取得收益的主要来源,B正确且符合题意。

C: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货币借贷活动,还包括其他金融活动,C错误。

D:中间业务收费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收入部分来源,D错误。

故本题选B。

10、

2013年中央财政支出6.8万亿元,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作了倾斜。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体现了我国组织财政收支的出发点是

A.迅速增加财政收入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B.以合理的财政支出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D.财政支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A:组织财政收支的出发点不是迅速增加财政收入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A不符合题意。

B:“以合理的财政支出促进经济适度增长”与材料的主旨无关,B不符合题意。

C: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作了倾斜,说明了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其出发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C符合题意。

D:“财政支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表述错误,且与材料的主旨无关,D排除。

故本题选C。

11、

2014年9月17日 ,上海市政协首次举办“上海市政协公众日”活动,上海百余名社会各界群众代表走进上海市政协,与政协委员们共同回顾人民政协的光辉历史,了解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和履职情况。以下属于人民政协职能的是

A.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 B.建立和健全社会服务制度

C.依法执政,按法定程序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D.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政协的职能。A:人大有权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人民政协则无权批准,A错误。

B:政府建立和健全社会服务制度,人民政协无此职能,B错误。

C: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按法定程序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人民政协不是执政党,其职能是参政议政,C错误。

D: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本届APEC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本届APEC成员国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议题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共识。APEC成员国能够就上述诸多重点议题达成共识,表明

A.国与国之间关系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 B.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这一合作的基础

C.成员国结盟政策加强了国家间的互助 D.加强国际合作消除了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A:材料不能表明国与国之间关系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A排除。

B:APEC成员国能够就上述诸多重点议题达成共识,表明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这一合作的基础,B符合题意。

C:我国采取不结盟政策,C排除。

D:“消除国家间冲突的根源”,说法错误,D排除。

故本题选B。

13、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存款人利益可能受损时,及时动用存款保险基金向存款人偿付,维护存款安全的制度。2014年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依法全文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

A.民主决策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民主决策是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C.我国的民主以公众参与决策为根本组织原则 D.国家依法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民主决策的方式。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基础和标志,A错误。

B:材料并不能反映民主决策是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B不符合题意。

C:我国的民主以公众遵守宪法和法律为根本组织原则,C错误。

D: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依法全文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国家依法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

我国建立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自治乡 B.学生会 C.街道办事处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A:自治乡在中国属于一级地方民族自治政权,行政地位比自治县更小一级,A不符合题意。

B:学生会,属于学生组织,但不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不符合题意。

C: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受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领导,行使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赋予的职权,C不符合题意。

D:基层民主自治实践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开展的活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指的是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

据2014年11月24日《文汇报》报道,上海市杨浦区日前公布了2014年版的《杨浦区行政权力目录》,成为沪上首个“晒”出权力清单的区级政府。清单之内,每项行政权力的法律依据都已明示。政府晒出权力清单

①有助于促进政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②有助于群众对政府权力运行实施监督

③将杜绝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④将促进政府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政务公开。①②④:政府晒出权力清单,即实行政务公开,有助于促进政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有助于群众对政府权力运行实施监督,将促进政府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错在“杜绝”,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6、

2014年 9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实施。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A.行使最高国家审判权 B.行使社会行政管理,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

C.行使国家部分立法权 D.从事法律监督,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最高人民法院的职权。A: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行使最高国家审判权,A符合题意。

B:政府行使社会行政管理、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B不符合题意。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部分立法权,C不符合题意。

D: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事法律监督,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7、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也是执行代表职务。以下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是

A.参加本级人大的各项选举 B.审议列入本级大会议程的各项报告

C.列席人大常委会各种会议 D.依法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内的议案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常委会的性质、职权。A:“参加本级人大的各项选举”不属于在闭会期间活动,而是人代会在开会期间履行的职责,A不符合题意。

B:“审议列入本级大会议程的各项报告”是人代会在开会期间应该行使的审议权,B不符合题意。

C: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职权,C符合题意。

D:“依法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内的议案”是人代会在开会期间应该行使的提案权,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8、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监督制度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A: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性质,A不符合题意。

B: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正确。

C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监督制度,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CD排除。

故本题选B。

19、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科学表述。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工农联盟 C.人民民主专政 D.社会主义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A:在我国国家性质的描述中,工人阶级的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A正确。

B:在我国国家性质的描述中,工农联盟是政治基础,B不符合题意。

C:在我国国家性质的描述中,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性质的简单概括,C不符合题意。

D:在我国国家性质的描述中,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国家类型,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0、

政治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的。以下对两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 B.政治植根于经济并受其服务

C.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 D.政治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利益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与经济的关系。A: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A错误。

B:政治植根于经济,并为经济服务,B错误。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C正确。

D:政治的核心是政权,D错误。

故本题选C。

二、(共4题,共2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会议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阐述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考点】
【答案】

总论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才能逐步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并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保持社会稳定。这要求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比如,当经济运行触及“下限”,经济发展过慢,人民收入减少,就业严重不足;或当经济运行触及“上限”,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上涨,货币贬值,都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引发和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们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才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收入逐步增加,持续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条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促进“三农”、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比如,受几年前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总需求明显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率下降,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了总需求,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保证了增长率和就业率不下滑,促进了人民收入持续增加。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推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可以扩大内需,改变单纯依靠投资、出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为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均衡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经济运行触及“下限”,经济发展过慢,人民收入减少,就业严重不足;或当经济运行触及“上限”,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上涨,势必影响调结构、促改革的步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有助于促进投资、创业等,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仅为5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以上,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仅为50%,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促进我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在加快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极大得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消极的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首先要坚持发展。没有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促进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客观上需要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解析】

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201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论证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阐述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本题的主题词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设问指向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考生要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意义进行论述并举例论证。总论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论点从“意义”、“怎么做”上进行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才能逐步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并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保持社会稳定。这要求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再举例论证:当经济运行触及“下限”,经济发展过慢,人民收入减少,就业严重不足;或当经济运行触及“上限”,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上涨,货币贬值,都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引发和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分论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论点进行阐述: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们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才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收入逐步增加,持续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条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促进“三农”、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再举例论证:受几年前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总需求明显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率下降,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了总需求,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保证了增长率和就业率不下滑,促进了人民收入持续增加。

分论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论点进行阐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推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可以扩大内需,改变单纯依靠投资、出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为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均衡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经济运行触及“下限”,经济发展过慢,人民收入减少,就业严重不足;或当经济运行触及“上限”,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上涨,势必影响调结构、促改革的步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有助于促进投资、创业等,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再举例论证: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仅为5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以上,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仅为50%,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分论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促进我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论点进行阐述: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在加快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极大得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消极的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首先要坚持发展。没有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促进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客观上需要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脱离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拆并村庄搞“造城运动”,失去土地的新市民就业困难、新城变空城,出现了“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现象。有学者建议,城镇化进程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他提出了两条措施:

(1)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划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城镇化不应盲目冒进。

(2)为避免出现“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现象,应放慢城镇化脚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关知识,评价这位学者提出的措施与建议是否一致,并加以分析说明。

【考点】
【答案】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措施1提出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划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城镇化不应盲目冒进,这是充分尊重规律的表现。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镇化只有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相适应,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人们如果无视城镇化发展规律,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任由过度城镇化发展,必然会遭到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措施2提出应避免出现“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现象,这是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如果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充分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不主动分析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地方过度城镇化现象,不去观察和分析失去土地的新市民就业困难、新城变空城等存在的问题,势必造成一些地方过度城镇化现象的蔓延,因城镇化脱离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持续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但是措施2未能对我国当前整体推进城镇化正是尊重城镇化规律的举措进行深入的分析,尚可进一步发挥主观主动性。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放慢城镇化脚步,人为抑制城镇化进程,必然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能把城镇化整体进程和地区实际相结合,既不急于求成,有历史耐心;又能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稳妥推进城镇化,则更能体现推进城镇化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划城镇化发展进程,推进城镇化不应盲目冒进的理念。因此,这位学者提出的措施与建议不完全一致。

【解析】

本题以城镇化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学者提出的措施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关知识,评价这位学者提出的措施与建议是否一致,并加以分析说明。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相关知识,然后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细化这一知识角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然后对两个措施进行分析。措施1:做到了充分尊重规律。正反两方面阐释: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镇化只有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相适应,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人们如果无视城镇化发展规律,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任由过度城镇化发展,必然会遭到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措施2:意识到了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反两方面阐释: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充分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不主动分析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地方过度城镇化现象,不去观察和分析失去土地的新市民就业困难、新城变空城等存在的问题,势必造成一些地方过度城镇化现象的蔓延,因城镇化脱离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持续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能对我国当前整体推进城镇化正是尊重城镇化规律的举措进行深入的分析,尚可进一步发挥主观主动性。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放慢城镇化脚步,人为抑制城镇化进程,必然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能把城镇化整体进程和地区实际相结合,既不急于求成,有历史耐心;又能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稳妥推进城镇化,则更能体现推进城镇化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划城镇化发展进程,推进城镇化不应盲目冒进的理念。最后总结说明:学者提出的措施与建议不完全一致。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促进全民阅读,2014年11月27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观点认为:促进全民阅读,既要立法的介入引导,以法的强制性推动全民阅读;又要激发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品质。

结合材料,从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角度概括该观点可借鉴的价值,并简要分析说明。

【考点】
【答案】

借鉴价值:不仅要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要重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主张立法的介入引导为促进全民阅读立法,以法的强制性促进全民阅读,说明这一观点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又要激发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品质,说明该观点重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推动全民阅读,使全民阅读真正收到成效,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解析】

本题以全民阅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法规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从材料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角度概括该观点可借鉴的价值,并简要分析说明。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知识,然后分析“促进全民阅读,既要立法的介入引导,以法的强制性推动全民阅读;又要激发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品质。”这一观点的可借鉴的价值。知识角度: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不仅要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要重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价值”立法角度:主张立法的介入引导为促进全民阅读立法,以法的强制性促进全民阅读,说明这一观点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居民兴趣角度:激发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品质。总结说明:该观点重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推动全民阅读,使全民阅读真正收到成效,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上海市成立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农业生产各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后不断发展,目前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6000户。在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社员收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1)请从政府行使最主要国家职能角度,简要回答政府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因。

(2)农业市场风险,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等因素变化,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有效防范市场风险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角度,以政府的角色,就如何有效防范农业市场风险,提出2条思路,并分别说明理由。

【考点】
【答案】

(1)政府行使最主要职能角度:政府要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实际,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科学预测,引导农业生产,避免供需严重失衡,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解析】

本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归纳与综合、演绎与推理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政府行使最主要国家职能角度,简要回答政府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政府行使最主要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然后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政府行使最主要职能角度:政府要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以政府的角色,就如何有效防范农业市场风险,提出2条思路,并分别说明理由。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提出思路,第二步,说明理由。考生可从产业结构、宏观调控上提出思路: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实际,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从宏观调控上看,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科学预测,引导农业生产,避免供需严重失衡,提高防范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