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向科学进军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2、

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改革开放前后家乡文化事业发生的变化。你认为实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的有效学习方法有

①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范围

②依据活动主题和内容,分工协作,搜集有关资料

③开展采访或社会调查,对资料和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⑤以教科书内容为主,依靠教师的讲述为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3、

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 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D.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是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5、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究其原因是

A.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 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 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 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6、

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福建

1982

56,930

12,565

5,457

2,950

997

1990

234,800

70,100

54,900

16,400

32,500

1995

236,800

21,700

36,000

7,200

66,200

A. 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C. 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D. 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7、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 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 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 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8、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与前者相比,后者

A. 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

B. 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

D. 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

9、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 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 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 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10、

“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中美没有在亚洲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美国的态度表明

①美国放弃冷战思维,主张中美两国共同领导亚太地区

②美国放弃单边主义,谋求国际合作

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认可中国的影响力

④经济全球化加强,两国联系日益密切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1、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A.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 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 保障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D.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2、

由著名外交题材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历经十多年努力,大型外交纪实文学著作《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不久前全部出版。丛书后两部《解冻在1972》及《起航在1979》围绕中国同一外交主题纪实。这两部是关于

A. 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

B. 中日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

C. 中苏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

D. 中日建交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书

13、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 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14、

1949年某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驻香港记者关于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该报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共同纲领的制定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二、(共2题,共10分)

15、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在20世纪初,中国哪一群体制度移植实验的失败能从反面证明材料二的观点?这种移植来的制度与中国传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导致其在中国无法成长?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是什么?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向科学进军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造反有理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提出于1956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大跃进时期的生产口号;故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③④①②,排除ABD,所以选C。

2、

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改革开放前后家乡文化事业发生的变化。你认为实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的有效学习方法有

①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范围

②依据活动主题和内容,分工协作,搜集有关资料

③开展采访或社会调查,对资料和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⑤以教科书内容为主,依靠教师的讲述为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某学校开展改革开放前后家乡文化事业发生的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围绕该主题要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范围,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从衣、食、住、行方面寻找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变化;然后学生可以通过采访老人或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甚至是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资料和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料的价值进行甄别,筛选;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改革开放前后家乡文化事业发生的变化;故①②③④正确。教师以教科书内容为主,依靠教师的讲述为主,与开展历史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不符,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⑤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3、

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21世纪初,我国的社会主义矛盾没有改变,①错误。由材料中报告词汇从“文革”期间的小丑、恶毒等变成“依法治国”“经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见党的工作重心出现了转移,故②正确。“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也遭受重创,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科学发展观”等成为关键词汇,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③正确。由材料中“斗争”转向“经济”“和谐”这一转变归因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并坚持始终的改革开放政策,④正确。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排除ABD,所以选C。

4、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 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D.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是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考点】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适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但不能涵盖题干“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16年……”的改革,故A项错误;新时期的高校改革也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高等教育改革中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主要因素还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故C项错误;50年代至今,高校的改革,都是为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服务,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的,故D项正确。

5、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究其原因是

A.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 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 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 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与材料不符,排除A。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故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的说法错误,排除B。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科技工作者们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C项正确。20世纪60、70年代处于文革时期,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不可能存在雄厚的物质基础,排除D。

6、

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福建

1982

56,930

12,565

5,457

2,950

997

1990

234,800

70,100

54,900

16,400

32,500

1995

236,800

21,700

36,000

7,200

66,200

A. 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C. 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D. 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排除A项,北京没有建立经济特区,排除B项,在90年代以后福建移民国外人数呈增加趋势,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

7、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 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 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 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相适应”说明合作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故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其他工业发展信息,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8、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与前者相比,后者

A. 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

B. 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

D. 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故1979年的经济调整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D项正确。A项属于1960年经济调整的内容,与设问不符,排除。1979年我国的经济体制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1979年经济调整也没有改变经济体制,排除B。无论是1960年的经济调整还是1979年的经济调整,都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与设问不符,排除C。

9、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 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 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 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强调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故选C项。

10、

“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中美没有在亚洲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美国的态度表明

①美国放弃冷战思维,主张中美两国共同领导亚太地区

②美国放弃单边主义,谋求国际合作

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认可中国的影响力

④经济全球化加强,两国联系日益密切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可知并不是主张中美两国共同领导亚太,①错误。材料无法说明美国放弃单边主义,事实上美国也不可能放弃单边主义,②错误。由材料“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可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认可中国的影响力,③正确。美国之所以要与中国“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全球化加强,两国联系日益密切,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排除ABC,所以选D。

11、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A.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 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 保障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D.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时事热点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知识点。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所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说,归根结底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2、

由著名外交题材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历经十多年努力,大型外交纪实文学著作《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不久前全部出版。丛书后两部《解冻在1972》及《起航在1979》围绕中国同一外交主题纪实。这两部是关于

A. 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

B. 中日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

C. 中苏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

D. 中日建交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书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掀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解冻;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故这两部书是关于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A项正确。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起航在1979》”不符,排除B。1949年10月,中苏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C。中美关系正常化早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D。

13、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 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巩固、加强中苏友好合作,巩固新政权。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所以选D。

14、

1949年某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驻香港记者关于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该报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共同纲领的制定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由题目中的信息“有关北京……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群体的政府”可知这应为1949年10月,新中国在北京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故本题应选A项;B、C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当时还未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群体的政府”,故排除;D项召开于1954年,当时大陆已基本解放,故与题目中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不符。

二、(共2题,共10分)

15、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

【考点】
【答案】

(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影响:百家争鸣为封建政治的构建和封建国家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秦建立后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把由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

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西汉运用黄老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亦可)

(2)必要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

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

(3)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解析】

(1)关于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概括即可。关于影响,紧扣设问要求“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归纳。

(2)关于必要性,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徘徊中前进的阶段特征分析,特别是“两个凡是”的影响方面分析“必要性”即可。关于影响,主要是围绕思想解放的意义方面思考作答。

(3)本题涉及的是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回答即可。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在20世纪初,中国哪一群体制度移植实验的失败能从反面证明材料二的观点?这种移植来的制度与中国传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导致其在中国无法成长?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是什么?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
【答案】

(1)群体: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失败告终。差异:①经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②政治: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势力强大。

③文化:西方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由平等、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2)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启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与其基本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建设要尊重其历史传统:民主政治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和结合20世纪初没有尊重中国国情的探索史实,即可反面证明材料二的观点,可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史实方面思考作答。关于差异,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作答。

(2)根据材料二“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方面作答。关于启示,联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主政治建设与历史传统、时代发展、基本国情的关系方面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