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2017-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日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日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A. 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

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材料信息表明当时:

A.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 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C. 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3、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较高来划分行政区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错”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元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以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B. 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

C. 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以利于管理

D. 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4、

柳宗元的《封建论》记载:“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

5、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B. 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C. 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 反思批判传统文化

6、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A.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

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 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

D.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7、

有观点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种说法,以气为中介,认为气具有刑德的作用,“阳为德,阴为刑”。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这种说法

A. 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B. 成为皇权至上的理依据

C. 说明国家命运取决于天

D. 有利于人们充分开发自然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提出“众治”主张。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出版、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2017-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日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日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A. 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计岁而受值者” “计时而受值者”说明农村存在农业雇佣关系,因此A项正确;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排除 B;题干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排除;D 错在“根本” 两字,过于绝对。

2、

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材料信息表明当时:

A.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 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C. 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士大夫阶层从“羞与富商为伍”到主动结交富商,甚至与富商通婚,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商人地位有所提高,D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3、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较高来划分行政区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错”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元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以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B. 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

C. 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以利于管理

D. 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说明了设置行省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因素来强化中央集权,B正确;A、C和D不符合题意。

4、

柳宗元的《封建论》记载:“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翻译为: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那种封建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掉。不是不想把它废除掉,而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是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不是原始阶段的那种形势,就没有可能产生封建制。实行封建制,并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正确答案为B。

5、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B. 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C. 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 反思批判传统文化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梁启超分辨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的观点可以看出梁启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时间“1902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维新思想的特点可知,并不是对儒家思想的根本否定,故C项错误。

6、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A.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

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 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

D.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孟子的主要意思是为了防止君主出现重大过错,并没有说否定君主制度的存在,而黄宗羲的观点并没有涉及到与君主的关系,A错误;孟子主张君主如果不听劝阻就改立君主,但并没有说出君主制存在哪些弊端,黄宗羲也没有指出君主制的弊端.另外,孟子时期中国还没有皇帝。B错误;孟子的观点体现了对君主的制约,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世人要成为政治的主体,二者都体现了朴素的民主色彩,C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明显高于君权,体现的意思是明确要与君权相结合,作为君主权力的补充,D错误。

7、

有观点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种说法,以气为中介,认为气具有刑德的作用,“阳为德,阴为刑”。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这种说法

A. 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B. 成为皇权至上的理依据

C. 说明国家命运取决于天

D. 有利于人们充分开发自然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等,说明是天人感应思想,这一思想有利于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A正确;B、C和D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

【考点】
【答案】

(1)条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

(2)不同及原因:①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思想的影响;因为中国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因为英国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②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力有限;因为汤深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因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③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剧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因为他缺乏关注民生,思想保守,等级思想严重。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因为深受到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的有利条件,依据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可以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可以得出莎士比亚女王的宽容和支持.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莎士比亚作品的价值、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扩张的影响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说明。

(2)本小问的不同及其原因,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进行回答即可。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提出“众治”主张。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出版、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考点】
【答案】

(1)反对君主专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正统,为儒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造成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3)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严厉抑制异端思想,如大兴文字狱。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1)一中“批判君主专制”“众治”“循天下之公”和材料二中“反对君主专制”等表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倡导”一词表明法国思想家更注重对于美好未来的构想。

(2)本题考查的是中西启蒙思想的意义。从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和启蒙运动思想角度思想回答。

(3)查的是中国启蒙思想不如法国启蒙思想的社会及思想意义的原因,这就要从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