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9题,共45分)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正确顺序是

A.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

B.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C.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D.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4、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5、

某学校的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材料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美苏冷战

B. 和平与动荡并存

C.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6、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一致要求的是

A. 开通内河新航线

B. 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 赔偿巨额的军费

7、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赔款太少

B. 外国商品滞销

C. 清政府的抵制

D.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8、

色诺芬《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

A. 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   B. 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

C. 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   D. 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

9、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二、(共1题,共5分)

10、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9题,共45分)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正确顺序是

A.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等五个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故我国对外开放的顺序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排除ABC,所以选D。

2、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材料体现了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但从本质上说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B项不是本质,故排除;D项中的“社会面貌”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3、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

B.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C.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D.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可知,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时期,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实业救国”思想可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B。C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4、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考点】
【答案】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7世纪时期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因此选B;西班牙是16世纪霸主,故A错误;法国是在荷兰之后,故C现错误;英国是18世纪殖民国家,故D项错误。

5、

某学校的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材料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美苏冷战

B. 和平与动荡并存

C.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墙是美苏在欧洲冷战的体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苏在亚洲冷战中的热战的体现,古巴导弹危机也是美苏对峙的体现,故主题应是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C项正确。美苏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其中“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属于热战,排除A。材料反映的主题都是与动荡有关,没有涉及和平的信息,故不是和平与动荡并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多个中心力量的崛起,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

6、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一致要求的是

A. 开通内河新航线

B. 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 赔偿巨额的军费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此时对外主要要求是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故《马关条约》中允许资本主义国家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是资本输出的体现,C项正确。关于开通内河新航线、增开内地通商口岸、赔偿巨额的军费等内容,在以前的不平等条约中就已经出现,与题意不符,排除ABD。

7、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赔款太少

B. 外国商品滞销

C. 清政府的抵制

D.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十年之后,英国仍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并不少,排除A。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而不是清政府的抵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鸦片能否输入中国的信息,且鸦片只是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借口,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排除D。

8、

色诺芬《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

A. 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   B. 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

C. 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   D. 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从“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可知苏格拉底反对违法的破坏民主秩序的活动,体现出其维护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是苏格 拉底死亡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民违法滥用民主权力,不能体现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故C项错误;从“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可知雅典当时出现了违反法律的现象,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9、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征属于门下省,而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程序门下省是可以参与决策程序的,是有权阻止最高指示下达的,所以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门下省本身的职权所决定的,即由于当时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已经制度化所决定的,“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是不符合魏征时期的事实的。门下省是不可以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的,门下省并不具备此项职能。分割相权不是为了避免君主独裁而是加强皇帝的权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二、(共1题,共5分)

10、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点】
【答案】

(1)主要:工业革命。

影响:带来民族危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促进近代化。

(2)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影响:加速经济全球化。

(3)扩大对外开放;互利共赢。

(4)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经济协调机制(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可从工业革命方面回答主要原因即可。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一“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从对中国既带来灾难和又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回答影响即可。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建立金融体系、贸易体系方面回答美国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紧扣设问要求“全球经济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速经济全球化方面回答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即可。

(3)根据材料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概括主要理念即可。

(4)关于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材料一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推动、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