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度上学期高三第三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

1

A.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 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 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

D. 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2、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1

A.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B. 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

3、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先秦诸侯斗争激烈

B. 宗法制遭到破坏

C. 周王任命各国官吏

D. 礼制的不断发展

二、(共4题,共20分)

4、

有学者在评价古罗马法时曾指出:“罗马帝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融合能力,还有对于其他文化的接纳和包容能力,都给了帝国以生命力。”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B.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C. 从习惯法到自然法   D. 从自然法到万民法

5、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6、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

1

A. 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 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 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7、

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有“王族”“三族”“五族”“大父”“伯父”的族徽;甲骨文中记载有“大宗”“大示”“小宗”“小示”的文字和古代文献中所提的“帝—嫡”“介—庶”的词汇。这些字词反映了商朝

A. 出身决定了政治地位   B.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机结合

C. 僭越礼制的现象频发   D. 已确立了基于血缘的嫡庶制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度上学期高三第三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

1

A.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 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 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

D. 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给出了一幅图片,图片中提到了“郡小中正”,由此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材料涉及到的是九品中正制。从九品中正制中可以看出其有严密的程序,所以本题选B选项。A、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科举制;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

2、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1

A.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B. 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无论从《左传》、《诗经》还是《新五代史》都体现出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夏朝的内容;B选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小农经济的问题。

3、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先秦诸侯斗争激烈

B. 宗法制遭到破坏

C. 周王任命各国官吏

D. 礼制的不断发展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之际田氏代齐的史实。田氏代齐表明原有的宗法制度被破坏,原有的姜姓被田氏取代,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诸侯国内部的问题;C选项周王在此时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权力;D选项错误,本题反映的是礼制被破坏。

二、(共4题,共20分)

4、

有学者在评价古罗马法时曾指出:“罗马帝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融合能力,还有对于其他文化的接纳和包容能力,都给了帝国以生命力。”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B.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C. 从习惯法到自然法   D. 从自然法到万民法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涉及到的是罗马法的内容。A选项的转变不能体现出文化融合能力,因为一直处于罗马范围内,而B选项的转变则能体现这一特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和D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故排除。

5、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工商业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项错误,错误在“必要条件”。

6、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

1

A. 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 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 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休耕是为提高耕种效益和实现土地可持续有效利用,采取的以恢复地力为目的的更换作物或不耕种措施,“尽地力之教”指在农业种植上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如若一种作物受到自然灾害,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禁捕青蛙”是保护生态的措施,“桑基鱼塘”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从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体现出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D正确;材料不能看出土地集中,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BC。

7、

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有“王族”“三族”“五族”“大父”“伯父”的族徽;甲骨文中记载有“大宗”“大示”“小宗”“小示”的文字和古代文献中所提的“帝—嫡”“介—庶”的词汇。这些字词反映了商朝

A. 出身决定了政治地位   B.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机结合

C. 僭越礼制的现象频发   D. 已确立了基于血缘的嫡庶制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出现“大宗”、“小宗”等词汇,可以知道这反映出的是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帝—嫡”反映出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不够准确,没有体现出具体的权力分配问题;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封制的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