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 第五单元 第18课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摄取(shè)循环(xún) 海藻(zǎo)

B.橄榄(lǎn) 玫瑰(ɡuì)驯化(xùn)

C.栖息(qī) 灰烬(jìn)濒临(bīn)

D.效率(lǜ) 泛滥(làn) 牲畜(chù)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2、

辨析词义,选词填空。

①树木将从空气中______(摄取 获取 捕获)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

②光合作用对氧气______(循环 交换 交流)极为重要。

③生命将再次受到______(严峻 险峻 严肃)的考验。

三、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松怕冷的秘密

罗红里

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作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

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水是植物的血液,血液涌动着,不会析出冰晶,生命组织形态正常,松树能怕冷吗?

偏偏这两个恶魔,有一手被科学家称作催冻致凝基因的真传:当气温急剧下降,它们会在叶面形成一个特殊的晶核,引起植物体内的超冷水结晶。科学家叫它们冰晶种子。

植物的血液凝固了,这命还能保吗?许多像松树这样的好汉都被这两个病魔缠倒了。这种植物冻害,也直接打击了人类。

俗话说“助人如助己”。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树木生长季节到了,人们把经过改造的细菌喷射到大片树林上,它们以全新的面目取而代之,将那些没经过改造的丑恶的同类排挤掉。于是,致冻菌不致凝了,气血顺畅,云南松不怕冷了。这就是遗传工程在防霜冻灾害上的应用。

(1)云南松为什么怕冷?

(2)选文第一句中的“岁寒三友”是指松树和另外的哪两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简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4)选文中两次引用俗话有什么作用?

(5)请品味文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②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

四、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0分)

4、

课内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阅读“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至“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1)概括选文内容。

(2)指出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选文中的“双重后果”是指______

5、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

材料一:茂密的树林凝结了八位老人无数的血汗。

材料二:

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植树护林31年,建成7 400亩林场,累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13.6万亩;又用20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他们种下的13.6万亩树林已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

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八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石头山”上,“八老”坚持了31年。今天,当年的壮汉已全部白发苍苍。

(1)请从上面图文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请你为下面的对联补写出下联。

陆良八老,当代愚公,三十余载矢志坚守。

高原情怀,大山品质,______。

(3)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的同时,也要向这八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学习,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请你向大家发出倡议。

五、作文(共1题,共5分)

6、

【写法借鉴】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文采斐然。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给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100字左右)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 第五单元 第18课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摄取(shè)循环(xún) 海藻(zǎo)

B.橄榄(lǎn) 玫瑰(ɡuì)驯化(xùn)

C.栖息(qī) 灰烬(jìn)濒临(bīn)

D.效率(lǜ) 泛滥(làn) 牲畜(chù)

【考点】
【答案】

B

【解析】

B项错误。 “瑰”应读ɡui,在这读轻声。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2、

辨析词义,选词填空。

①树木将从空气中______(摄取 获取 捕获)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

②光合作用对氧气______(循环 交换 交流)极为重要。

③生命将再次受到______(严峻 险峻 严肃)的考验。

【考点】
【答案】

摄取;循环;严峻

【解析】

辨析词义,摄取:吸收,吸取。 获取:指取得;猎取。 捕获:捉到,逮捕(罪犯)。循环: 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交换: 各自把自己的给对方。 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严峻:严厉;严格。 险峻:谓山势高而险。 严肃:庄敬;庄重;使人感到敬畏。依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松怕冷的秘密

罗红里

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作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

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水是植物的血液,血液涌动着,不会析出冰晶,生命组织形态正常,松树能怕冷吗?

偏偏这两个恶魔,有一手被科学家称作催冻致凝基因的真传:当气温急剧下降,它们会在叶面形成一个特殊的晶核,引起植物体内的超冷水结晶。科学家叫它们冰晶种子。

植物的血液凝固了,这命还能保吗?许多像松树这样的好汉都被这两个病魔缠倒了。这种植物冻害,也直接打击了人类。

俗话说“助人如助己”。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树木生长季节到了,人们把经过改造的细菌喷射到大片树林上,它们以全新的面目取而代之,将那些没经过改造的丑恶的同类排挤掉。于是,致冻菌不致凝了,气血顺畅,云南松不怕冷了。这就是遗传工程在防霜冻灾害上的应用。

(1)云南松为什么怕冷?

(2)选文第一句中的“岁寒三友”是指松树和另外的哪两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简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4)选文中两次引用俗话有什么作用?

(5)请品味文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②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

【考点】
【答案】

(1)

丁香假单胞菌和草生欧文氏菌(或致冰细菌)在气温急剧下降时,会在松叶表面形成特殊的晶核,引起松树体内的超冷水结晶,松树体内的水分不流畅,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2)

竹和梅。它们都具有傲立霜雪、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3)

选文先说云南松怕冷的情况,接着分析怕冷的原因,最后说明治理办法。使用的是逻辑顺序。

(4)

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5)

第①句中“专”的意思是光、只、专门,在这里准确说明丁香假单胞菌和草生欧文氏菌只居留叶面。第②句中“缴了械”用拟人的手法、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丁香假单胞菌的致冻基因被科学家分离后失去了致冻功能。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搜索答案的能力,云南松怕冷,是因为丁香假单胞菌和草生欧文氏菌(或致冰细菌)在气温急剧下降时,会在松叶表面形成特殊的晶核,引起松树体内的超冷水结晶,松树体内的水分不流畅,最终导致松树死亡。(2)本题考查学生对“岁寒三友”的理解能力。“岁寒三友”是指松树和竹和梅。它们都具有傲立霜雪、生命力旺盛的特点。(3)本题考查文章说明顺序的能力。选文先说云南松怕冷的情况,接着分析怕冷的原因,最后说明治理办法。使用的是逻辑顺序。(4)体会文中两次引用俗话有什么作用。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领起下文的作用。(5)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第①句中“专”的意思是光、只、专门,在这里准确说明丁香假单胞菌和草生欧文氏菌只居留叶面。第②句中“缴了械”用拟人的手法、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丁香假单胞菌的致冻基因被科学家分离后失去了致冻功能。

四、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0分)

4、

课内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阅读“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至“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1)概括选文内容。

(2)指出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选文中的“双重后果”是指______

【考点】
【答案】

(1)

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2)

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对选文内容的总说。

(3)一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含量减少;二是放火毁林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理解选文整体内容,明确选文围绕的中心词——大气,展开说明。(2)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先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再说明在结构上的作用。(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引申义。

5、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

材料一:茂密的树林凝结了八位老人无数的血汗。

材料二:

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植树护林31年,建成7 400亩林场,累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13.6万亩;又用20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他们种下的13.6万亩树林已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

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八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石头山”上,“八老”坚持了31年。今天,当年的壮汉已全部白发苍苍。

(1)请从上面图文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请你为下面的对联补写出下联。

陆良八老,当代愚公,三十余载矢志坚守。

高原情怀,大山品质,______。

(3)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的同时,也要向这八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学习,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请你向大家发出倡议。

【考点】
【答案】

(1)

“陆良八老”坚守深山31年植树造林13余万亩无偿献给政府。

(2)十三万亩无偿奉献

(3)

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行动,保护自然。②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陆良八老”坚守深山31年植树造林13余万亩无偿献给政府。(2)本题主要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依据上联:陆良八老,当代愚公,三十余载矢志坚守。补写下联:高原情怀,大山品质,十三万亩无偿奉献。(3)本题主要考查写倡议书的能力。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的同时,也要向这八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学习,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向大家发出倡议。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行动,保护自然。②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五、作文(共1题,共5分)

6、

【写法借鉴】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文采斐然。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给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100字左右)

【考点】
【答案】

人类生活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0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人们普遍认为各类极端气候都和此有关。人们开始呼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就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洁能源,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的生活模式。比如,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供暖。

【解析】

此次作文,要求模仿《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给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比如:人类生活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0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人们普遍认为各类极端气候都和此有关。人们开始呼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就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洁能源,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的生活模式。比如,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