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铭》。

B.《文山先生文集》《宋学士文集》《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分别是文天祥、宋濂、柳宗元和范仲淹的文集,其命名方式各不相同。

C.科举制度时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会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D.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如江阴市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东阳市因地处东阳江以北而得名。

2、

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其中划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你邀请您于12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讲座。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⑤敬希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三明沙县机场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高明,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班级联欢会上,王萌同学的精彩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6、

下列加点词语中,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缥缈/漂泊  庇护/鳞次栉比  刨根问底/抱头鼠窜

B.着落/着眼  落难/大难临头  为人所重/重峦叠嶂

C.缜密/嗔怪  大坝/狼狈为奸  见异思迁/千疮百孔

D.模型/模样  嫌恶/恶贯满盈  外强中干/埋头苦干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7、

根据拼音写汉字

语文世界丰富多彩。我们以少年的视角跟着诗人或遐想或怅惘;又随古代文学大家游目chěng(____)怀,感受自然之美;我们观人间百态,又思辨质疑。在语文的浩瀚天地里,我们zī zī(_______)不倦,一路采xié(____),一路收获,在精神深处修qì(____)三间小屋,让心灵走向远方。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功夫才是真捷径

①前不久,采访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赛场见识了什么叫“神乎其技”——参加决赛的年轻人一个个屏气凝神,完成着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细细琢磨,比赛的内容(   )突破性的新技术,(   )各自领域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如用普通车床进行车削,用手锯进行切割,对线路板进行有效的接线处理……

②实操技术领域尤其讲究从基本功开始,许多学徒做基本工序一做就是几年,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基本功,也磨炼了心性。但凡能在各自领域里实现技术革新的,无不是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而在一项项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也是基本功最扎实的。

③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作上遇到具体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艺术创作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本功的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____。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就好比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捺,虽不是完整的汉字,却是架构的基本素材,要想运笔自如、挥洒淋漓、自成一体,只能从笔画练起。

④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未能完成真正的革新,还可能形成路径依赖。

⑤年轻人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那些稳扎稳打的年轻人,终将靠实力取胜,走在阳光大道上。锚定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才算是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⑥练基本功是一场下苦功的修行。大国工匠高凤林为了练出稳、准、匀的焊接手法,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还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手臂烫伤、腰板僵硬更是常有的事。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

⑦练基本功还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年轻人容易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正如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各个行业领域也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跳水界有个说法叫“十年磨一秒”,运动员入水那一秒的姿态决定了成绩,但为了这一秒,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重复练习转体、抱膝、反身等基本动作。其实各个行业都有这“一秒”的荣光,它会酬报所有的努力,但无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领悟和改进。

⑧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理应有更远的愿景和更大的抱负,稳扎稳打、聚沙成塔,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1】在第①段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②段画线句论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

【3】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4】从全文的论述来看,基本功的重要性在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练基本功比作“一场下苦功的修行”,需要做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下面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⑥段还是第⑦段恰当?请说明理由。

国旗护卫队的展旗手杨博每年在模拟旗杆下练习几千次基本动作,手上血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越是大风大雨,越是强迫自己加强训练。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一名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

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

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

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出词语,表现褐色石在命运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生活安逸美好,褐色石很满足——花纹石被带出大山,褐色石也①_______被重视——小男孩把褐色石带下山,褐色石充满感激——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它极为②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这句话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3】小说第四段写地理教授“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变性,表现了“在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或许也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也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还把它踢来踢去,让它伤痕累累。

C.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山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含义深刻。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夙夜忧叹______   ②深入不毛_______   ③至于斟酌损益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B.今天/下三分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

【4】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5】结合《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_____;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这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来形容毛泽东同志当时的处境。

【7】诸葛亮自叙了“三顾茅庐”这一情节。试分析他的用意。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1、

默写。

①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②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④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⑤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⑥《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到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钟情的一个传统意象。有人以酒激壮志,抒豪情:刘禹锡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苏轼于中秋夜“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有人以酒寄乡思,说失意,范仲淹“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李白则面对“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仍感慨“行路难”。(温馨提示:以上均默写该诗词中含“酒”字的诗句)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2、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①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②。

夏日南亭怀辛大③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④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⑤。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贬谪、罢官后寓居鄂州登南楼时所作。②凉,清凉,佛家常用语,指摆脱一切憎爱之念而达到的无烦恼境界。③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④恨,遗憾。⑤梦想:想念。

(1)黄诗中“芰荷香、清风”所写之意与孟诗中“__________”所写之意相同。

(2)结合两诗内容,比较分析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七、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13、

阅读下面名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知县喝过一边,带那另一个上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人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借约,送在严府。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走上街来,遇著个乡里的亲眷,他说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向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小的若当时拿回借约,他可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去取约;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梢袋,都叫人拿了回家,还不发出借据来。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大老爷做主!”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A,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①上文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整本书的阅读,A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罗马机场上演了一段“快闪”。当天,从罗马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延误,在大家焦急等待时,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奏起了《我的祖国》,94岁的指挥家曹鹏更是在轮椅上“坐镇”指挥。视频被传上网后,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一段困顿的经历、难熬的时光。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在那些不如意的境遇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笃定从容的步伐,才能积蓄不断前行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记叙你的经历、见闻,或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铭》。

B.《文山先生文集》《宋学士文集》《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分别是文天祥、宋濂、柳宗元和范仲淹的文集,其命名方式各不相同。

C.科举制度时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会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D.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如江阴市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东阳市因地处东阳江以北而得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 C. “会元”改为“解元“。故选C。

2、

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其中划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你邀请您于12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讲座。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⑤敬希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⑤认清文体,注意差别。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表达不得体;

②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使用得体;

③荣幸:荣耀,幸运的意思。使用得体;

④光临寒舍:是谦语,这里是说到别人家里去,应该用敬语;

⑤敬希:表达一种恭敬的希望。使用得体;

⑥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这里使用不恰当;

使用不得体的词语是①④⑥;

故选B。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三明沙县机场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A.前后矛盾,去掉“能不能”或在“成功”前加“能否”;

B.成分残缺,在“提价”后加上“的违法行为”;

C.否定不当,“防止”和“不要”都是否定的意思,应去掉其中一个;

故选D。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十七八岁”是约数,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B.省略号与“等”表意重复,删掉“等”;

C.本句为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D。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高明,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班级联欢会上,王萌同学的精彩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叹为观止:意思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感情色彩不当,不能用来形容诈骗手段。使用错误;

B.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使用正确;

C.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使用正确;

D.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使用正确;

故选A。

6、

下列加点词语中,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缥缈/漂泊  庇护/鳞次栉比  刨根问底/抱头鼠窜

B.着落/着眼  落难/大难临头  为人所重/重峦叠嶂

C.缜密/嗔怪  大坝/狼狈为奸  见异思迁/千疮百孔

D.模型/模样  嫌恶/恶贯满盈  外强中干/埋头苦干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都读 piāo 、bì/bǐ 、páo/bào;

B. 都读zhuó 、都读nàn 、zhòng/chóng;

C. zhēn/chēn 、bà/bèi 、都读qiān;

D. mó/mú 、wù/è 、gān/gàn;

故选D。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7、

根据拼音写汉字

语文世界丰富多彩。我们以少年的视角跟着诗人或遐想或怅惘;又随古代文学大家游目chěng(____)怀,感受自然之美;我们观人间百态,又思辨质疑。在语文的浩瀚天地里,我们zī zī(_______)不倦,一路采xié(____),一路收获,在精神深处修qì(____)三间小屋,让心灵走向远方。

【考点】
【答案】

骋   孜   撷   葺  

【解析】

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读准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语境写出汉字,“骋”左右结构,不要写成“聘”。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不要写成“玫”,撷:形声。从手,颉(xié))声。本义:采摘。左中右结构,“葺”不要写成“茸”。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功夫才是真捷径

①前不久,采访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赛场见识了什么叫“神乎其技”——参加决赛的年轻人一个个屏气凝神,完成着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细细琢磨,比赛的内容(   )突破性的新技术,(   )各自领域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如用普通车床进行车削,用手锯进行切割,对线路板进行有效的接线处理……

②实操技术领域尤其讲究从基本功开始,许多学徒做基本工序一做就是几年,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基本功,也磨炼了心性。但凡能在各自领域里实现技术革新的,无不是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而在一项项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也是基本功最扎实的。

③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作上遇到具体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艺术创作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本功的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____。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就好比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捺,虽不是完整的汉字,却是架构的基本素材,要想运笔自如、挥洒淋漓、自成一体,只能从笔画练起。

④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未能完成真正的革新,还可能形成路径依赖。

⑤年轻人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那些稳扎稳打的年轻人,终将靠实力取胜,走在阳光大道上。锚定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才算是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⑥练基本功是一场下苦功的修行。大国工匠高凤林为了练出稳、准、匀的焊接手法,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还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手臂烫伤、腰板僵硬更是常有的事。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

⑦练基本功还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年轻人容易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正如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各个行业领域也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跳水界有个说法叫“十年磨一秒”,运动员入水那一秒的姿态决定了成绩,但为了这一秒,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重复练习转体、抱膝、反身等基本动作。其实各个行业都有这“一秒”的荣光,它会酬报所有的努力,但无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领悟和改进。

⑧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理应有更远的愿景和更大的抱负,稳扎稳打、聚沙成塔,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1】在第①段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②段画线句论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

【3】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4】从全文的论述来看,基本功的重要性在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练基本功比作“一场下苦功的修行”,需要做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下面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⑥段还是第⑦段恰当?请说明理由。

国旗护卫队的展旗手杨博每年在模拟旗杆下练习几千次基本动作,手上血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越是大风大雨,越是强迫自己加强训练。

【考点】
【答案】

【1】不是……而是

【2】   基本功   技术革新  

【3】在技艺传承中沉淀下来的、带有一些规律性的内容。

【4】   基本功是推陈出新的前提;   它也是艺术修炼中最基本的规律   吃的了苦,忍得住艰辛;   学会放慢脚步,耐得住性子。  

【5】放在第六段。这一论据写了展棋手杨博刻苦训练基本功,从细节中突出苦练,与第六段观点“练基本功要能吃苦,忍住艰辛”一致,而第七段论述的是练基本功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它更强调时间长度选择,论据不一致。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关联词的使用。解答时,应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来进行分析。联系上下文,根据文段大意可知“突破性的新技术”和“各自领域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是并列的关系,排除某一项和肯定某一项,所以应采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提取。根据句子中“但凡能在各自领域里实现技术革新的,无不是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和“而在一项项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也是基本功最扎实的”可知,作者分别介绍了实现技术革新的前提是把基本功练到极致;在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是基本功最扎实的。由此可知,划线句主要论述了基本功和技术革新之间的关系。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要全面把握文段意思和句意,联系上文语境分析作答。文段中引用画家李可染先生的话,说明了基本功的概念和重要作用,根据“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联系下文“艺术创作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可知基本功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某项技艺传承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带有一些根本性规律性的操作内容”。据此作答即可。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提取概括。解答时要全面把握文章中心论点和各个论据,认真审读题干,从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提取文章中信息概括作答。通过第③段“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和“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可以概括出基本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基本功是艺术修炼中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的规律;基本功是推陈出新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第⑥段“练基本功是一场下苦功的修行……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和第⑦段“练基本功还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可以概括出,把练基本功比作“一场下苦功的修行”,需要做到:肯吃苦,忍艰辛;放慢脚步,耐住性子。据此作答即可。

【5】考查语句的作用及分析。解答时不仅要读懂材料,还需结合全文的论证思路分析。材料叙述的是国旗护卫队的展旗手下苦功加强训练事例,选择合适放入的段落,应结合第⑥段、第⑦段内容分析。第⑥段的观点是“练基本功是一场下苦功的修行”,“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与材料中展棋手杨博注重细节,自我加码,苦练基本功,所体现的精神一致。而第⑦段的论点是“练基本功还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论述的是不要急于求成,打好基础,它更强调时间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不懈。与材料论据不一致。所以应将材料论据放置在第⑥段。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一名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

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

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

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出词语,表现褐色石在命运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生活安逸美好,褐色石很满足——花纹石被带出大山,褐色石也①_______被重视——小男孩把褐色石带下山,褐色石充满感激——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它极为②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这句话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3】小说第四段写地理教授“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变性,表现了“在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或许也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也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还把它踢来踢去,让它伤痕累累。

C.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山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含义深刻。

【考点】
【答案】

【1】   ①渴望(期待)。   ②难受(痛苦,不能写“悲伤”)  

【2】环境描写,描写了山间小溪边动物们嬉戏玩耍的自由生活,突出褐色石头居住环境的美好和它的幸福满足感。和文末褐色石头被关进保险柜生活在黑暗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小说主题。

【3】地理教授丢弃别的东西是因为花纹石太大,从侧面表现花纹石有较高的价值;而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石原先满足又平静的生活,它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平”,这样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整个故事曲折有致。

【4】示例:褐色石不安于现状。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虽然最终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一经历促使它对自己人生追求有所反思和感悟。这种感悟和反思才能体现出它是一块真正的“有思想”的石头。这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能获得这笔财富,也是一种幸运。

【5】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感情的梳理和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作答。由“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可知,花纹石被带出大山,褐色石也渴望被重视。由“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可知,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它极为痛苦。

【2】此题考查从环境描写角度赏析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等。该句描写了“鱼儿”“松鼠”“飞鸟”等动物,通过描摹它们的一系列情态,如“嬉戏”“歌唱”“蹦跳”“蹭痒痒”等,表现了动物们玩耍和嬉戏的自由生活,突出了褐色石原本的生活环境的自由、惬意、美好。与后文褐色石被锁进保险柜形成对比,自然引出后文褐色石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自然发展,突出了文章的主题。选取其中几点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侧面表现花纹石价值很高,所以被带出大山,褐色石原本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正是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石平静的生活,由下文“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可知,褐色石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平”,它也想走出大山,被人们所赏识。所以正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变得跌宕起伏,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避免呆板,同时也起到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和感悟。解答时,既要联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阐述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若认为“褐色石是幸运的”,可以从它愿望实现了,它的价值也体现了的角度分析作答。若认为“褐色石悲哀”,则可以从褐色石虽然走出了大山,但自由自在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角度分析作答。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示例:我认为褐色石是悲哀的。因为褐色石受外界影响而内心不平开始追求自身价值的被发现,最后又无法接受被锁进保险柜的结局。它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说明它自己并不清楚自身最宝贵的价值是什么,内心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这揭示了其更深层次的悲哀。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有误。文章第七段提到“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表现了“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不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而是人们无视它的存在。故选B。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夙夜忧叹______   ②深入不毛_______   ③至于斟酌损益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B.今天/下三分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

【4】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5】结合《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_____;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这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来形容毛泽东同志当时的处境。

【7】诸葛亮自叙了“三顾茅庐”这一情节。试分析他的用意。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   ①早上;   ②长庄稼;   ③掌握分寸。  

【2】①只想在乱世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

②先帝知道我办事严谨慎重,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3】B

【4】第一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第二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

【5】   赤壁之战;   马谡不听将令,丢了街亭,影响了整个战局。  

【6】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7】表现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及对后主的效忠。

【8】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毛,名词动用,长庄稼。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苟,苟且;全,保全;闻,扬名;知,知道;故,所以;以,把。

【3】B.“今天下三分”意思是“现在天下三分鼎立”,“天下”是一个词,划开属于破句现象。故选B。

【4】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第一段:结合内容,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等语句中概括为: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第二段:结合内容,从“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等语句中概括为: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

【5】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得出答案。《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采用火攻,打败曹操80万大军。这便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赤壁之战。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致使街亭失守。从中可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马谡不听将令,丢了街亭,影响了整个战局。

【6】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解答此题要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当时我党面临的情况。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当时我党正处于危难之间,因此,符合题意的这句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本题考查理解插叙的作用。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现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现诸葛亮对后主的效忠。

【8】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干的提示,找出合适的语句。第一问,大事指兴复汉室之事。刘备生前一直想回到中原,统一中国。临终前,他把这件事托付给诸葛亮。“大事”用文中的话回答就是“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第二问:“老臣心”,老臣指诸葛亮,老臣心即诸葛亮报效刘氏父子的忠心,用文中的话回答便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1、

默写。

①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②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④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⑤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⑥《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到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钟情的一个传统意象。有人以酒激壮志,抒豪情:刘禹锡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苏轼于中秋夜“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有人以酒寄乡思,说失意,范仲淹“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李白则面对“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仍感慨“行路难”。(温馨提示:以上均默写该诗词中含“酒”字的诗句)

【考点】
【答案】

井上生旅葵   千骑卷平冈   杏花疏影里   逝者如斯夫   英雄末路当磨折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瀚海阑干百丈冰   暂凭杯酒长精神   把酒问青天   浊酒一杯家万里   金樽清酒斗十千  

【解析】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首先要背熟课文,理解句意,认真书写;对于理解性的题目,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理解题意,选择符合题意的句子填写,注意不要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易错字“冈、汗、阑、 樽”。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2、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①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②。

夏日南亭怀辛大③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④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⑤。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贬谪、罢官后寓居鄂州登南楼时所作。②凉,清凉,佛家常用语,指摆脱一切憎爱之念而达到的无烦恼境界。③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④恨,遗憾。⑤梦想:想念。

(1)黄诗中“芰荷香、清风”所写之意与孟诗中“__________”所写之意相同。

(2)结合两诗内容,比较分析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考点】
【答案】

(1)荷风送香气

(2)同:两首诗均通过描写山光、荷香等表达出诗人寄情山水的闲情适意(闲适自得的情趣)。

异:黄诗:通过“无人管”“一味凉”等表达摒弃尘世烦恼、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之情。孟诗:通过“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等表达没有知音的感慨以及怀念友人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芰荷香、清风”所写之意,结合注释②可知,这两种景物营造的是幽静、闲适的意境。孟诗中与之相同的是“荷风送香气”。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答此题,要先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人的感情,再进行对比分析。凉,清凉,佛家常用语,指摆脱一切憎爱之念而达到的无烦恼境界。联系前句的“无人管”,结合“诗人被贬谪、罢官后寓居”的背景可知,黄庭坚此时无官一身轻。于是摒弃尘世烦恼,不顾个人的荣辱,选择寄情山水。孟诗也通过山光、池月、荷风、竹露等景物表达寄情山水的淡泊心境,但诗题中的“怀”,诗中的“恨无知音”“劳梦想”都表达了对朋友辛大的思念。据此作答。

七、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13、

阅读下面名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知县喝过一边,带那另一个上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人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借约,送在严府。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走上街来,遇著个乡里的亲眷,他说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向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小的若当时拿回借约,他可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去取约;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梢袋,都叫人拿了回家,还不发出借据来。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大老爷做主!”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A,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①上文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整本书的阅读,A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考点】
【答案】

①《儒林外史》 严贡生(严致和)

②严贡生是一个六亲不认、投机钻营、欺压百姓,横暴贪婪、果断狠毒,极端无耻、自私的人。严贡生这个反面典型,他的行为和品质,集中了剥削阶级的一切特性。《儒林外史》通过严贡生这个人物,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些文人在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中丑恶和可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讽刺意图,揭露了罪恶的社会根源。

【解析】

①本题考查名著。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常识、文中的重要人物、情节进行重点识记。《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文段中反复出现的“严乡绅”即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因此根据文段中“严乡绅”这一人物,可判断语段出自《儒林外史》,A指严贡生。

②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及塑造意义。在第六回中,严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真是六亲不认;严监生死后,严贡生打开严监生的遗物,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立刻“满心欢喜”,可见其虚伪、贪婪、自私;第六回“云片糕”一事表现了严贡生的欺压和敲诈,狠毒无耻。严贡生这个反面典型,集中了剥削阶级的一切特性。《儒林外史》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通过这一形象,揭露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些文人丑恶和可笑的嘴脸,揭露了罪恶的社会根源。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罗马机场上演了一段“快闪”。当天,从罗马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延误,在大家焦急等待时,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奏起了《我的祖国》,94岁的指挥家曹鹏更是在轮椅上“坐镇”指挥。视频被传上网后,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一段困顿的经历、难熬的时光。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在那些不如意的境遇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笃定从容的步伐,才能积蓄不断前行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记叙你的经历、见闻,或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考点】
【答案】

学会等待

鸣蝉守候了一冬的寂寞,才换来整个夏季的狂欢。等待,是生命的积淀,是灵魂的升华。学会等待,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回忆起昔时吴越之战,大沙漫天,越王勾践败于吴国,他不得不向吴称臣,在这段屈辱的岁月中,他每日睡在荆条之上,尝苦胆,不断积蓄能量,不忘复国之志,他的耐心等待最终使他抓住机会,打败吴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卧薪尝胆十年余载,终于实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勾践若没有这十余多年的等待,没有不断沉淀,或许早以湮飞在历史烟河中了。

石头是最受时光所钟爱的。或是在地底形成天然矿石和珍贵珠宝、或是被绣上繁华的花纹、或是形成奇山异石、或是变成尘土。同样是石头,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命运差异呢?有一些石头被埋在深深的地底,在几千年,上亿年的等待中,孤独地忍受黑暗,任时光将其一点点浸透,最终发生质变,形成珍宝;有一些石头屹立在高山之上,卧躺于急湍猛流之中,让风吹雨淋,急流冲刷,时光用刻刀一点点打磨出最精美的设计,用画笔勾勒出最秀美的花纹,让普通的石头发生升华;还有一些石头在浮华而热闹的尘世中,一点点消亡,化为尘土,被压在车辙、马蹄下。归根究底,时光的等待是其最大的价值。

生活中的我们,在遇到困难要学会等待,才能静下心来走出困境。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应学会等待,才能在机遇出现时,第一时间抓住。学会等待并不意味着速度慢下来,而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一个成熟灵魂必备的素养。

学会等待,在等待中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在等待中努力沉淀,发挥价值,等待是一种人生的素养。万物荣兴,我自在等待花开花落。

【解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可提炼出的主题可能有:学会等待,在等待中抓住机遇或积蓄力量,获得成功;音乐的魅力,音乐化解了人们内心的焦躁不安,让人内心平静;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使人理智的看待人生的困难挫折,给人走出逆境的勇气和力量;遇见美好,在那些不如意的境遇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笃定从容的步伐,才能积蓄不断前行的力量,就有可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可从自己的角度写,通过记叙自己的经历,或者见闻,表现主题,也可以就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写成议论文。

写作思路:

拟题:学会等待

文体:议论文 

结构:开头,可有十七年蝉在地下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才获得了歌唱的机会这一现象,引出论点:学会等待,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愈走愈远。中间,举勾践灭吴,石头忍受黑暗,或历经流水冲刷,变成珍宝等例子,展开论证。结尾,强调等待不是消极的什么都不做,而是等待机会或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