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月考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C.楼房鳞次栉比 , 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气象。

D.春节期间,在东台甘港、西溪景区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让人们流连忘返。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各级机关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空调温度的控制标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B.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冷冰冰的继父

赵再年

①穷山沟里的娃娃常青把大学录取通知单看了两遍,又塞回到枕底下。大学对他来说似乎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母亲在外屋操持着什么,这些天母亲明显地憔悴了,那是愁的啊!“唉……”母亲的叹息声,隔着薄薄的门帘传了进来,常青知道,她在等继父的消息。

②这些天,母亲一直在为常青借学费,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山旮旯里,“穷”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魔,借钱谈何容易?常青实在不忍心母亲天天去求人,早上他对母亲说,他不想上大学了,明天要上城里打工去。母亲怔了一下,就眼巴巴地望着继父。继父停下手里的活儿,说:“午饭别等我,你们吃。”背着手走了。

③对继父,常青不抱什么希望,因为这些天,继父对他上大学的反应就像他手里摆弄的石头,冷冰冰的。常青是15岁那年,随母亲嫁过来的,他知道母亲之所以嫁给这个男人,就是想让他继续读书,好有出息。这使常青心里常常有种含屈受辱的感觉,甚至对继父也有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敌意。从那时起常青就抱定一个念头:读书,有出息后把母亲接出去。平日常青住校,只有放寒暑假才回家住上一阵子,面对这个黑瘦、沉默寡言的男人,他的心也像一块石头一样,冷冰冰的。

④起风了,狗叫了,院门“咣当”一响,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继父回来了。常青下意识地直起了耳朵。“回来了?”母亲问。“哎。”“吃了没?”“没。”接着是碗筷的声音,“这是5000元,给娃上学用吧。”“你找谁借的?”母亲惊喜地问。“矿上,我找他们一说,他们挺痛快,就借了。”“他叔,这钱咱不能借,快给人送回去。”“咋送?字据都立了,干半年,也值。”“他叔,我们娘儿俩不值得你这样,常青爹,就是死在那儿的。”母亲哭了。常青用被子蒙住了头,泪水涌了出来。

⑤第二天一大早,常青和继父出了家门,继父在前,他在后。五里外是个岔路口,继父要从另一条路到矿上去。继父停下说:“出门在外,照顾好自个儿,安顿好,给你娘来封信,别让她惦记着。”常青心底突然间涌起许多话,可话到嘴边,却什么都没说出来。继父冲他挥挥手就顺着山坡走下去了。常青突然觉得他的背驼得好厉害。

⑥常青走出了一段路,无意间回望了一眼,却见继父竟站在他们分手的地方一动不动地望着他。常青的眼睛模糊了,他忙回头,用衣袖狠狠地抹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⑦常青到校,第一天就给家里写了封信,开头他写道:爸妈,天气凉了,二老多保重身体……

(选自微型小说集《一时暖身,一世暖身》)

(1)文章第一节写“这些天母亲明显地憔悴了,那是愁的啊!”,读完全文,请概括母亲“愁”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狠狠”的理解。

常青的眼睛模糊了,他忙回头,用衣袖狠狠地抹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3)文中的“常青”起初对继父心存“敌意”,联系课文,说说他为什么会这样?

(4)结合全文,说说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______ ②闭户益读书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从选文中来看,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5、

名句默写

(1)水滴石穿,______。

(2)为山九仞,______。

(3)______ , 燕然未勒归无计。

(4)夕阳西下,______。

(5)______ , 举杯销愁愁更愁。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__。

五、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6、

名著阅读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国籍)国作家______(姓名)的《______》。

(2)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六、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人有“望穿秋水”这一说。我以为不妥,这秋水是深suì的,如何能望穿!这秋水呀,广博无边,烟波浩渺,还真望不穿!这秋水,是安祥的,何必要望穿!我们应该面对秋水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走出滚滚红尘,藤出心灵的空间,来接受晨曦的沐浴,接受秋水的礼让,让秋水与晨曦,伴我今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

suì

晨曦

深______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______;______改______
(3)修改文段中画线句,使之与前后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且注意后半句用词的变化。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月考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C.楼房鳞次栉比 , 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气象。

D.春节期间,在东台甘港、西溪景区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让人们流连忘返。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B项成语使用错误,“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而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自觉行为。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各级机关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空调温度的控制标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B.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B项成分残缺,“找到”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方法”;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D项应删去“能否”。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冷冰冰的继父

赵再年

①穷山沟里的娃娃常青把大学录取通知单看了两遍,又塞回到枕底下。大学对他来说似乎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母亲在外屋操持着什么,这些天母亲明显地憔悴了,那是愁的啊!“唉……”母亲的叹息声,隔着薄薄的门帘传了进来,常青知道,她在等继父的消息。

②这些天,母亲一直在为常青借学费,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山旮旯里,“穷”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魔,借钱谈何容易?常青实在不忍心母亲天天去求人,早上他对母亲说,他不想上大学了,明天要上城里打工去。母亲怔了一下,就眼巴巴地望着继父。继父停下手里的活儿,说:“午饭别等我,你们吃。”背着手走了。

③对继父,常青不抱什么希望,因为这些天,继父对他上大学的反应就像他手里摆弄的石头,冷冰冰的。常青是15岁那年,随母亲嫁过来的,他知道母亲之所以嫁给这个男人,就是想让他继续读书,好有出息。这使常青心里常常有种含屈受辱的感觉,甚至对继父也有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敌意。从那时起常青就抱定一个念头:读书,有出息后把母亲接出去。平日常青住校,只有放寒暑假才回家住上一阵子,面对这个黑瘦、沉默寡言的男人,他的心也像一块石头一样,冷冰冰的。

④起风了,狗叫了,院门“咣当”一响,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继父回来了。常青下意识地直起了耳朵。“回来了?”母亲问。“哎。”“吃了没?”“没。”接着是碗筷的声音,“这是5000元,给娃上学用吧。”“你找谁借的?”母亲惊喜地问。“矿上,我找他们一说,他们挺痛快,就借了。”“他叔,这钱咱不能借,快给人送回去。”“咋送?字据都立了,干半年,也值。”“他叔,我们娘儿俩不值得你这样,常青爹,就是死在那儿的。”母亲哭了。常青用被子蒙住了头,泪水涌了出来。

⑤第二天一大早,常青和继父出了家门,继父在前,他在后。五里外是个岔路口,继父要从另一条路到矿上去。继父停下说:“出门在外,照顾好自个儿,安顿好,给你娘来封信,别让她惦记着。”常青心底突然间涌起许多话,可话到嘴边,却什么都没说出来。继父冲他挥挥手就顺着山坡走下去了。常青突然觉得他的背驼得好厉害。

⑥常青走出了一段路,无意间回望了一眼,却见继父竟站在他们分手的地方一动不动地望着他。常青的眼睛模糊了,他忙回头,用衣袖狠狠地抹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⑦常青到校,第一天就给家里写了封信,开头他写道:爸妈,天气凉了,二老多保重身体……

(选自微型小说集《一时暖身,一世暖身》)

(1)文章第一节写“这些天母亲明显地憔悴了,那是愁的啊!”,读完全文,请概括母亲“愁”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狠狠”的理解。

常青的眼睛模糊了,他忙回头,用衣袖狠狠地抹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3)文中的“常青”起初对继父心存“敌意”,联系课文,说说他为什么会这样?

(4)结合全文,说说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
【答案】

(1)

家里穷,支付不起孩子上大学的钱;母亲外出借钱总无法借到。

(2)

“狠狠”一词,既写出了常青以前疏远继父、不理解继父的惭愧之情,也写出继父不顾生命危险“上矿”挣钱给他上学的感激之情。

(3)

因为这些天,继父对他上大学的反应总是冷冰冰的。他知道母亲之所以嫁给这个男人,就是想让常青继续读书,这使常青心里常常有种含屈受辱的感觉。

(4)

继父是一个能吃苦,沉默寡言,表面上对儿子冷冰冰,但却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对儿子的爱的人。

【解析】

(1)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下文“这些天,母亲一直在为常青借学费,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山旮旯里,“穷”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魔,借钱谈何容易”可以看出母亲憔悴是因为家里穷,支付不起孩子上大学的钱;母亲外出借钱总无法借到。(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狠狠”一词,既写出了常青以前疏远继父、不理解继父的惭愧之情,也写出继父不顾生命危险“上矿”挣钱给他上学的感激之情。(3)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下文可以找到:因为这些天,继父对他上大学的反应总是冷冰冰的。他知道母亲之所以嫁给这个男人,就是想让常青继续读书,这使常青心里常常有种含屈受辱的感觉。(4)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继父为了常青上学到有生命危险的矿上去上班可以看出继父是一个能吃苦,沉默寡言,表面上对儿子冷冰冰,但却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对儿子的爱的人。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______ ②闭户益读书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从选文中来看,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考点】
【答案】

(1)得到(买);更加(发奋)

(2)

①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②(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以后,士大夫争相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3)

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

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读书很晚

启示: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想学习,就为时未晚。

【解析】

甲文选自: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年代:明。乙文选自:选自:《宋史·苏洵传》。作者:脱脱和阿鲁图。年代:元。(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致”指得到;“益”指更加(发奋)。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以是”指因此;“以”指把;“假”指借;“争传”指争着传阅。

(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第一问:阅读甲乙两文,了解内容,从“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录毕,走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等可知,相同点为:读书都很勤奋刻苦;不同点是: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读书很晚。第二问: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从“勤奋刻苦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等方面回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5、

名句默写

(1)水滴石穿,______。

(2)为山九仞,______。

(3)______ , 燕然未勒归无计。

(4)夕阳西下,______。

(5)______ , 举杯销愁愁更愁。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__。

【考点】
【答案】

(1)绳锯木断

(2)功亏一篑

(3)浊酒一杯家万里

(4)断肠人在天涯

(5)抽刀断水水更流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不能指其一端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没有易写错的字。

五、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6、

名著阅读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国籍)国作家______(姓名)的《______》。

(2)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考点】
【答案】

(1)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

决定去找罗切斯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简爱》的阅读理解。

六、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人有“望穿秋水”这一说。我以为不妥,这秋水是深suì的,如何能望穿!这秋水呀,广博无边,烟波浩渺,还真望不穿!这秋水,是安祥的,何必要望穿!我们应该面对秋水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走出滚滚红尘,藤出心灵的空间,来接受晨曦的沐浴,接受秋水的礼让,让秋水与晨曦,伴我今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

suì

晨曦

深______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______;______改______
(3)修改文段中画线句,使之与前后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且注意后半句用词的变化。

【考点】
【答案】

(1)xī;邃

(2)祥;详;藤;腾

(3)

这秋水,是浩渺的,怎能望得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本题同时也对句子仿写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