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这句中的“自然”就是指“自然界”。

B.“我注意着脚下的岩石,一次一步,终于爬下了悬崖。”句中两个“下”都是动词。

C.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如敬辞类“垂询”“奉劝”“劳驾”“舍弟”等,谦辞类“敝人”“寒舍”“贤弟”等。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句用两组反义词构成对比,从而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的油菜花一朵挨着一朵,一簇接着一簇,形成一片花团锦簇的海洋。

B.课上,同学们齐声朗读《诫子书》,真是人声鼎沸。

C.山坡上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

D.10月1日晚,建国七十周年国庆晚会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高铁桥梁数量已超过3万座,里程大约超过1.8万公里以上。

B.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经历了七次模拟综合演练、三场验证试飞之后,正式开始营运。

C.为了丰富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名著阅读和诗歌朗诵。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白洋淀”成了孙犁的标签,一提到孙犁,人们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

C.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课文《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5、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世界里有丰富的宝藏:那使人爱liàn的四季的雨,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史铁生的母亲病重而qiáo cuì,却依然坚强地照顾着儿子,伟大的母爱令我们感动;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重获新生,看到了一个美不shèng收的世界,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强;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chén,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①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盖学贵善思,君但③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④,盍⑤改之乎?不然,迨⑥年事蹉跎⑦,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善:善于。②志:记。③但:只。④厌:满足。⑤盍:为什么不。⑥迨(dài):等到。⑦蹉跎(cuō tuó):荒废时间;虚度光阴。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王生好学而不得法(________)

②王生不说(________)

③王生益愠(________)

④而君变色以去(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友李生问之曰”中“之”不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B.夫君子之行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学而时习之

【3】用斜线(/)划出下面句子的一处停顿。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文中,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

⑤古代哲人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诸葛亮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学”“才”“志”的联系。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的“切切”一词,好在哪里?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9、

名著阅读。

(1)“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段文字中“我的意见”变化是指____________,促使“我”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关于名著《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童年的鲁迅喜欢搜集绘图的书,是从长妈妈给他买来《二十四孝图》开始的。

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反映了父亲是一个严厉、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也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三味书屋的先生不允许“我”问读书以外的问题,还经常用戒尺和罚跪来惩罚犯错的学生,所以“我”对先生心有怨恨。

D.《无常》一文中说,童年的鲁迅最喜欢看黑无常,因为他浑身漆黑,很有威严。

E.《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10、

综合性学习。

(1)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班决定于11月12日下午2时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一次关于阅读的专题研讨会,你去邀请张老师来进行阅读指导,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

(2)《2018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图表: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统计表

0-8岁

9-13岁

14-17岁

2017年

75.8%

93.2%

90.4%

2018年

68.0%

96.3%

86.4%

请你说出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1、

按要求作文

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这句中的“自然”就是指“自然界”。

B.“我注意着脚下的岩石,一次一步,终于爬下了悬崖。”句中两个“下”都是动词。

C.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如敬辞类“垂询”“奉劝”“劳驾”“舍弟”等,谦辞类“敝人”“寒舍”“贤弟”等。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句用两组反义词构成对比,从而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自然”语境是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语意转折或追加说明。

B.“脚下”的“下”是名词“下面”。

C.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不是敬辞。贤弟,是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

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的油菜花一朵挨着一朵,一簇接着一簇,形成一片花团锦簇的海洋。

B.课上,同学们齐声朗读《诫子书》,真是人声鼎沸。

C.山坡上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

D.10月1日晚,建国七十周年国庆晚会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不合语境。

B.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不合语境。

C.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符合语境。

D.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不合语境。

故选C。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高铁桥梁数量已超过3万座,里程大约超过1.8万公里以上。

B.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经历了七次模拟综合演练、三场验证试飞之后,正式开始营运。

C.为了丰富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名著阅读和诗歌朗诵。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 “超过”与“以上”重复,改为“里程超过1.8万公里”。

B. 缺主语,去掉“在……之后”。

C. 成分残缺,在“诗歌朗诵”后加上“的活动”。

故选D。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白洋淀”成了孙犁的标签,一提到孙犁,人们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

C.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课文《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考点】
【答案】

A

【解析】

B.“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中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C.“给人类带来了福祉?”问号改为逗号。

D.(中华书局1980年版。)句号移到括号的外边。

故选A。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5、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世界里有丰富的宝藏:那使人爱liàn的四季的雨,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史铁生的母亲病重而qiáo cuì,却依然坚强地照顾着儿子,伟大的母爱令我们感动;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重获新生,看到了一个美不shèng收的世界,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强;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chén,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考点】
【答案】

恋;憔悴;胜;忱

【解析】

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憔悴:黄瘦;瘦损。都与“心”有关。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热忱”的“忱”不要写作“沈”。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①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盖学贵善思,君但③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④,盍⑤改之乎?不然,迨⑥年事蹉跎⑦,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善:善于。②志:记。③但:只。④厌:满足。⑤盍:为什么不。⑥迨(dài):等到。⑦蹉跎(cuō tuó):荒废时间;虚度光阴。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王生好学而不得法(________)

②王生不说(________)

③王生益愠(________)

④而君变色以去(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友李生问之曰”中“之”不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B.夫君子之行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学而时习之

【3】用斜线(/)划出下面句子的一处停顿。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文中,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考点】
【答案】

【1】   喜爱,爱好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离开  

【2】B

【3】君 /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4】(1)我不聪明,今天(现在)才知道你的话说得好(对)。(2)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学贵善思,不耻不问,择善而从。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去:离开。通假字词,说:同“悦”,愉快。

【2】ACD三项与例句都是作代词,B项是助词,的。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句子意思是:你只是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断为:君/但之而不思之。

【4】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始:才。故:已经过去的(指已经学习过或已经掌握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盖学贵善思”“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概括为“学贵善思,不耻不问,择善而从”。

译文

王生喜欢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确实是这样吗?"王生不高兴了,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于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而跟随他,是希望听到真理啊!我一段话还没有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了。几乎想要把人当在千里之外,这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有的么?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我座位的右侧,当做座右铭,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

⑤古代哲人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诸葛亮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学”“才”“志”的联系。

【考点】
【答案】

(1)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山岛竦峙   (3)回乐烽前沙似雪   (4)影入平羌江水流   (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嘹、竦峙、烽、羌、罔、殆”等字词的书写。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的“切切”一词,好在哪里?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考点】
【答案】

【1】①“切切”运用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②“切切”也表现了虫鸣的轻细凄切,表现了夜的寂静,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

【2】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解析】

【1】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霜草苍苍虫切切”,这句话的意思是: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首句使用了两个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爽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写出了秋夜的凄清。

【2】第一问,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把事物“月、荞麦花”及其特征“明、如雪”描绘出来即可。

第二问,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此处描写了清澈的月光下,大片大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的景象。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景物的特点,如诗如画,因此,表达了诗人见到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9、

名著阅读。

(1)“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段文字中“我的意见”变化是指____________,促使“我”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关于名著《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童年的鲁迅喜欢搜集绘图的书,是从长妈妈给他买来《二十四孝图》开始的。

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反映了父亲是一个严厉、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也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三味书屋的先生不允许“我”问读书以外的问题,还经常用戒尺和罚跪来惩罚犯错的学生,所以“我”对先生心有怨恨。

D.《无常》一文中说,童年的鲁迅最喜欢看黑无常,因为他浑身漆黑,很有威严。

E.《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考点】
【答案】

(1)弃医从文   讲义事件(匿名信事件)   幻灯事件(看电影事件)   (2)BE  

【解析】

根据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可知“那时”指在仙台学医、看电影时;“那地”指在日本仙台的教室里;“我的意见”指学习医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变化”指开始学医救国,后转变成以文救国,弃医从文。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鲁迅本来想学医救人转投向通过文学来唤醒麻木的民众。

(2)A.错误,长妈妈给他买来的是《山海经》。

C.错误,原文是“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并没有表现对先生心有怨恨。

D.错误,鲁迅比较喜欢白无常。认为他“不但活泼而诙谐”。

故选BE。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10、

综合性学习。

(1)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班决定于11月12日下午2时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一次关于阅读的专题研讨会,你去邀请张老师来进行阅读指导,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

(2)《2018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图表: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统计表

0-8岁

9-13岁

14-17岁

2017年

75.8%

93.2%

90.4%

2018年

68.0%

96.3%

86.4%

请你说出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答题要点:称呼,举行活动的时间地点,表达合理、得体。   (2)①无论是2017年还是2018年,9-13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都超过了0-8岁和14-17岁。

②0-8岁图书阅读率远低于9-13岁和14-17岁。(或0-8岁阅读率最低)(答到一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要求学生牢记邀请函的格式。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标题居中即可。称谓:邀请函的称谓使用“尊称”,并在尊称前加敬语。如:本题应改为“尊敬的张老师”或“敬爱的张老师”。正文:邀请函的正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举行一次关于阅读的专题研讨会)、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11月12日下午2时在多媒体教室),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但是不能强迫。

(2)此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2017年、2018年,0-8岁、9-13岁和14-17的数据比较看出,从2017年到2018年,只有9-13岁的图书阅读率增加,0-8岁和14-17岁均降低。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1、

按要求作文

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考点】
【答案】

范文:

别担心,我可以的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了我的小床上。我伸了伸懒腰,被妈妈从床上拉起。可我却像磁铁一样又被重新吸回到床上。妈妈柔声说:“然然,你不是和静怡约好去卖花吗?你是不是忘记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从床上一跃而起。

没错,我与好朋友静怡约定这个周末去卖花。匆匆洗漱完毕,赶到约定地点,静怡已经在等我了。我和静怡坐公交来到花卉世界,批发了两打红艳艳的玫瑰花。接着,我们来到人来人往的沥青路上,开始了卖花之旅。

起初,我们只是抱着花,默不作声的走着。一直没有人停下来看看我们抱着的花,更别提买了。我的性子比较急,扭头对静怡说:“你去叫卖,我来收钱,好不好?”她对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下定决心,自己去叫卖。静怡担心地问:“你可以吗?”我点了点头,坚定地望向她:“事已至此,没其它办法了。别担心,我可以的!”

我走在前,不停吆喝着。静怡走在后,默默地跟着我。一开始,我只是小声地叫卖:“卖花了!美丽的玫瑰花!”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还是一枝未曾卖出。正当我俩满脸失望时,一位满头白发衣着干净利索的奶奶走过。我赶忙跑过去,轻声问:“奶奶,您好!请问,你要买花吗?”奶奶紧皱着眉头:“小朋友,我不能买。我要是买了花,就没钱买菜了!”“谢谢奶奶!”我俩齐声喊道。“你俩好可爱啊。多么漂亮的花啊,你们俩能把这些花卖出去吗?”我赶忙对奶奶说:“别担心,我可以的!”

告别了奶奶后,我又遇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姐。她的眼睛弯弯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那位姐姐看见我抱着一大捧鲜花,蹲下来问道:“小朋友,你们为什要在街头卖花呢?”我回答道:“我们在做社会实践,准备把卖花挣得的钱,捐给贫困山区,给那里我们同龄的孩子上学呢。”听我这么说,姐姐愉快地挑了两枝红艳艳的玫瑰花。玫瑰花趴在小姐姐的怀里,仿佛在对我点头微笑呢。“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情怀,给你俩点赞。姐姐是做销售的,要不要姐姐帮你们卖花?担心你俩卖不完呢。”“谢谢姐姐。别担心,我可以的。”听姐姐这么一说,我吆喝得更起劲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卖花,是多么古典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何况,我们心里还藏着另一个美好的愿望——为了远方的同龄人呢。我和静怡都变得自信了,静怡也开始吆喝起来。

最终,我们顺利地卖完了手中两打玫瑰花。“别担心,我可以的!”我俩高兴地叫喊着,相视一笑。

【解析】

“别担心,我可以的”这是个命题作文,标题中的限制就是两个分句的关系,分句之间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先果后因,“因为我可以”所以“别担心”,需要学生在素材的内容层次上表现这种关系,才能与标题达成匹配。在写“我可以”的事时,需要不仅写出我如何“可以”,而且要写出自己是如何让别人或自己“别担心”的。题目省略了主语,谁别担心?这就给了考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是《妈妈别担心,我可以的》《爸爸别担心,我可以的》《老师别担心,我可以的》等等。在动笔之前,想好人物关系很重要。首先,我可以的,这个“我”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虚构的一个特定身份的人。我对谁说可以呢?这就构成了人物关系。考虑到会有许多学生会第一时间想到爸爸、妈妈、老师等,建议学生避开这个选择,构建独特的人物关系。因为这是文章能否出奇制胜的关键。比如《医生姐姐别担心,我可以的》,构成医生和小患者的人物关系。甚至是对小猫小狗说别担心,我可以的,等等。人物关系设定了,写一个小故事就好,不宜空洞抒情,也不宜硬往人生哲理上靠,标题已经把主题框定了,中学生也不可能有太独特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