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秋天的怀念》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等。

D.《金色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诗人冰心女士。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阅读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A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地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B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文中描绘了_______种雨,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雨本是自然之景,作者却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把雨描绘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并写出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请从选文中画线句A、B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作出赏析。

【3】文章中在描写秋雨时写到“便显得有几分落寞”,后面又写到“她并不落寞”,这两句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4、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过中不至

B.日中不至/吾日三省吾身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D.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相委而去 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友人知错就改的表情与动作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说出该语段的含义,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子罕》)

(8)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9)《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7、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2】阅读画线诗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3】古诗词中还有不少含有“海”字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本试卷已出现的除外)。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8、

完成习题

《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________;在《_______》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_______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9、

题目:_______的周末

请在横线上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如“我”“妈妈”“愉快”“疯狂”等,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迹工整,不能使用涂改工具!(2)补全题目,并把题目抄在作文纸上。(3)内容具体,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与姓名。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考点】
【答案】

B

【解析】

B句中含有“像”,但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故选B。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秋天的怀念》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等。

D.《金色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诗人冰心女士。

【考点】
【答案】

D

【解析】

D.有误。《金色花》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3、

阅读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A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地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B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文中描绘了_______种雨,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雨本是自然之景,作者却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把雨描绘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并写出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请从选文中画线句A、B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作出赏析。

【3】文章中在描写秋雨时写到“便显得有几分落寞”,后面又写到“她并不落寞”,这两句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
【答案】

【1】   三   春雨   夏雨   秋雨   比喻   少女(爱美的姑娘)   大嫂(中年妇女)   老妇人   性格特征,分别是少女: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爱美; 大嫂: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能干、慷慨; 老妇人:宽容的,豁达、不落寞  

【2】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春雨悄悄而下,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日的雨,比喻成大嫂,写出了夏雨下得很急的特点。

【3】示例:文章中在描写秋雨时写到“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是因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所以“便显得有几分落寞”。后面又写到“她并不落寞”,是因为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其“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由“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可知把夏雨比作大嫂、母亲,写出了她急性子、利索、泼辣、能干的性格特征;由“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写出了她阅尽沧桑、宽容豁达的性格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语句赏析的能力。赏析时的一般方法为:手法+效果+情感。此题中要求从修辞、内容、情感来赏析,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A句“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拟人化,写出了春雨给天地间万物带来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B句“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把夏雨比作大嫂、母亲,使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她急性子、利索、泼辣、能干的性格特征,突出夏雨的“急”。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整体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仔细阅读题干信息,从原文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概括即可。通读文章可知,“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的原因主要在文章最后两段。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据此作答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4、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过中不至

B.日中不至/吾日三省吾身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D.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相委而去 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友人知错就改的表情与动作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D

【2】⑴期:约定。 ⑵委:丢下、舍弃

【3】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4】   ⑴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⑵ 友人惭,下车引之  

【解析】

【1】A. 同“否”/表示否定,没有。

B. 白天/每天。

C. 当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D. 都解释为“诚信”。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理解准确、恰当。本题注意: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相委而去:丢下我离开了。委,丢下、舍弃。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关键词: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题目要求用原文语句作答。⑴友人发怒的理由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⑵友人知错就改的表情与动作表现是“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5、

《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说出该语段的含义,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考点】
【答案】

示例:(1)这句话意思是说: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颜回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2)孔子这句话是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只有真心喜爱学习,才能够将要学的东西扎实掌握,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有所成、有所获的快乐。

【解析】

本题考查个性化理解与表达。本题答题时先从这几则名言中任选一则,先说说所选的名言是讲的哪方面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对这则名言的理解。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这则名言讲的是学习方法,意思是说人在学习时候,要及时温习,温习就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中确实是这样,只有及时温习旧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懂得新的知识。比如在学数学的时候,我们把学过的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懂得新知识。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子罕》)

(8)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9)《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回乐烽前沙似雪   影入平羌江水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   应傍战场开   枯藤老树昏鸦   逝者如斯夫   于我如浮云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注意“郎、烽、羌、藤、罔”的正确书写。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7、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2】阅读画线诗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3】古诗词中还有不少含有“海”字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本试卷已出现的除外)。

【考点】
【答案】

【1】C

【2】岛上的树木,一丛丛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各种草木都长得丰茂繁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示例:海上生明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直挂云帆济沧海/ 曾经沧海难为水 /海内存知己/海日生残夜

【解析】

【1】诗文最后两句是为和乐而加的,与内容无关,所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的朗读应该用陈述的语气,应为降调。所以说,这首诗前面要朗读的高亢些,最后两句朗读要低沉点。据此,C项的朗读理解是不正确的。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解答诗句含义这类题,学生要通过阅读诗歌,参照注释,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感悟诗歌的意义和内涵。这句诗可以这样描绘:虽然已到秋天,但岛上的树木丛生繁茂,各种各样的草长得丰美茂盛,带给诗人以勃勃的生机。注意描绘出百草树木的旺盛。

【3】考查诗句积累。根据题目要求默写即可,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8、

完成习题

《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________;在《_______》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_______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考点】
【答案】

①捕鸟(或听长妈妈讲故事、拍雪人、塑雪罗汉   ②阿长与〈山海经〉   ③想去看戏却被父亲叫住背书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积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听长妈妈讲故事、拍雪人、塑雪罗汉……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强迫背书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9、

题目:_______的周末

请在横线上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如“我”“妈妈”“愉快”“疯狂”等,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迹工整,不能使用涂改工具!(2)补全题目,并把题目抄在作文纸上。(3)内容具体,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与姓名。

【考点】
【答案】

范文

快乐的周末

在周末里,就好像一个诱人的蛋糕,氤氲着迷人的香气,白色的底面,粉红的奶油,似乎要滑落下来,蓝色的皱边折起一片片幸福,三个金色的大字映在上边---双休日。那么简单,却使每个人的嘴角都分泌出一堆水。

清晨的阳光,一络络地洒下,无数的尘埃在随封舞荡。温暖的阳光下,我躺在椅上,一本书,把思绪带走了好运;一支笔,记下了零星的好多宝贵。这时的我会抛开一切。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夹在考试与分数中间的我们,只有书和爱看书的我。我看了保尔,看了简。爱,看了小王子,在清晨暖暖的阳光里,我看的不单单是书,更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些生命告诉我了很多,什么是乐观。什么是坦然。什么是成长。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亲情。这些都在套公式的学校,难以了解,难以学习的。我会多么感谢双休日,它让我有了更重要的知识。

近黄昏时,我会画画,画那老祖宗从几千年传下的宝贝。洁白的宣纸,时而泼墨时而白描,不过画的都是荷,苞含欲放的荷,凌波独立的荷,妖艳的荷,翠减红衰的荷。我喜欢荷,因为荷就像人生一样。当你画它的花瓣要从左到右,就像人生往往先苦后甜;画花茎要坚直向下,粗细一样,就像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用任何理由去走弯它;画花萼要墨浓些,就像人生基础一定要打好,才能托得整个花的力量;画花刺,一个与另一个交叉,就像人生绊脚石总会一个接一个的来。我会多么感谢双休日,它让我自己可以去读读人生。

在周末里,我是简单的,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去看书,画画这就够了。就像蛋糕不用太多色彩去装饰,也是无比诱人,无比幸福的。

这就是我的快乐周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补题。补题时要结合作文提示,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根据分析可知横线上可以填写:“我”“妈妈”“愉快”“疯狂”“无聊”“糟糕”“幸福”等。“周末”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即所记叙的事情必须发生在周末这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先想双休日发生了哪些事?是快乐的有趣的好玩的?还是难过的烦恼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周末”是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本文应该是记述发生周末的一件事情。可以表达家庭幸福温馨的主题,可以反映周末里学校学习的主题,还可以是反映社会新面貌、新风尚等积极有益的社会生活。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可以截取一天中最精彩的生活场景与时段,截取一件事中最精彩的情节与片段,做到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