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初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O→Cu→CuO B.CO2→CaCO3 →CO2

C.O2→Fe3O4→O2 D.Fe→FeCl2→Fe

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D.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用灼烧的方法

3、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4、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5、

正确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变化特征,有助于学好化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氮和氧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7、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8、

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CO2做温室中气体肥料 B.CO2用于灭火

C.CO2用来制Na2CO3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9、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原子和原子组成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10、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11、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2、

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

A.空气、大理石——混合物 B.氢气、甲烷——可燃性气体

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 D.水、高锰酸钾——氧化物

13、

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 B.O2——2个氧分子

C.2Na+ —2个钠离子 D.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4、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供热 D.电暖器通电发热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初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O→Cu→CuO B.CO2→CaCO3 →CO2

C.O2→Fe3O4→O2 D.Fe→FeCl2→Fe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所涉及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A、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可以一步转化,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一步转化,故B正确;

C、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不会一步转化成氧气,故C错误;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镁反应生成铁,可以一步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D.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用灼烧的方法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D、假黄金中铜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真黄金灼烧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B。

3、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避免发生危险,故正确;

B、天然气泄露,首先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以稀释燃气,避免发生燃烧或爆炸,故正确;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错误;

D、发生火灾时,为防止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正确;

故选:C。

4、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是目前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不是铅,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

正确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变化特征,有助于学好化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没有改变,所以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正确;

故选:D。

6、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氮和氧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氮和氧的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硫在空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火焰颜色不同,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7、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

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CO2做温室中气体肥料 B.CO2用于灭火

C.CO2用来制Na2CO3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CO2做温室中气体肥料是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新物质氧气和有机物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CO2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故B错;

C、CO2用来制Na2CO3,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制取,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原子和原子组成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负极得到氢气,正极得到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能够证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患肾结石等疾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故错误;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氧气并不是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如金不能在氧气中燃烧,故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故错误;

D、氧气难溶于水,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故正确。

故选:D。

11、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不是质量分数,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正确,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

A.空气、大理石——混合物 B.氢气、甲烷——可燃性气体

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 D.水、高锰酸钾——氧化物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故正确;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不锈钢和铜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D。

13、

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 B.O2——2个氧分子

C.2Na+ —2个钠离子 D.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2H中数字“2”表示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讲个数,故错误;

B、O2中数字“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错误;

C、2Na+中数字“2”表示2个钠离子,故正确;

D、Fe2+中数字“2”表示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错误;

故选:C。

14、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供热 D.电暖器通电发热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发射航天飞机使用的燃料氢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故正确。

B、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物理变化提供能量,故错误。

C、太阳能热水器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物理变化提供能量,故错误。

D、电暖器通电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通过物理变化提供能量,故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