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高中政治> 试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4-03-29 03:07:51

1、

  1967年,在“523办公室”领导下,中国启动了抗疟项目。屠呦呦担任疟疾研究小组组长。她带领团队研究了超过21 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又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最后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素。然而,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在1971年10月,他们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个结果标志着青蒿素发现上的突破。之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承担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氲青蒿素。这一成果,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获奖之后,屠呦呦表示,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

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道理的。

【考点】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技术是反复实践得来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青蒿素的认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青蒿素的认识是为了临床运用解决医学难题。

【解析】

本题以青蒿素研发过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道理的,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考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主要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

题型: 题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