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初中语文> 试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4-03-28 22:49:07

1、

焦  急

龙应台

  ①为什么老写故乡的缺点?难道你看不出这里有任何一点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说说故乡的好?

②朋友这样指责我。

③于是我带点罪恶感,走到人头攒动的街头,再深深看一眼。

④还有比阿华更好的肉贩吗?从清晨6点开始剁肉切肉,应是血肉模糊的木台子却干干净净。切肉的时候,专心致志,把皮切开,把肥肉去掉,然后小心地把你要的肉放在秤上,告诉你多少钱,再添上一点瘦肉。包好之后,如果嫌提着太重,他就先把肉放在他的冰箱里,等你回程再取。阿华没读过几年书,可是他弯身切肉那个专注的神情,好像手里一块油腻的肉是珍贵的木雕艺术,一刀都错不得。

⑤到河边的邮局取信也是件愉快的事。认识你之后,忘了邮箱钥匙也没有关系,窗后的人并不在意为你走一趟,把信递给你。如果你远行,回来时急急探望堆积的邮箱,会发觉整叠整叠的邮件一捆捆扎好,等着你来拿。更好的是,插队的人挤到你前头去时,卖邮票的小姐会很有正义感地坚持先把邮票卖给你。

⑥取信之后,我就绕到邮局后面的河堤。十点钟,正是涨潮,水波一浪又一浪地扑着河岸。对着观音山,我坐在堤上读信,偶尔,水花会溅到信纸上来。如果是黄昏,艳丽的夕阳就把薄薄的信纸映成透明的红色。

⑦谁说我看不出这块土地的美好?

⑧可是,我确实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我说不出口。

⑨住在校园中心,通往外界有三条路可走。出了前门是一条短短的下坡路,左边有栋朴素的老庙,飞檐很轻巧地指向天空。右边是青翠的稻田,荷锄的农人站在田心,远远看去像个稻草人。从侧门走出,是条充满蛙鸣与蟋蟀声的山路,通往长满相思树的山丘。夹道的茅草丛和茅草后的水田里藏了千百只生命旺盛的小东西,在夏天的夜晚,忘情地嘶喊。这条路只能散步,不能聊天,因为虫声很放肆。第三条路则从后门出去,路上没有一盏灯,就是黑暗中一条荒野小路。有时,月亮升起,草丛的香味浓得像块固体的香皂。有月光的晚上,这条小径就变成了条白色的带子。

⑩一年过去了,第一条路旁的水田被挖土机填平,拥挤的钢筋水泥楼房像肮脏的章鱼,张牙舞爪地延伸。路面被卡车轧坏了,凹凸不平。建筑材料到处弃置。再过几个月,人家会搬进来,摊贩会占据路旁,货车会夹在路中。这条路,愈来愈难走。

⑾蛙鸣的山路也结束了。建筑一寸一寸地把水田吃掉,蟋蟀和青蛙被机器压死。后山上满山遍野的相思林一片一片地被砍掉,花枝招展的墓园像癣一样,到处散布。建到一半又停工的房子露着生锈的铁管,很狰狞地霸占着山坡。

⑿这条路,我不再走。

⒀最后那条在黑暗中仰视月光的小径,也失去了。现在,短短一条路就有七个垃圾丘,一转弯就是一个,半年前丢在那儿的免洗饭盒、汽水瓶、废电池,现在还在那,明年,也会在那。有月光的晚上,垃圾的腐臭混合在逐渐消失的草香里。

⒁指责我专挑故乡缺点的朋友,是个比我快乐的人。他可以站在渡船头,迎着河风尽情地去受落日的感动,毫无保留地去爱那满天的彩霞。我望着波光潋滟,想的是水中多少鱼已含汞。望着河上如水上人家的采砂屋,想的是河底的沙如何淤积在河口,造成浅沙风浪,使小船出海有翻覆的危险。望着美得令人心疼的夕阳,我想的是,为什么这样的美景,我却必须站在垃圾的腐臭中欣赏?坐在杜鹃花围绕的阳台上,我想的是,那三条路正一条一条地干枯,好像有人在我的血管末端打了结,好像有什么病毒正一寸一寸顺着我的四肢蔓延上来——我想的是:

⒂这个美好的土地,你正在往哪里去?

⒃原谅我,我真的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因为我心急如焚。

⒄可是,你不焦急吗?

【1】下列对文章的解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朋友指责我老写故乡的缺点,是因为我对故乡人和环境都很失望。

B. 第⑦段,作者用强烈的语气表明自己能看到这块土地的美好,在文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C. 第⒁段中,与快乐的朋友相比,作者看到的是美好背后潜藏的危险,为故乡的现状感到焦虑。

D. 第⒂段中的“你”,指的是故乡。

【2】第⑦段“谁说我看不出这块土地的美好?” 请说说作者所看到的这块土地的美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3】阅读文中划线句子,请简析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夹道的茅草丛和茅草后的水田里藏了千百只生命旺盛的小东西,在夏天的夜晚,忘情地嘶喊

(2)这条路,我不再走。

【4】文中前后两次写到了校园通往外界的三条路,有何作用?

【5】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中“可是,你不焦急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考点】
【答案】

【1】A

【2】(1)看阿华卖肉,木台子干净、切肉专注、有热情真诚的服务态度。(2)到邮局取信很愉快,工作人员热心送邮件、整理邮件。有人插队,会正义地卖邮票,工作而热情真诚。(3)绕到邮局后面河堤读信,景色优美,相当惬意。(4)从校园通往外界的三条道路景色优美。

(以上四点中任选三点,能扣住“美好”来概述,意近即可。)

【3】(1)“忘情的嘶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这些小生命纵情肆意的歌唱、大声地呼喊,写出了它们自由旺盛的生命活力,衬托校园通往外界这条路环境的美好。(2) “不再”在文中指永远不会再走(那条路),表明了作者在看到第二条路被城市化进程毁掉之后内心的愤怒与绝望。

【4】形成对比,通过三条路由宁静而优美变得肮脏而破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美好被破坏的失望与愤怒。

【5】内容上,以第二人称的口吻直接向读者发问,语气强烈,以此来表达作者内心对故乡的美好土地因遭受城市化进程的破坏而产生的不安与焦虑,以深切的关注来表达对故乡的深爱,点明了中心。结构上,收束全文,并照应开头;反问句式,引人深思。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从题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上分析即可解答。题目“焦急”是因美好的环境遭到破坏而着急;内容上写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是那样专注、热情、真诚;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唤醒人们“环保”的意识。据此分析,答案为A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2】试题分析: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故事情节。解题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或者“什么事+怎么样”的方式进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作适当的增减。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度:较难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