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初中语文> 试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4-03-29 20:57:06

1、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下列各题。

中新网北京2013年1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

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二号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2011年4月1日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全面实现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随后于2011年4月下旬至5月底,开展补拍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等两项拓展试验。同年6月上旬起开展第三项拓展试验——受控从月球轨道出发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嫦娥”二号环绕L2点进行为期10个月的科学探测后,拓展试验圆满成功。

2012年6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受控成功变轨,脱离L2点环绕轨道,飞往图塔蒂斯小行星,开展再拓展试验。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10.73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肩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当天16时30分,“嫦娥”二号与小行星最近相对距离达到3.2千米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的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欧空局和日本之后第4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它突破并验证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中国航天飞行从40万千米到700万千米远的跨越,并开创中国航天一次发射开展月球、L2点、小行星等多目标多任务探测的先河。

短短两年间,从距地球38万千米外的月球,到150万千米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千米外的小行星……“嫦娥”二号卫星不断创造并刷新着“中国高度”。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嫦娥”二号卫星除了完成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外,还进行了哪些拓展试验?

(3)请结合第3段中“‘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10.73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肩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一句,说说运用数字的好处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是新闻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其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答案】

(1)

“‘嫦娥’二号工程”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

补拍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受控从月球轨道出发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L2点进行为期10个月的科学探测;对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越探测,首次实现了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3)

这句话运用数字准确说明了“嫦娥”二号的飞行速度、距地距离等,介绍准确具体,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了新闻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4)

结语。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嫦娥”二号取得的成果的高度赞美之情。

【解析】

(1)先分析导语中的句子,提炼关键词语“‘嫦娥’二号工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再进行概括。(2)根据第2、3两段的内容提取相关语句进行概括。(3)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介绍得具体准确,体现新闻语言的特点。(4)新闻的五个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课时练习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