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拖沓 契约 矜持(jīn) 忍俊不禁(jīn)
B.褪色 闲遐 告罄(qìn) 颠沛流离(pèi)
C.遨游 服侍 俯瞰(kàn) 毛骨悚然(sǒng)
D.鲁莽 模拟 猥琐(wěi) 忧心忡忡(chōng)
2、
阅读《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2)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3)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4)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5)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顼是(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发扬传统诗词的艺术,就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3、
填空。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准》)
4、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基于对学生家长需求的了解,课外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应运而生。你所在学校决定开展以“学生的课外辅导状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小组拟从不同方面来了解同学们的课外辅导状况,请你设计三个调查问题。
(2)你班上的同学大多参加了各种课外辅导,他们认为参加课外辅导才是提升自己成绩的最佳方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100字左右)
5、
作文。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我受挫折了,我应该提醒自己“白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我要颓废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提醒”真的很重要!
请以“提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如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6、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①,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②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虑岸已将圯③,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下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④。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注释)①度:次。②酒肆:酒店。③圮:坍塌。④恃:倚仗,依赖。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求睹其技(观看)
B.足甫及岸(刚刚)
C.不虑岸已将圮(料想)
D.力尽,竟溺焉(却)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B.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C.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D.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一士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
B.在朋友的要求下,丁一士轻而易举在两岸飞跃了一个来回。
C.丁一士误踏将要坍圮的河岸,掉到河里淹死了。
D.故事告诉我们:有所依仗,就会敢于冒险,所以祸患往往是有所依仗招致的。
【4】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2)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有...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
- 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情况?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我的老天爷!”他...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运用...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
-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说说“我”凭什么认为一定是这只猫咬死了一只芙蓉鸟?...
- 本文《丑小鸭》以______为线索。在出生地,丑小...
- 读课文《土地的誓言》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 《蝉》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
- 文章在叙述杨利伟出征这一场面时插叙了三段文字有何作...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剥豆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
- 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
- 下列句子,全是写左拉的一项是()。①他很少讲话,总...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读课文《我的老师》,“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
- (一)①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
- 文章《邓稼先》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的目...
- 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
- 课文《伟人细胞》中“夙愿”一词的本意是______...
- 故乡红叶凸凹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春》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赫尔墨斯...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
-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七年级上学...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联盟七年级上...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秋天的怀...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论语》...
- 甘肃省广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斜...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 安徽省芜湖市儒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再塑生命...
-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黄河颂同...
-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
- 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看云...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三颗枸...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三峡》...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刻舟...
-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
-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蝈...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