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互联网技术带动的农业升级,不仅仅打开了这些城里娃的想象空间,也使越来越多的农二代选择告别城市回到家乡创业。

B. 中央的决定,对中石油清除腐败毒瘤、净化干部队伍、保持机体健康、纯洁政风党风,实现中石油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 据民航资源网报道显示,3月16日空客集团与韩国航宇工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韩国联合开发、生产军用和民用直升机。

D. 今年房地产政策将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陈海波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那屈辱的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喜欢读唐诗宋词、历史演义的于敏,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的精神,倾慕岳飞的精忠报国。

 1941年,在耀华中学读高三的于敏遇到了两位恩师,深受启发。语文老师王守惠讲解古诗文时,必会把每一篇作品置于一个大的时空中,将写作背景、文学渊源和价值以及作者的家事讲得透彻明了。数学老师赵博研讲课时喜欢讲授数学题的各种解法以及不同解法的来由。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受到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不过,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站在了国际前沿。后来,钱三强告诉于敏,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于敏虽然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但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毅然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当氢弹原理的方案传到北京后,邓稼先第二天即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该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次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爆炸成功后,氢弹需根据实战降低过早“点火”几率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和武器并装备部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1986年,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向邓稼先建议上书中央,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果不其然,1992年,美国提出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那次上书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因此,于敏又被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

于敏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种“宁静”使于敏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女儿总算找到了一个“声音”,听着很好笑:有一天,小于元淘气跑进爸爸房间,听到他正对别人说ρ(音近“肉”),高兴地跑出来对妈妈说:“今天有肉吃了!”

于敏倾慕文天祥的威武不屈。“文革”期间,于敏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但他无悔:“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我宁愿现在挨整,绝不说对不起历史的话,不说违背真理的话。”

于敏,在这个世上大多“沉默无闻”,但他从未抛弃“献宏谋”的一片丹心。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月10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与往年科技奖励大会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致辞不同,于敏没有做获奖答词。因为他始终认为,我国氢弹等核武器事业的成就,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最初他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陈海波叶乐峰《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速写》)

②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他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百度百科)

③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晚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感动中国颁奖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离乱的青年于敏立志报国、奋发图强,很好地体现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B. 虽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但是于敏凭着扎实功底,很快掌握了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C. 于敏毕其一生“献宏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岗位上,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多年的付出,却并不为了赢得荣耀和赞誉。

D. 于敏虽然没有留学背景,可是凭借勤奋、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氢弹研制过程中功勋卓越,成为氢弹研制的关键人物,获得殊荣,实至名归。

E. 甘愿一生献宏谋的理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是于敏被誉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的原因。

【2】中学时代两位恩师的教学方法给于敏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于敏在氢弹研制过程中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于敏毕生信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淡泊”“宁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重少好学,有文辞;早孤,与群弟居,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逊让不行。后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迁太子舍人,转尚书郎。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中书启可,属主者为条制。重奏曰:“方今圣明垂制,每尚简易,法禁已具,和表无施。”又司隶校尉石鉴奏,郁林太守介登役使所监,求召迁;尚书荀恺以为远郡非人情所乐,奏登贬秩官居。重驳曰:“臣以为宜听鉴所上,先召登还,且使体例有常,不为远近易制。”诏从之。

太熙初,迁廷尉平,驳廷尉奏邯郸醉等,文多不载。再迁中书郎,每大事及疑议,辄参以经典处决,多皆施行。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由是群才毕举。时燕国中正刘沈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沈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不应寒素之目。”重奏曰:“原定志穷山,修述儒道,义在可嘉。若遂抑替,将负幽邦之望,伤敦徳之教。如诏书所求之旨,应为二品。”诏从之。出为行讨虏护军、平阳太守,崇德化,修学校,表笃行,拔贤能;清简无欲,正身率下。在职三年,弹黜四县。弟嶷亡,表去官。

永康初,赵王伦用为相国左司马,以忧逼成疾而卒,时年四十八。家贫,宅宇狭小,无殡殓之地,诏于典客署营丧。

(摘选自《晋书·李重传》)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逊让不行   让:谦让 B.中书启可 启:开启

C.不应寒素之目____  目:名称 D.弹黜四县 弹:弹劾

【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B.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C.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D.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重崇尚德行教化。她小时和弟弟们居住,以友爱著称;后来出任平阳太守,修建学校,表彰忠厚,选拔贤能。

B.李重清正简朴无私。他身居高位,可家境贫穷,房屋狭小,死后连出殡的地方都没有,皇帝下诏在典客署治丧。

C.李重重视隐逸之士。在担任尚书吏部郎时,李重支持刘沈推荐霍原为寒素,认为霍原的志向和行为都值得嘉奖。

D.李重言辞处事恰当。他驳石鉴时,认为体例要符合常法,不随意改变;每每有大事及疑议时就要按经典处理决定。

【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方今圣明垂制,每尚简易,法禁已具,和表无施。

(2)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由是群才毕举。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明居湖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不在乎房子有多破,只要品德好,精神上就满足了。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林和靖①墓

吴锡畴②

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

注:①林和靖,即林逋,字君复,钱唐人。性性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后隐居西湖孤山,死后葬于孤山北麓。②吴锡畴,南宋度宗咸淳年间,被南唐知州叶阊聘为白鹿洞书院山长,不就。

【1】赵诗中三四两句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梅花?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写到了“梅花”,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图表,概括出图表所显示的两条主要含义,要求表述不能出现数据,每条不超过20字。

学习程度(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牢固的程度)%

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

1天

2天

4天

7天

14天

28天

100%

20%

14%

5%

2%

2%

2%

150%

37%

33%

27%

22%

20%

19%

200%

50%

40%

32%

28%

25%

24%

图表显示:①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7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难度分析